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第一百章 【龍豬傳說】……(1 / 2)

【嬴政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這位千古一帝即將走到自己生命的終點。】

曾經處理政務到深夜都精神百倍的秦始皇,此時一臉疲態,時不時咳嗽一聲。

【雖然秦朝一共有兩位皇帝,但我們一提到秦皇,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嬴政, 也隻會想到嬴政。】

嬴渠梁呼吸一窒:什麼叫“秦朝一共有兩位皇帝”?

隻有兩個皇帝?

難道大秦二世而亡了?!

不可能!

嬴渠梁還沒見過隻傳了兩代就亡了的國。

胡亥:祖宗, 孫兒待會就讓您開開眼界。

【嬴政活著的時候,大秦便在。他去世之後, 大秦迅速分崩離析。】

【那麼,這位命數與整個王朝的命運綁在一起的千古一帝到底是怎麼死的?他死時發生了什麼?他死後又發生了什麼。】

-

嬴稷估摸著這胡亥就是所謂的大秦的第二個皇帝:大秦是不是就是亡在他手上的?

胡亥。

嬴稷目露凶光:誰說盧生是騙子的?“亡秦者胡也”哪裡不對了?

某個時空中,位於鹹陽郊外的大秦研究院內。

被嬴政派來研究化學的前方士、現大秦化學先驅聚在一處, 幾人麵麵相覷,最後目光都落在了盧生身上。

徐福調侃道:“還以為咱們都是招搖撞騙的, 原來咱們這幾個裡頭出了個叛徒。”

說好的一起忽悠始皇帝, 你怎麼還真給他找著仙書了?!

“難道我真有仙緣?”盧生狂喜道: “真有仙緣, 老子還搞什麼化學?!”

頭發每天一掉一大把, 還要天天擔心被炸,這破化學誰愛誰搞去吧!

周圍幾人看著盧生這幅恨不得與化學此生不複相見的樣子大笑起來,笑著笑著眼裡就冒出了苦澀的淚:化學是真他媽難搞啊!

盧生也隻是開玩笑,現在的他比同時代的絕大部分人都更要相信科學。

-

【秦始皇三十七年,巡遊途中的秦始皇死於沙丘,享年四十九歲。】

【他的死亡讓大秦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當時跟隨在他身邊的是他極為信任的大臣——李斯和趙高, 他的少子胡亥也在巡遊隊伍之中。】

【因為還沒有回到鹹陽, 丞相李斯擔心始皇駕崩的消息傳出去會對大秦不利, 便隱瞞了這個消息。】

【始皇車隊所到之處,官員照舊上奏國事,宦官也如常送來飯食, 知道嬴政駕崩的隻有胡亥、李斯、趙高和幾個親近的宦官。】

【此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擔心屍臭會泄露嬴政駕崩的消息,隨行官員便被要求每車裡都裝載鮑魚來掩蓋氣味。】[1]

自己的名字頻頻出現,還是和胡亥一起出現,李斯心中很難不生出些猜測。

輔佐胡亥即位的人不會是我吧?

李斯擦了擦頭上的冷汗,悄悄瞥了眼嬴政。

嬴政盯著屏幕,他在等,等視頻明確地告訴他那個幫助胡亥的人到底是誰。

【嬴政駕崩之前沒有立下繼承人,此時他駕崩的消息又隻有幾個人知道,這種情況下,有人動了歪心思。】

【趙高曾教過胡亥,胡亥很是親近、信任他,一個和自己關係好又好掌控的皇帝,誰不想要?】

【於是趙高夥同李斯為胡亥稱帝鋪路。】

【嬴政死前曾給其遠在上郡的長子扶蘇寫了一份詔書,扶蘇是嬴政長子,素有賢名,又被他派去協助蒙恬,後世多認為公子扶蘇就是嬴政屬意的繼承人。】

【趙高等人也知道扶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威脅,他們偽造了一份詔書,這份詔書裡稱扶蘇、蒙恬有罪,命他們自行了斷。】[2]

光屏中,始皇帝的使者來到了上郡,宣讀“始皇帝”的詔令。

“陛下說我有罪,”扶蘇捧著這道詔令,臉上似哭似笑,“陛下要我死!”

他的父親說他有罪,他的父親要讓他死!

-

李斯膝蓋一彎, “咚”地一聲跪在地上:“陛下!臣有罪!”

與他同時跪下的還有趙高,他臉色煞白,李斯還能開口告罪,他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段視頻看下來,誰還不知道是他趙高一手促成的這件事?

李斯萬萬沒想到,他自己居然也是毀掉大秦的人之一。

怎麼會是我?

我怎麼可能會親手毀掉我為之耗費畢生心力的大秦?

李斯不願相信這個事實,可事實就擺在他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嬴政沒有表態,任由他們跪著。

他像是沒看見他們一樣,轉頭問大臣們:“你們說扶蘇會自殺嗎?”

“公子應是不會的,陛下愛重公子,將公子派去協助蒙將軍,陛下的心意,公子肯定知曉……”大臣的話還沒說完,就見視頻中的蒙恬苦口婆心也沒能攔住扶蘇,扶蘇自殺了。

大臣:公子你糊塗啊!

-

【有人覺得扶蘇太蠢,居然都沒有質疑詔書的真實性就自殺了。】

【但站在扶蘇的角度,他不知道嬴政已經死了。】

【他隻知道他的父親是立下不世之功的始皇帝,他不認為天底下有誰敢篡改嬴政的詔書,甚至他都不覺得他的父親會死。】

【他的偉大的父親還沒實現他的抱負,怎麼會死呢?】

【所以扶蘇看到的便是——皇帝認為他有罪,皇帝要他死。】

【趙高的計劃進行得很順利。】

光屏中的李斯稱始皇帝有遺詔,命少子胡亥即位。

【胡亥坐上那個曾經屬於嬴政的位置,成為了秦朝的第二位皇帝,】

【和他的父親不一樣,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甚至可以說皇位上栓條狗都能比他乾得好,是史上第一昏君的奪冠熱門人選。】

【如果用兩個詞來概括他,那就是——愚蠢、殘暴。】

【他愚蠢,愚蠢地向趙高交付全部信任,朝堂幾乎成了趙高的一言堂。】

【反對他的朝臣幾乎都被趙高下獄、殺害,馮去疾、蒙毅……曾經深受嬴政信重的官員幾乎都被他害了。】

【曾經與他一起輔佐胡亥登基的李斯遭到趙高陷害,不僅自己丟了性命,三族也被滅了。】

【他殘暴。害死他的長兄扶蘇還不夠,他還殘害了其他的兄弟姐妹。嬴政的子女裡,有的被處死,有的被胡亥命人殘忍地碾死,有的被逼著自殺。】[3]

【胡亥在位期間,大秦的律法越來越嚴苛,修宮室、建宮城、重賦稅……】

【在他的□□下,民間的反秦之心越來越重。】

李斯聽見光屏中的自己在被押往刑場的路上同次子說:“我真想再牽著黃狗和你一同去上蔡東門外追兔子。”

“哈哈哈!”見此,他竟然在殿中大笑起來,眼中溢出淚水。

小心謹慎大半輩子的自己居然在最後關頭犯了錯。

當真是,一步錯,步步錯。

“陛下,”他膝行上前,跪伏在地,“臣有罪,願受陛下任何處罰,隻是還望陛下開恩,允臣繼續為陛下效力!”

趙高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慌張地說道:“陛下,臣也願意接受任何責罰!”

殿中很安靜,靜得李斯和趙高能聽見自己急促的心跳聲。

陛下會如何處置他們?

許久之後,嬴政才開口下令。

他罷免了李斯和趙高身上的官職,處以笞刑,收繳其全部家產。

李斯和趙高確實是難得的人才,所以活嬴政還是要讓他們乾的,但以後還能不能有官職,得看他們的表現。

李斯趙高連忙磕頭謝恩,能保住一條命已是萬幸。

嬴政抬手製止他們,說道:“等熬過了笞刑再來謝恩吧。”

-

【終於,反秦的起義軍揭竿而起,戰火再次在這片僅僅統一了十幾年的土地上蔓延。】

大秦,亂了。

衝天的火光倒映在嬴政的眼中。

知道大秦會滅亡和親眼看見大秦滅亡是一樣的。

有什麼能比親眼看著自己最珍視的東西破碎更讓人難受的?

嬴政捂住胸口,這是他他第一次體會到這樣的痛苦。

他的眼睛紅得快要滴出血來,嬴政突然覺得自己對趙高的處置太輕了。

這時,光屏中的一道身影吸引了嬴政的注意。

那是章邯。

他看著章邯帶著軍隊一次又一次地迎擊起義軍,各地起義軍都在他麵前敗下陣來,倉皇遁走。

嬴政欣喜於那時的大秦還能有這樣忠誠勇武的將領,可他知道章邯沒能成功保住大秦。

【章邯投降之後,秦朝滅亡已成定局。】

章邯敗給項羽,掙紮許久選擇了投降。

投降之後的章邯流著淚說:“臣無能,是臣有愧於陛下!”

隔著屏幕,嬴政歎息一聲。

“朕知道的,你儘力了。”

【公元前207年,趙高殺胡亥,立子嬰為秦王,最後卻被子嬰所殺,趙高三族被滅。】

【同年,在位不足五十日的秦王子嬰出城投降,秦朝宣告滅亡。】

【因為子嬰隻是秦王,而且在位時間隻有幾十天,所以我們一般認為秦朝是二世而亡。】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能把自家江山搞得二世而亡的,也就一個胡亥、一個楊廣。】

【兩人共通點也多,都有個厲害的爸爸,都殺了自己的手足……】

江夏細數著兩人的共通點,把楊廣的事情倒了個乾淨。

楊廣?

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後對視一眼,讀懂了對方的眼神。

乾他丫的!

楊堅夫妻倆還能氣勢洶洶地去乾楊廣,秦國的先君們就不太行了。

他們終於知道桌上擺著的速效救心丸是拿來乾什麼的了!

“大秦統一才多久?!”年齡最大的嬴柱拚命往嘴裡塞藥丸,他怕自己這次三天都沒活過, “怎麼就沒了?!”

嬴子楚癱坐在地上抱著小嬴政痛哭:“政兒,大秦……”

小嬴政沉默著,他的心裡同樣不好受:原來他的統一隻持續了十幾年嗎?

在他的想象裡,大秦應該是千年萬年的大秦。

不該是這樣的。

小嬴政攥緊了拳頭:他不會讓大秦再次走上這條路。

-

【隻存在了短短十五年的秦朝亡了。】

【這個偉大的王朝隻在曆史中綻放了十五年的光芒。】

【它的生與亡都和秦始皇嬴政有著緊密的聯係,偌大一個王朝隻因嬴政一人而存在。】

【一個人,便是一個王朝的象征。】

【他就像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流星,從這片在尚處於一片黑暗的華夏大地上空劃過。】

【於是,天亮了。】

【他的出現讓千百年來一直處於分裂狀態的華夏大地第一次認識到什麼是統一。】

【他的光芒掩蓋了同時代的所有人。】

【在他的時代,能完成統一大業的隻有他,也隻會是他。】

【儘管這道光芒最終還是熄滅了,但是見過光的人怎麼又會甘心在黑暗中行走?】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正是因為嬴政實現過統一,在他之後,沒有人甘心自己擁有的是一片沒能統一的天下。】

【正是因為嬴政實現過統一,“統一”二字才深深烙印在了華夏人的血脈裡。】

【完成開天辟地以來未有之偉業的嬴政無疑是極具神性的。】

【他的神性就在於,他好像完全就是為大秦、為統一而生的男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大秦、為了統一。】

【他的神性就在於,他的功績空前絕後。】

【他的神性就在於他完美地完成了時代交給他的任務。】

【縱觀嬴政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孤獨伴隨了他的一世。】

【他的曾祖父不在乎他,他的父親拋棄他,他的母親不夠愛他。】

【可時代偏偏選擇了這個孤獨的人,它將統一天下的使命交給了嬴政。】

【在嬴政四十九年的生命裡,他始終是一個人。】

【他的一生都是孤獨的。】

【他的感情經曆不見於任何一份已知史料,我們不知道他的任何一位妃嬪的名字。】

【甚至他親近的臣子最後也背叛了他。】

【他沒有一心為他保駕護航的父母,沒有心意相通的伴侶,沒有可以交付全部信任的臣子。】

【他背負著時代重任,走上一條從未有人走的路。】

【這條路注定是孤獨的,而他也注定是孤獨的。】

【他獨自在這條路上摸爬滾打,咬著牙繼續前行,而他所經曆的一切都是在提示後來者。】

【後來者們研究他、學習他甚至批判他,可他們不得不跟隨他,也必須跟隨他。】

【因為他是第一個。】

【因為他是先行者。】

【在他之前,沒有人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在他之後,無數人窮儘一生隻為做到他在千百年前就完成的功業。】

【他為華夏鑄造了千年不折的骨,他的名字舉世皆知,他創下的製度沿用千年。】

【他是華夏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是大秦唯一的陛下。】

【他是始皇帝嬴政。】

【他是從前沒有出現過、未來也不會再出現的人。】[4]

江夏的聲音消失之後,視頻中響起了數道聲音。

【勒石頌功德,群臣助驕矜。】

【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秦始皇寧為中國之雄,求諸世界……】

【……】

【聽,華夏上下兩千年裡,一直都有人在稱頌著嬴政的功績。】

【他的光芒無法被掩蓋,他的光芒照亮了往後兩千餘年的歲月。】

-

劉恒默了良久,才說道:“始皇帝之功,功在千秋。”

一條政令從長安發出,傳遍了大漢全境。

劉恒下令,若家中有記載秦朝相關史料的書籍,可交至官府,官府會給予報酬。

秦始皇的功績是真的,胡亥的殘暴統治也是真的,劉恒治下的百姓過得很安穩也是真的,劉恒的這條政令並不會對大漢的統治造成多大影響。

這條詔令最大的作用就是讓後世能有更多的秦朝史料來研究,讓他們能看到更真實的秦朝和秦始皇。

-

視頻終於到了尾聲。

鏡頭拉遠,俯瞰著整座驪山。

緊接著,鏡頭飛速直下,來到了秦始皇陵。

【誰也沒有想到,在兩千年後,秦始皇又帶給了我們新的震撼。】

【似乎與他有關的一切都和他這個人一樣——震古爍今。】

【1974年,兩位農民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幾個陶俑,這一發現讓沉睡了兩千多年的秦始皇陵重見天日。】

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的畫麵出現在光屏上。

成千上百的陶俑在坑中排列成軍隊,如千年前的大秦的虎狼之師一樣,守護著他們的陛下。

其他皇帝看著那栩栩如生的陶俑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始皇帝真是……

他們苦笑:連陵墓都這般宏偉,讓人難以超越。

【在秦始皇陵被發掘之前,隻有“世界七大奇跡”的說法,但在秦始皇陵被發掘之後,秦始皇陵兵馬俑成為了世界第八大奇跡,它也是這八大奇跡中僅存的兩個奇跡之一。】

【兵馬俑的發掘讓我們知道了兩千多年前秦朝的工藝水平究竟發達到了什麼程度。】

【它的發掘讓我們離曆史深處那個神秘的秦朝又近了一點。】

視頻內,秦始皇陵博物館的攝影師正在講述著他工作時的一個小發現。

鏡頭對準一個兵馬俑,畫麵不斷放大,最後定在了兵馬俑的嘴唇上。

那裡有一枚指紋。

一枚跨越了兩千年時空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指紋。

一枚屬於兩千年前的工匠的指紋。

該如何形容這枚指紋帶給我們的震撼呢?

大概就是時空的距離在這一刻消失了。

就像那位攝影師說的:“他剛剛離去,而我就踩在他還有溫度的腳印上。”

【兵馬俑的發掘也讓我們對《史記》中記載的那座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