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鄭敏敏(2 / 2)

她年齡不大,看上去左不過二十出點頭,皮膚有點黑,五官秀麗。

“你們好,我是鄭敏敏。”

吳元趕緊挨個介紹,說想了解了解廠子的情況。

“廠子是去年辦的,因為不能以個人名義來,所以是公社出麵牽頭的。”

“一般旺季就是過了秋天,一直到春上。農忙時候就不行,沒人賣豬。”

“現在是在做準備,有些材料需要先買,而且也要聯係一些廠子和供銷社商店,等出了樣品拿過去讓人家嘗嘗。”

“是我家裡的老方子,改良了一點,梧市這裡好像沒有吃熏肉的習慣。”

……

等到問差不多了,吳元就滿意的準備結束。

樂宛冷眼旁觀,這不行啊。就這麼點內容,寫出來的東西多乾巴。

她裝作聊家常一樣:“這是你女兒?幾歲了?”

鄭敏敏撫摸著女兒的頭,憐愛的說道:“三歲了。”

“長的隨你,尤其那大眼睛,看著真討喜。現在就你一個人帶著她嗎?”

鄭敏敏有些遲疑:“對,平時我忙的時候就把她放到廠子這裡,有幾個嬸子能幫我照看一下。”

“廠子我們看過了,能帶我們去瞅瞅那豬圈嗎?”

鄭敏敏有些吃驚:“看那乾啥?豬圈又臟又臭的。”

“唉,寫報道麼,不去實地考察怎麼寫?最好是給我們弄個能進去的鞋,我們也動手喂喂豬。”

吳元已經呆了,蔣曼曼也呆了,這咋還帶喂豬的呢?

陳棟倒是覺得樂宛的提議不錯,不去親眼看一看,寫出來的東西也沒保證。

最終鄭敏敏還是拗不過他們,給弄了幾雙膠鞋,讓他們穿上進豬圈去喂了一頓。

蔣曼曼差點直不起來腰,喂豬一兩頭還好,多了真的是折磨。當然了,最後的小豬仔還是挺可愛的。如果不是那麼臭的話,她甚至想要弄一隻回去養。

然後樂宛就給她介紹了什麼叫劁豬。

蔣曼曼:……謝謝你,我不想知道。

吳元就更離譜,這貨不知道怎麼踩了老母豬一腳,然後被豬追的繞著豬圈跑。扯著嗓子喊救命的樣子,足夠蔣曼曼笑到明年。

陳棟就很熟練,拌豬食的樣子也透著帥氣。

樂宛心裡咂摸了下,唉,可惜了。

喂完了豬,蔣曼曼的感受就很深刻了。

“我回去一定寫,喂豬太辛苦了!還要防豬瘟,還吃那麼多!太辛苦了!賣那麼點錢真不夠!得加錢!”

因為趕上中午,鄭敏敏也留他們吃飯,公社書記也積極。

最後在書記家吃的飯,沒法子,鄭敏敏現在的身份還是知青,住在知青點。大鍋飯,不好做飯招待他們。

樂宛悄悄給吳元使了個眼色,吳元了然,吃完飯就把兩塊錢壓在碗底下。

吃完了飯,樂宛還不著急走。

“你還要乾嘛啊?”

“豬圈也看過了,廠子也看過了,還有啥漏下的嗎?”

樂宛轉頭就秀了一把。

她湊堆去跟村裡的婦女們磕了會兒牙,再回來時候就跟他們說鄭敏敏不容易。

多的她不準備說,畢竟私事,得問問鄭敏敏的意見,人家要是不樂意,也不能往外登。

下午的采訪就隨意的多。

“你們廠裡的知青多嗎?”

“不是很多,之前也跟他們說了招工的事。有的還想要回城,覺得雖然算是工人了,但是真要在這兒當工人,不太劃算。而且養豬喂豬做熏肉,都是又臟又累的活計。”

“那你招工時候,社員們會有衝突嗎?”

“不怎麼有,而且咱這兒跟城裡的工廠不一樣。這裡工廠隻開半年多,剩下淡季就不做的。所以看著每個月是有工資,但是均下來也就那樣。轉成工人就沒有工分了,分不到糧食。很多人也怕廠子乾不了幾年就黃,所以這個工位吸引力要比城裡的小得多。”

“那你的戶口呢?”

“我弄過來了,畢竟還有閨女在。但是去年離了婚,所以又把身份恢複成知青了。”

“那不是有點奇怪?”

“奇怪也沒辦法,我不是本地人,公社沒有離婚的知青單立戶頭的先例,隻能這樣不尷不尬的先放著。”

“能問下為什麼離婚嗎?要是你覺得不想說就可以不說。”

“……這也沒啥,就是跟你們的報道應該關係也不大……說說也行,我是從江省過來的知青,家裡沒幾個親人了。來了之後就被人介紹給公社小學的老師。我想著他人不錯,對我也好,就答應結婚落戶。後來我生了苗苗之後,他就變了臉色。說我生個丫頭讓他沒臉。他媽也鬨,非要我再生一個。

我本來倒是無所謂生不生第二個。但我頭一個他們都不好好對待,我怎麼可能生第二個?去年苗苗才一歲多,高燒三十九度,他媽非攔著不叫上醫院。我一氣之下就離了。啥也沒要,就說把苗苗給我帶。他們家遲早是要娶新人,苗苗留在他們家才是被磋磨。

離婚之後,我帶著苗苗住知青點。同學都照顧我很多。但我想著,不能一直占人家便宜。好在我彆的不行,手藝還不錯,家裡早些年也是開飯館的。正好去年公社豬養多了,我就打報告弄了個小作坊做熏肉。”

蔣曼曼讚了一句:“你可真有魄力。”

鄭敏敏苦笑:“也是運氣好,碰上閆書記。他比較支持我,換個領導可能就沒有這麼順利。”

樂宛:“那你對未來有什麼打算嗎?”

“打算的話,那就是想把廠子做大點。現在銷貨也就是梧市幾個工廠,不知道還能不能擴大。再有就是希望苗苗能健健康康的,平時我太忙了,照顧她也少。”

樂宛點點頭,現在才算是差不多了。到時候寫報道時候,把重點側重於知青下鄉建設,公社支持知青創業。再加上點鄭敏敏的個人事跡,為了反對重男輕女的丈夫毅然決然離婚,然後發展事業。要素多,怎麼看都很符合現在的口號。

吳元也服氣了,要不是樂宛已經在印刷廠站穩了腳跟,自己少不得要上畢廠長那裡橫刀奪愛。

這次的訪談,給他們上了一課,回去之後可有的寫了。不論是人物還是事跡,都很立體。

正當幾人準備離開的時候,隻聽見外頭吵吵鬨鬨的聲音傳來。

“領導要為我做主啊!都是這女人,她搶了我的孫女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