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第七十三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2 / 2)

如果做到了,後世對他的評價絕不會是這樣。

可他心裡卻有著隱晦的期待:萬一他真的做到了呢?

-

【答案是肯定的,李隆基他做到了。】

【咱們做過那麼多古詩詞鑒賞,都知道唐詩有四個分期,即在文學上,我們將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

【注意,這裡說的是文學上的“盛唐”,而非史學上的“盛唐”,史學上的“盛唐”是從唐高宗李治的永徽元年開始的。】

【在文學界,從唐朝開國一直到李隆基即位這年,即從武德元年到先天元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初唐”,而“盛唐”便是從李隆基登基之後開始的。】

【文學界為什麼將這一時期稱為“盛唐”?】

【因為這個時期的的大唐湧現出了無數傑出的詩人,無數的傳世佳作讓這一時期的文學成果堪稱輝煌。】

【這時的唐詩充滿生機與活力,浪漫而奔放,如同一團奔騰的烈火,熾熱而耀眼。】

【這時的唐詩被後世稱為——盛唐之音。】

【那麼,是什麼樣的時代才能孕育出盛唐之詩?】

【那個時代,讓王昌齡寫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那個時代,讓王之渙寫下“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那個時代,讓王灣寫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那個時代,叫開元。】

-

一個時代的氣象如何,往往能從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

僅是三句詩,唐人的自信、唐朝的氣魄便顯露無疑。

眾人好像又看見了那個曾屬於李世民的大唐,那個曾讓他們目眩神迷的大唐。

他們有預感,接下來他們即將看見的、屬於李隆基的大唐又會給他們帶來新一輪的震撼。

在無數個時空中,不同時期的李隆基抬頭看著光屏。

少年李隆基目光炯炯,屬於他的大唐會有多美呢?

老年李隆基得意大笑,朕的大唐定會讓所有人心馳神往!

而在某個時空中,冷風呼呼地灌進一間門破敗的茅屋。

清瘦的中年男子絲毫不受屋外的風雨影響,他癡癡地看著光屏——

他終於能再次見到那時的大唐了嗎?

-

【先天二年十二月初一,李隆基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開元。】

【這時的他同大部分初掌大權的皇帝一樣,準備大展拳腳,想做一代明君。】

【比起大部分有這份心沒這個能力的皇帝,李隆基顯然要強得多,他既有能力又有助力。】

【年輕的李隆基銳意進取,他清楚地意識到想要開創一番偉業,身邊必須要有賢臣相助,所以他開始尋找他的“房杜”。】

【古往今來的好丞相不少,但李隆基就跟開了掛一樣,一連選任的幾個宰相都是一代賢相不說,每位丞相還都完美符合他的需要。】

【因為他太會選丞相,時常有人調侃他是個“識相”的人,還有人說他是按需選相。】

Q版李隆基從視頻角落探出一個頭:“朕的眼睛就是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