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第七十八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1 / 2)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 安祿山以收到李隆基密詔,奉命討伐逆賊楊國忠為借口起兵。】

【大唐太平太久了,李隆基也安逸太久了, 據說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消息傳到李隆基耳朵裡的時候,他都覺得這是個假消息, 是嫉恨安祿山的人編造的謊言。】[1]

【如果他還是年輕的李隆基,早在幾月前他召安祿山進京,安祿山稱病不來以及他給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賜婚, 讓安祿山進京觀禮,安祿山依舊沒來的時候, 就應該有所警惕。】[2]

【李隆基老了, 但他不覺得自己老了, 他以為自己還是那個用人得當、將一切掌握在手中的盛世天子,他以為安祿山不會反,或者說不會這麼早反, 可現實給了他一個狠狠的大嘴巴子。】

【叛軍來勢洶洶,眾多州縣望風而降, 被大嘴巴子打得稍微清醒了些的李隆基派兵平叛。】

【這時的大唐名將雲集, 有破小勃律、揭師等國的高仙芝,有攻破大勃律的封常清……】

光屏之上, 繪著開元盛世之景的畫卷再次出現。

畫卷左下角先是冒出一點火星, 數息之後, 火星便成了熊熊烈火, 將這副畫卷焚燒殆儘。

取代太平盛世的, 是兵荒馬亂的亂世。

視頻進度條在不斷前進,太平公主不知何時已經停下對李隆基的挖苦,她和李旦都沉著臉注視著光屏, 而一旁的李隆基……在流淚。

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顏杲卿、顏真卿……他們大唐有這麼多的好臣子啊!

可那個老東西李隆基又在做什麼?!

李隆基看著視頻中的老皇帝讓太子監國,說他準備禦駕親征平叛。[3]

他以為光屏中那個像他卻又不是他的老東西終於清醒了,他以為自己還有機會彌補。

他想,就這樣死在戰場上也好。

可最後,親征之事不了了之。

他看著封常清兵敗後,多次派使者前往朝中告知叛軍的形勢,可那個自己一次都沒有見過使者。

他看著聽信讒言的自己下令斬殺在外平叛的高仙芝和封常清,高仙芝的部下大呼著“冤枉”,那聲音大得震天,可天子卻聽不見。[4]

他看著哥舒翰堅守潼關不出,而自己再度聽信讒言,派了一個又一個使者催著哥舒翰出兵。

李隆基咬著牙:不要聽那個老東西的話!不要出兵!

哥舒翰聽不見他的聲音,他無奈出兵,最後兵敗被俘……[5]

李隆基忽然想起那趙構為讓嶽飛退兵而下的十二道詔令,當時的他譏諷趙構是千年難得一遇的昏君。

結果到頭來,他自己竟也成了宋高宗,他派去催哥舒翰出兵的一個個使者和那十二道金牌又有什麼區彆?

李隆基啊,李隆基,你看看你都乾了些什麼?

你可對得起死守常山、被肢解至死的顏杲卿?你可對得起顏家的滿門忠烈?[7]

你可對得起戰死沙場的將士?你可對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

李隆基,你到底對得起誰?!

怒極的李旦想要把兒子揪過來打一頓,卻見李隆基頹唐地癱坐在地上流淚,兩隻眼中布滿血絲。

他突然沒了動手的心思,這視頻對李三郎來說似乎就是最痛苦的酷刑。

對此時一心想做明君的李隆基來說,有什麼比清醒地看著自己一步一步變成自己都瞧不上眼的昏君更令他痛苦?

-

【哥舒翰被俘,潼關失守,朝野震驚,河東、上洛等俊皆棄城而走。】[7]

【天寶十五年,六月十二日,李隆基下詔說要親征,聽到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話。李隆基也沒辜負這些人的“不信任”,這天晚上,李隆基命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集合六軍,給這些兵士賜下厚賞。】

【這一幕似乎有些眼熟,宋欽宗趙桓當初得知金兵即將抵達開封時也是這樣,悄悄召集禁軍,準備跑路。那一次,趙桓被李綱攔下了,可唐朝沒有人攔李隆基。】

【第二天淩晨,李隆基帶著楊貴妃、楊家人、其他宮妃、皇子、宮人還有他的親信逃離長安,他們要逃去巴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