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說的就是凡事有一有二再有三的時候,無論好壞,接收信息的人都會麻木。
就像完成了挖渠築壩工作的田藍站在高高的渠擺上,遠眺白茫茫的荒地時,發出疑問:“怎麼那些田荒著,不種苜蓿草呢?”
聽在高連長的耳朵裡,他心中就是平靜的一聲“哦”,不管她要折騰什麼,他都波瀾不驚了。
還是先前給他們送毛竹的後勤乾部笑著給好奇心重的新兵解釋:“那邊都是鹽坷垃土,種不了莊稼的。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風吹石頭跑,遍地是蒿草,講的就是我們寧甘。”
周圍的知青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意見:“那為什麼不引水壓鹽堿呢?咱們農場好多鹽堿地不都是引了黃河水壓鹽堿才改造成良田的嗎?”
後勤乾部搖頭,歎氣道:“壓不下去,黃河水再往前就斷流了。要是強行引的話,我們已經開墾的農田的灌溉就得不到保證。再說那邊就是因為以前長期引水灌溉,地下水位升高,鹽堿隨著水往上漫。寧甘的風又大,氣候也乾燥,水分蒸發得厲害,鹽堿就留在了土地表麵,成了現在這樣子。冬春不忙的時候,熬鹽淋硝倒是可以。”
眾人集體露出惋惜的神色,哎呀,鹽巴有鹽湖啊,還有海水曬鹽。建國以後,又沒鹽商壟斷鹽業,老百姓吃鹽不成問題。可是鹽水不能當飯吃,現在他們要做的事情是備戰備荒多產糧食呢。
後勤乾部看著這些青春洋溢的麵龐,拿出了師長的架勢鼓勵他們:“所以吾輩多努力,好好興修水利,多產糧食。像這些鹽堿地,就是以前一直引黃大水漫灌隻進不出,人為抬高了地下水位造成的。我們把水利工作做好了,以後就不會發生好好的地返鹽堿的事。”
知青們還是失望:“那這邊的地就沒辦法解決了嗎?以後都打不了糧食?”
後勤領導畢竟不是這方麵的專家,他已經把自己知道的情況都說出來滿足學生兵們的好奇心了。但對於頑固的鹽堿地,在沒有淡水灌溉的情況下,他還真不知道有什麼好辦法解決。
“沒有淡水可以用鹹水。”田藍扭過頭,認真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撒鹽化雪。它用的就是鹹水的冰點比淡水低。像淡水,零度結冰,鹹水要到零下一度兩度的樣子,濃度越高,它的冰點就越低。我們把地下鹹水抽到田裡,等到它結冰之後,再利用鹹水冰先融化,淡水冰後融化的特點,達到鹹水先下去,淡水跟在後麵來洗鹽的目的。”
眾人聽得目瞪口袋,眨巴著眼睛反應不過來。
戴金霞卻雙手一拍,喜上眉梢:“沒錯,這個我在物理課上也聽老師說過。她說以前西北地區的人卻淡水喝,有錢人就挖了地窖,將鹹水冰存放進去。這樣拿出來化開,後麵得到的就是淡水。”
來軍墾農場當戰士的知青最差也是初中畢業生,在六十年代算是妥妥的知識分子了。即便一開始沒領會這個物理知識點的人,現在也跟著點頭,恍然大悟。
隻徐文秀擔心:“可是沒有融化的淡水冰是固體的,它們會不會成為障礙,讓冰塊裡麵的鹹水冰即便融化成水也沒辦法流淌出來?”
大家一聽,哎,這話有道理啊。要是這樣的話,那最後流出來的搞不好就是包在裡麵的鹹水,那還怎麼洗鹽啊。
田藍笑道:“不會的。舉個例子,夏天咱們吃冰棍,要是用力吸吮的話,冰棍的甜味很快就會被我們吸乾淨。剩下的冰塊就淡而無味了。但是,假如讓冰棍先直接化成水,我們肯定就沒辦法直接吸收掉甜味。這就是液體結冰融化的特點。”
眾人這回算是真的折服了,因為吃冰棍吸甜味這事兒,他們基本上都乾過,很能說明問題。
馮祥生又跟著憂慮:“你剛才說用地下鹹水灌溉鹽堿地,那這麼多水肯定不會瞬間結冰,可能需要一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全部凍成冰塊。這個過程中,鹹水灌溉了田地,鹽堿地相當於泡在鹹水,跟醃鹹鴨蛋似的,會不會越來越鹹?到時候,那點兒淡水夠不夠衝洗乾淨呢?”
知青們集體將目光轉移到田藍臉上,沒錯,這也是個大問題。就好比你出了一身汗去洗個海水澡,你想再衝乾淨自己要用的洗澡水,說不定比一開始還多呢。
田藍笑眯眯的:“大家有沒有燒過湯啊?我燒湯時一開始放了小半勺鹽,但是我感覺不夠鹹,於是我又加了半勺鹽。那麼,這個鹽會不會融化在湯裡?”
立刻有知青開口:“哎喲,你這不是廢話嘛,肯定行啊。喝糖水一勺不夠甜,再加一勺也能化在水裡。隻要是不飽和溶液,都可以繼續溶解溶質……”
他如醍醐灌頂,瞬間清明,“你是說,因為地下鹹水是不飽和溶液,所以它能夠繼續溶解土壤裡的鹽?”
所謂灌水洗鹽肯定不是靠水的衝擊力將鹽分帶走,而是讓鹽堿溶化在水中,然後跟著水一道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從而達到帶走鹽堿的目的。
田藍笑著點頭:“對,就是這樣。其實鹹水已經洗過一遍鹽了,這樣等到鹹水冰化開之後,淡水還可以再衝刷一遍,這樣鹽堿就會被帶走。”
戴金霞微微皺眉:“但是那邊地下水位已經很高了,水能壓下去嗎?會不會再返回頭?”
田藍的情緒壓抑不住地高昂起來,她隨手折了根枯樹枝,就在渠擺的沙壤土上畫起了示意圖:“你們看,水位高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辦?一個是抽取地下水,降低水位。這個難度係數不小,需要統籌規劃。另一個辦法就是人為抬高田畝,讓水位相對下降。我們把低窪處直接挖成水塘,挖出來的土覆蓋到田畝上。這樣一來,本來三米就出地下鹹水的地方蓋上了這些土,它就變成六米高,差不多就是個小土丘了,地下水就不容易往上跑,鹽分自然也不好爬上去了。”
“這叫啥?”
“台田魚塘法,我們國家的老祖宗就用過的,用來處理高地下水位的鹽漬鹽堿地效果很好。”
“這挖好了要怎麼弄?”
田藍蹲在地上,索性畫全了示意圖:“台田是梯形的,看著跟大壩似的。這個水裡麵,我們可以養魚養鴨養鵝。魚可以養四大家魚,鯰魚都行。鴨子和鵝呢,萬一碰上乾旱的年份,草場出現蝗災時,它們還能去吃蝗蟲。坡麵上,我們要種護坡草,減少風浪對台田的侵襲,保持水土。再往上,第一級坡麵我們種沙棘或者其他耐鹽堿能防風沙的作物。第二級咱們種植苜蓿草這些,一方麵補充牧草,固氮當綠肥,另一方麵也是再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再往上,咱們種植防護林,然後再就是沙棗樹這些果樹,能夠產生直接的經濟效應的那種。然後兩邊果樹之間,種的就是莊稼。有了防護林改善氣候,遮擋日曬和風吹,中間的莊稼地都好保持水土。”
“那照這麼說,這些鹽堿地都能變成良田了?”
“那當然。”田藍不假思索,“這裡的日照條件好,灌溉的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完全可以改造成農田。要是我們現在趁著上凍前挖出水塘造好了台田,等到鹹水冰化開,明年開春我們就能先種植綠肥,然後再種植一季玉米或者油葵。”
哈,她可真沒吹牛,這種改造方式已經寫進高中地理課本了,屬於經典模式。
這人好奇心還挺強,屬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類型,又刨根問底:“為什麼要種這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