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榮也挺慘的, 劉啟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他即位。如果劉啟是真心想讓劉榮繼承帝位,應該會將栗姬立為皇後才是。】
【可以說,劉啟立劉榮為太子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斷了他弟梁王劉武和他母親竇太後“兄終弟及”的念想。】
【梁王劉武是漢文帝和竇太後的小兒子, 有天劉啟和劉武喝酒, 劉啟對劉武說:等朕死了就把皇位傳給你。】
【劉啟應該是想拉攏梁王,為之後的削藩做準備, 劉武知道這不是劉啟的真心話,但他和竇太後還是被哄得很高興,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奢望。】[1]
【說到這裡, 我又想起了《xx心計》, 在這部劇裡劉武被寫成了劉恒和聶慎兒的兒子。】
【看的時候我搞不懂竇漪房為什麼偏愛劉武,冷待親生兒子劉啟,後來才知道曆史上的劉武原來是竇太後的寶貝小兒子……】
【哦對了,劉啟的王夫人——也就是劇裡的王娡, 同樣被改了出身,她被寫成了聶慎兒和呂祿的女兒, 和劇裡的劉武是同母異父的親姐弟。】
-
原來後世的電視劇還能給人換個娘?
朱棣看到這裡,幸災樂禍地笑出聲:雖然咱在電視劇裡吃豬屎,但好歹沒把咱娘給咱換了。
果然還是得跟人比比才知道滿足啊。
朱棣還不知道後世成天爭論他親娘是誰,這會的他看光屏中放出的《xx心計》精彩片段看得津津有味。
而在漢朝時空的竇太後則盯著“聶慎兒”這三個字, 心中直突突, 一個猜測冒了出來:這聶慎兒的原型不會是慎夫人吧?
後世把武兒寫成了先帝和慎夫人的兒子?!
劉恒曾經寵愛慎夫人寵愛到讓她和當時還是皇後的竇太後同席而坐, 劉恒敢說就算了,慎夫人居然真的敢坐, 竇太後對慎夫人能有好感就怪了。[2]
竇太後:一時之間不知道是該生氣武兒被寫成了彆人的兒子,還是該生氣他被寫成了慎夫人的兒子。
至於視頻說她偏愛劉武,竇太後並不否認。
她疼愛她的每個孩子, 她疼愛劉嫖,也疼愛劉啟、劉武。
可劉啟已經不隻是她的兒子了。
他還是冷酷無情到能眼都不眨一下地將曾經極為寵幸的晁錯腰斬於市的皇帝。
-
劉啟的臉黑了又青、青了又紫,前有野史罵他老狗,後有電視劇把他的妃子寫成慎夫人的女兒,今天的驚喜太多了點。
不過……
後世的電視劇就算把梁王的出身改了,也沒有改掉母親對梁王的偏愛嗎?
這個想法隻出現了一瞬,就被劉啟拋到了腦後。
他是皇帝,是不會為感情所累的大漢天子。
-
【扯遠了,咱們扯回來。】
【皇帝說的話不能信,你說他們怎麼就是不聽呢?】
【都知道這不是劉啟的真心話,還要產生些幻想,不就跟明知是老板在畫大餅,還總覺得萬一他會良心發現一樣嗎?】
【因為有了這點不切實際的幻想,梁王劉武在後來的七國之亂裡那叫一個賣力啊,估計他心裡想的是:我守的是我哥的江山嗎?當然不是,我守的我的江山。】[3]
【然而七國之亂結束後,景帝四年,劉啟就立了長子劉榮為太子,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什麼兄終弟及?想都彆想。】
【這麼看,劉榮被立為太子靠的就是運氣——劉啟沒有嫡子,劉榮剛好是劉啟的長子,剛好有個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叔叔和奶奶。】
【登上太子之位可以憑運氣,那麼穩住太子之位就得靠實力了。總有人說劉榮被廢都是因為他娘栗姬拖後腿,但歸根結底還是劉榮沒實力,他沒有達到劉啟對儲君的要求。】
【工具人劉榮下崗,從太子變成了臨江王。竇太後又起了讓梁王當太子的念頭,大臣袁盎上書勸阻,才讓竇太後歇了這心思。“聽勸”的劉啟沒過多久就立了劉徹為太子。】[4]
劉啟:為了不讓太後和梁王看著眼饞,朕還是快點立太子比較好。
【劉榮雖已不是太子,但他不像後世的某些廢太子那樣被廢為庶人、被幽禁,他還是身份尊貴的臨江王,劉榮前太子的身份和勢力對劉徹來說是個隱患。】
【所以,絕世好爹劉啟毫不猶豫地為他鏟除這個隱患。】
【劉榮成為臨江王的兩年後,因為擅自在宗廟土地修建宮室被劉啟召回長安。回到長安之後,劉榮被中尉郅都責訊,恐懼之下——他自殺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