59. 第五十九章 【爸爸去哪兒】(1 / 2)

【《宋史》中稱趙昚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這個讚譽,趙昚當之無愧,他是南宋最靠譜的皇帝。】[1]

【當然,整個大宋最靠譜的皇帝還得是趙昚他老祖宗——宋太·祖趙匡胤。】

【趙昚登基沒多久就為嶽飛平反。值得一提的是此時趙構還活著, 而宋孝宗趙昚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嗯, 褒義的那種, 所以趙昚為嶽飛平反很有可能得到了趙構的默許。】

【這說明什麼?】

【說明趙構他後悔了, 他後悔殺了嶽飛。】

【至於他為什麼願意讓嶽飛平反, 後世一直有著諸多猜測。】

【或許是因為此時宋金之間的緊張局勢,他不得不為嶽飛平反以鼓舞民心, 又或許是因為這些年對金人俯首稱臣的憋屈和金人多次撕毀和議的行徑讓他忍不住想如果嶽飛在世會是什麼樣?除此之外, 還有諸多猜測,這裡就不一一說了。】

【這些都隻是後世的猜測,趙構到底怎麼想的隻有他自己清楚, 畢竟宋高宗的腦回路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但可以肯定的是——趙構清楚嶽飛是冤枉的。】

【這裡就要罵罵現在的某些人,趙構自己都讓嶽飛平反了, 你個幾百年之後的人天天擱網上抹黑嶽飛是個什麼毛病?嗶——】

後邊跟著一長串消音。

觀眾:雖然消音了, 但我好像知道她在說什麼, 因為我也想罵人。

【除了為嶽飛平反,趙昚還開始提拔主戰派。】

【於是在隆興元年——趙昚登基的第一年,隆興北伐開始了。】

-

靖康元年。

還在磁州任職的宗澤感歎道:“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後人。”

說打就打,半點不含糊。

比起剛開始表麵重用主戰派、虛晃一槍,實際上還在主戰和主和派之間搖擺不定的趙構要好多了。

這麼想著,宗澤從視頻播放開始,發出第一百零一次歎息:他當初就不該勸趙構彆去金營!

要是趙構當初去了金營,估計也會跟著趙佶他們一起去北方旅遊。

太宗一脈全員旅遊, 沒被抓走的大宋官員說不定就會找太·祖後人來繼位,皇位回到太·祖一脈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若能如此,後來的一切也許都不會發生。

宗澤知道,太·祖後人裡不可能全是猛人,虎父也會有犬子,他們不一定有那麼好的運氣,一下就選出一個明君,但……總會比趙構當皇帝好吧?

趙匡胤因為這個驚喜稍稍振作了一些:好小子!

打不打得過另說,關鍵是敢不敢打啊!

他趙匡胤的兒孫就該有這種敢打的氣魄,哪像趙老二的種?

打都不敢打!

看後世對他這孫子的讚譽,這次北伐肯定能……

【可惜,此次北伐還是失敗了。】

【隆興二年末,宋金簽訂隆興和議。】

【此次北伐最大的收獲或許就是南宋不再向金國稱臣,兩國約為叔侄之國——金為叔,宋為侄。同時,歲貢改為歲幣,比紹興和議約定的數目少了十萬。】[2]

最大的收獲?

登基不久、雄心壯誌的趙昚心中一涼:我隻能做到這種地步嗎?

在他的暢想中,他會完成太·祖未竟之業,他會帶著大宋的百姓回到故土。

如今知曉結果,他有些崩潰地看向他重新提拔起來的張浚,他問:“為何朕的北伐也無法成功?”

同樣有著一腔抱負的張浚也被這結果打擊到了,他愣了許久:還是沒能成功嗎?

兩人看著光屏,渴望視頻能講講隆興北伐的具體經過,可惜未能如願。

視頻的主角是趙佶父子人,對隆興北伐隻有這簡單的寥寥數語。

他們隻能寄希望於抽取評論。

-

【因為這次隆興和議,南宋不再對金國稱臣,所以有人有這樣一種觀點——南宋的開國之君不是趙構,而是趙昚。】

【簡單來說就是有人認為趙構建立的國家隻能算是金朝的附屬國,而從趙昚開始才是南宋朝。】

【如果這麼理解的話,那麼也就是說北宋、南宋的開國之君都是趙大家的。】

【不同的是,趙匡胤被他弟趙光義摘了桃子,在趙匡胤之後,北宋的皇帝都是趙二家的。】

【而從趙昚開始,一直到南宋最後一位皇帝都是趙匡胤的後代。】

【當然,這隻是少部分人的看法而已。】

【不過會有這樣的說法存在,也說明了趙構真的就是人間之屑,誰都瞧不上他。】

趙匡胤:反正朕讚同這個說法,開國還得靠老子家的。

李淵:跟朕同病相憐啊,同為後世人嘴裡虛假的開國皇帝……

等等!

反應過來自己在想什麼的李淵:趙構怎麼配和朕同病相憐?晦氣!

已經升任太上皇的趙構臉色鐵青:……連開國之君這個名頭都不肯給朕嗎?

陪在他身邊的新帝趙昚小心說道:“爹,你彆生氣。視頻不都說了?這隻是少部分人的看法而已,不管他們再怎麼說,爹你就是咱們南宋的開國之君!”

看視頻看了這麼久,趙昚一個不留神就被江夏帶跑,跟著後世喊他們為南宋。

“朕要下罪己詔。”

“好……”趙昚猛地抬頭,他爹剛才說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