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1 / 2)

薛允又問:“想想,你覺得我今天的演出怎麼樣?”

顧想想不假思索、又真誠地回答:“很棒。”

這話並非是為了吹捧眼前的這位影帝大前輩,而是顧想想發自內心的誠切之言。

在這個流量輩出的時代,隻要擁有一張稍微好看點的臉,再加上經濟公司的精心包裝,上幾個綜藝節目露露臉,創造幾個噱頭吸點粉就能給自己帶來一票不少的粉絲,獲取不菲的收入。

比起沉下心來一部接一部的演戲,更多明星熱衷於上綜藝,拍戲周期繁長又辛苦,有大夜戲的時候甚至一拍可以拍到天亮,更遑論古裝戲還得披著厚重的發套和戲服,但就算如此,一部戲能給藝人帶來多少收益,在它播出之前誰也不知道。

圈子裡每年多的是投資大幾億,號稱“年度巨製”的大製作撲得血本無歸;當然也有製作簡陋、演員都是新人的“小破劇”爆上熱搜,成為當年的大熱劇集;但更多的劇,卻是因為各種原因被壓在箱底,一年又一年不見天日,甚至等到主演們都已經過氣卻依然無緣熒幕。

能夠播出的劇,都已經是算得上足夠幸運的了。

在影視劇行業被愈發壓縮得捉襟見肘的現在,反觀綜藝,明星們動輒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出場費都是家常便飯,在這種氛圍下,還有多少藝人能沉下心堅持初衷呢。

十數年前的華國,年少的影帝影後遍地開花,時至今日,雖然眾人見到薛允都誇讚他一聲少年影帝,可薛允戴著這頂盛譽的冠冕,也已經戴了許多年頭了。

薛允年少出道,仔細算算,雖然他還不到三十歲,但其實也是圈子裡的老人了。

混到了薛允這個位置,年輕、有顏值、有實力、有人脈、有資源,幾乎已經可以說得上是擁有了其餘人可望不可即的一切,前途一片光明燦爛,就算他任性地說想要天上的月亮,都會有人爭相恐後地搭梯子幫他去摘。

可是薛允依然堅守初心,認真的磨礪著自己的演技,十年如一日。

這樣的人不當影帝,又有誰能當影帝呢。

能和這樣的薛允成為朋友,顧想想很慶幸。

不是因為什麼他是所謂的

“男主角”、“娛樂圈裡最粗壯的金大腿”——這種事對顧想想而言已經無所謂了,而是因為薛允真的值得。

顧想想由衷地希望以後依然能夠看見薛允在舞台上綻放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光彩。

薛允笑了,“謝謝你的喜歡。”

他話鋒一轉,“……可是,我卻不喜歡。”

“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薛允抬起頭,直視著顧想想的眼睛,“因為,這隻是技巧的堆積而已,隻是……一場炫技。”

顧想想怔了怔,沒想到薛允會給出這樣的答案。

她下意識地反駁:“可是我能夠感受到角色的情緒,非常飽滿、非常有感染力。”

薛允輕輕地搖了搖頭,“雖然你們在學校裡上表演課的時候老師們肯定和你們說過‘靈氣比技巧更加重要’,但其實這句話不全對。”

“技巧磨煉到了一定境界是可以彌補演員本人靈氣上的缺失的,表演時的情緒,同樣可以用經驗和技巧來達到。”

說話的同時,薛允的臉上一直掛著清風般輕輕淺淺的笑,看起來像個溫柔和善的前輩,一點兒也不複當年剛出道時在鏡頭前的不遜冷傲。

顧想想原以為這是時間在薛允身上溫柔地沉積,此時此刻,卻似乎在這溫和的表象後窺見他的一縷真心。

“……時至今日,演戲帶給我的樂趣已經越來越少了。”

“我不喜歡這樣。”

薛允微微眯起雙眼,感歎道:“我原本以為換個位置,換個舞台能夠重新找回過去的感覺……但很可惜,不是這樣的。”

顧想想沉默著沒有說話,靜靜地側耳傾聽。

薛允比顧想想年長,人生的閱曆和經驗都比顧想想要豐富,雖說是談心,但也許薛允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和他談心的人,而是一個能夠聽他傾訴心聲的人。

而顧想想有幸成為了這個人。

在外界所有人看來,薛允無疑是幸運的,他是天之驕子、是娛樂圈的寵兒,但顯然對於薛允本人而言,他已經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困境之中。

旁人看不見,他自己卻率先發覺了。

細數過往,薛允在娛樂圈裡的人生就像是一個不斷向峰頂進發的過程,然而如今行至巔峰觸碰朝陽萬丈,往後的每一步

路都是下坡路。

這大概是隻有像薛允這樣站在娛樂圈金字塔頂尖的人才會有的迷茫吧。

顧想想雖然還未曾站到與薛允一樣的高度去看腳下的風景,但如今卻也能多多少少理解一點薛允的感受。

薛允苦笑:“你能想象嗎,我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好像都不會演戲了,這種情緒無時不刻不充盈在我腦海裡,讓我每天都過得很累。”

“……直到我那天在月亮灣遇見了你和陸先生。”

那樣靈動的舞蹈,那樣純粹的熱情,仿佛一團熊熊燃燒而起的火焰,落到了薛允的眼中,也落進了他的心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