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阮軟要去給政府做餐會, 孫老爺子特彆高興,在過去能給領導做菜的,那都不是一般人, 以後不說彆的, 就光嫁人這一項,能刷掉不少人。
“紅燒肉跟羊肉湯我覺得都行, 湯一般是最後一道菜上, 講個圓滿,軟軟, 你想做哪道菜?”
阮軟還真無所謂,做哪道菜都行, “到時候看王大廚缺啥,我補充就行。”
她誌不在給政府做菜,也不能砸彆人飯碗,最好能做到相輔相成,不能太過出風頭。
而且, 如果不出意外, 這兩道菜,哪一道她都不會做。
祖上有禦廚, 又一直給市政府做飯,這種大廚肯定有傲氣。
隻是讓阮軟沒想到, 這位王大廚竟然跟她印象中不一樣。
店休這天, 阮軟到了市政府食堂。
眼前這個臉圓圓,肚子圓圓, 戴個白帽子,笑起來活像個彌勒佛的人,就是王大廚。
明明聽說已經人到中年了, 可瞧著精神頭一點都不像中年人。
難道這就是笑一笑,十年少?
王大廚一聽說是阮家小館的小老板來跟他一起做餐會,彆提有多高興了。
“小老板,我特彆喜歡吃你做的紅燒肉,羊肉湯我還沒來得及去喝,這幾天政府開會,特彆忙!”王大廚上來就表達自己對阮家小館的喜愛。
“上次季局帶來的羊肉湯我聞了,太香了,小老板,你廚藝可真厲害!”
阮軟被他的熱情弄的有些懵,這麼平易近人嗎?
“你好,早就聽聞王大廚祖上有過禦廚,王大廚廚藝過人,我是來向你學習的!”
優秀的社交禮儀,就是要有來有回。
“是嗎?小老板是從哪兒聽說的?”
嗯???
還要問的這麼直接?
阮軟臉上繼續掛著笑容,腦子快速過濾一邊,她知他也知的人物,突然,靈光一閃。
“季遠,季局!”
王大廚一聽,哈哈大笑,“季局真是好人啊!”
心裡卻在想,等下次遇到季遠來打飯,一定要多弄點好的,以感謝他在小老板麵前替他美言。
阮軟也乾笑著。
這也算是幫他做了件好事吧!
王大廚帶著阮軟進了食堂後廚,這裡可比阮家小館的廚房大了很多,餐具什麼擺放的特彆整齊,就連鍋大大小小準備的特彆齊全。
這簡直就是廚師心中的樂園啊。
“怎麼樣?小老板,你看看還缺什麼,我立馬去寫申請!”
阮軟連忙擺手,“什麼都不缺!”
廚房裡有人在忙碌著,洗菜的洗菜,解刀的解刀,還有廚子已經開始炒菜了。
阮軟不禁問道:“你們中午要做多少菜啊?”
王大廚介紹道:“一般情況下是8—10個菜,4葷4素,或者5葷5素。做好了就放那個大盆裡,一會兒他們就來排隊打。”
跟阮軟以前學校食堂差不多。
“能給我看看你們現在擬好的菜單嗎?”阮軟決定先談正事。
王大廚連忙把一直放在口袋的紙拿出來,他早就準備好了,隻等阮軟問了。
其他在廚房的大廚,看到王大廚這樣,都很清楚,王大廚是又遇到讓他崇拜的人了。
王大廚身為廚子,隻要一有機會跟廚藝很好的人交流,立馬就會變成這個樣子,用他的話說,遇到比自己厲害的,臉麵算什麼,學到東西才是真!
阮軟看了眼菜單,上麵也是按著8菜一湯的份量準備的。
什錦火鍋、茄汁鯧魚、霸王鴨、熏魚、紅燒蹄髈、土豆燒雞、清炒時蔬
後麵一菜一湯沒有寫。
顯然是給她留的位置。
“雖然他們說讓你在紅燒肉跟羊肉湯裡二選一,不過我覺得這兩樣菜應該都上!”
阮軟卻覺得這份菜單是有點重複了,“王大廚,我提個建議,您聽聽看,不恰當的地方,你就當我是胡說!”
王大廚連忙搖頭,“你儘管說!”
“好,這菜單上有雞,有鴨,魚有兩種,肉菜偏多,紅燒肉跟羊肉湯都是肉菜,不如這樣,拿下一條魚,加一個素菜!”
“小老板,你有推薦嗎?”
阮軟想到自己用幸運值開出來的新菜,“鬆仁玉米,怎麼樣?既清爽又解膩,顏色也好看。”
王大廚立馬拿筆寫在旁邊,完事之後,他突然眼睛亮了,“小老板,如果不介意,能不能請你現場給我們展示一下這鬆仁玉米?”
這其實正中阮軟下懷,她雖然不想進市政府食堂吃飯,可,這種名人效應,她卻不想丟了。
“好呀,不然就多準備點,我順勢給大家夥炒一道菜,你們也能歇一歇!”
王大廚沒想到還有這好事,立馬詢問了需要的原料,著人去準備了。
不過,阮軟隻讓他們洗乾淨就好,解刀,她要親自來。
正好試試刀法16式的獎品,一套嶄新的刀具。
阮軟把斜挎包放在一旁的椅子上,挽起袖子,又把頭發挽成一個髻,雙手洗乾淨,拿著圍裙穿在身上。
當她從挎包裡拿出刀具時,王大廚頓時雙眼閃閃發光,廚師對刀具的喜愛,根本不亞於,學者對鋼筆,舞者對舞鞋的喜愛。
這刀線條流暢,光澤極好,加上阮軟精湛的刀功,王大廚隻覺得一道光影拂過,案板上已經是切好的胡蘿卜丁。
“天哪,這速度,我以為我解刀已經算快的了,沒想到小老板竟然比我更快!”
“你也不想想阮家小館每天多少人去吃飯,長時以往練下來,能不快嗎?”
“你們有沒有注意那刀,真漂亮,也不知道在哪兒打的,小老板有一套,我不貪心,能有一把就成!”
“這還不貪心,我能摸摸它,或者用它切一次菜,我就心滿意足了。”
王師傅是從小被訓練切菜的,他一看阮軟雙腿打開,與肩同寬,下盤極穩,切菜時,也是用手臂的力量去帶動刀,基本功十分紮實,不免對小老板又多了幾分敬佩。
學廚的過程肯定是枯燥乏味的,她能擁有這麼出色的刀功,一定跟她長年累月的堅持離不開關係。
那把刀上還刻了一個‘阮’字,是她的專屬刀具。
隻是他也很想知道這刀是從哪裡打的,或者買的。
阮軟把胡蘿卜丁切好,示意他們就切這個大小厚度的。
那兩位解刀的幫廚連忙拿著胡蘿卜開始切,阮軟看了眼,大小可以,索性開始弄玉米粒。
玉米粒可是大工程,阮軟還是用刀切,把刀對準玉米粒的根部,切下去的時候不要太用力,剛好能切下一排的力度最好,一排切下之後,稍微轉動下玉米棒,繼續下一排。
這樣切下來的玉米粒,不禁外皮不會破,玉米粒中的水分也最大程度的保留了。
鍋已經洗好了,阮軟拿來直接用,先把鬆仁用油炒一下,鍋一定要燒熱之後再放鬆仁,然後調小火乾焙,不斷翻炒,讓鬆仁受熱均勻,等鬆仁變成金黃色,盛出來攤開涼一涼。
王大廚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阮軟的動作,這可是光明正大學習的機會,要知道阮家小館先如今推出的菜,沒有一個不好吃的。
跟這樣的廚師學習,多看一眼都是賺的。
他要珍惜。
阮軟開始炒其他的配料,入油燒熱,下薑蒜末,炒出香味。
然後把玉米粒、鬆仁跟胡蘿卜一起滑炒至熟。
還好是大鍋,大鏟子,不然還真不好做。
最後加入鹽、味精調味,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菜費時就費在準備材料上,前期的胡蘿卜丁跟玉米丁,都不能忽視。
一大盆鬆仁玉米出鍋,整個後廚都是鬆仁玉米的清香味,聞著特彆香。
王大廚迫不及待拿勺子往自己碗裡打了一勺,然後嘗了嘗。
他以往最討厭鹹甜口感的,要麼是鹹口,要麼是甜口,小老板推薦這道菜時,他想看看小老板做出的鹹甜口是什麼樣。
沒想到一試,他就淪陷了。
清淡爽口,鹹甜適中,唇齒間皆是鮮香的回味。
鬆子由於提前煸炒過,十分鬆脆,越嚼越香。
“小老板,我真的,對你實在是太佩服了,我甚至都想讓你把這次的菜全包了,我們給你打下手,你隻管吩咐我們。”
一道簡簡單單的鬆仁玉米就能做的這麼好吃,其他的菜更不用說了。
王大廚看小老板的眼神,簡直像是發現了一個寶藏,驚喜的不行。
其他人也想嘗嘗,可嘗菜隻有大廚可以。
仿佛感受到他們迫切的眼神,王大廚給他們也挖了一小碗,雖然一人隻有一口,可他們吃的卻特彆滿足。
每個人都對阮軟豎起了大拇指,“好吃,太好吃了,明明就是那些流程,為什麼小老板做出來的鬆仁玉米這麼好吃。”
阮軟笑了笑,“其實細節很重要,我有注意到,我準備切玉米粒時,你準備遞給我一個叉子,叉子是好,但是容易把玉米粒弄破,那麼玉米粒裡的水分就會流失,吃起來水分不夠,甜味不足,再有,這鬆仁一定要提前煸出香味,這一步很關鍵,決定到鬆仁玉米的口感層次。”
大家都如獲至寶的把這些話記在心裡,能得到阮家小館小老板的指點,簡直是三生有幸!
~
中午周炎康他們結束會議,集體去食堂吃飯。
在一眾青菜肉菜中,發現了這道色澤金黃,配色極好看的鬆仁玉米,各個都眼前一亮。
周炎康把餐盤遞給王大廚,“老王,今兒咋變花樣了!”
王大廚連忙說道:“這是阮家小館小老板做的鬆仁玉米。”
阮家小館?
周炎康彎了彎身子,朝後廚裡看,“人呢?不會做完菜就走了吧。”
“沒呢,做完菜出去溜達了,估計一會兒就進來了。”
周炎康點點頭,指著這鬆仁玉米說:“給我多打點,我好好嘗嘗!”
王大廚連忙給他打菜。
其他人也都想讓王大廚多打點鬆仁玉米,王大廚樂的跟這菜是他自己做的一樣,全部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