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二合一(1 / 2)

酸菜魚想做的好吃, 嫩滑的魚肉是關鍵,湯底煮好之後,把火調製最小火, 保溫就行, 不能繼續煮,煮久了湯底會越來越鹹, 酸菜也會變軟塌。

用的時候,用湯勺搭配漏子過濾魚骨頭渣, 打出魚湯倒進小鍋裡,加點鹽, 胡椒粉調好味道, 等香味出來時,再下魚片,剛下鍋的魚片不要動,等魚片煮的稍微定型了, 再用大勺一個方向滑動。

魚片不能煮的太久, 在煮的時候,往乾鍋裡打些魚骨跟酸菜墊底,再把小鍋的魚片蓋在上麵。

撒上蔥花, 蒜末, 乾紅辣椒, 燒熱的熱油往上一淋。

刺啦~

屬於美食的交響樂滋滋作響。

金黃油亮的湯底,白嫩透亮的魚片,湯濃魚鮮美,外麵等著的人看著成品根本就移不開眼,這也太美了吧!

“多加了點湯,回去準備些喜歡的配菜當鍋子吃!”阮軟跟他們支招, 這天吃鍋子最舒服。

大家滿意的端著搪瓷盆回去了,進來的時候還能拌嘴,回去時根本說不了話,生怕一開口,口水就滴到湯裡。

而且他們也沒有心思在拌嘴,腦子裡想的都是一會兒要怎麼吃,他們特意讓阮丫頭多弄了點湯,一會兒回家就能邊放東西邊吃。

其中有一位住的就是以前錢大媽家的,他叫謝建,本來就很喜歡吃阮家小館的飯菜,外加上一家五口住在那個筒子樓裡實在是住不下。

他靠著在夜市上擺攤兒賣磁帶啥的賺了一點兒錢,當初特意先找到街道辦事處打聽房子的事兒,沒想到還真被他等到了。

雖然搬進來的過程不是那麼順利,但是離阮家小館這麼近,每次都能最先嘗到新菜,那點不愉快也算不得什麼。

酸菜魚的香氣在巷子裡飄了一路,引得其他家也蠢蠢欲動。

“快快快,把水壺拿開!”

謝建一到家就趕緊嚷嚷著,就這點距離,湯底的表麵眼瞧著就結了一層薄薄的油皮,得趕緊上爐子煮著。

好在他媳婦兒苗苗一聽他去買酸菜魚,也沒閒著,洗了顆大白菜,泡了點粉絲,又把昨天在外麵凍的豆腐裝了一半。

兩人默契地配合,很快就把中午飯桌擺好了,特製的桌子,中間有個洞,低下放煤爐,上麵放鍋子,周圍在擺些配菜,鍋子呼呼冒著熱氣。

謝建跟苗苗兩人相視一笑,院子裡是掃乾淨的地,巷子外是小孩兒們歡聲笑語你追我趕的笑聲,而屋裡是充斥著香味的午飯。

這樣的日子,太讓人滿足了。

“你看著鍋,我去叫奶奶,爸媽出來吃飯!”謝建叮囑道。

他們家冬天基本上隻吃兩頓飯,天冷,早午飯基本一起吃。

長輩們在院子另一頭搭了幾間小房子,想著不妨礙著他們,外加上奶奶年齡有些大,晚上愛起夜,也怕影響他們。

當初阮家小館給他們刷文化牆,他乾脆把剩下的幾袋水泥都買了,請那幾個工人,幫忙把小房子蓋起來,又糊了水泥,關上窗戶後,屋裡特彆暖和,他這才心裡好受點。

剛打開堂屋的門,幾位長輩就過來了。

“啥味兒呢!那麼香!”謝建的媽媽扶著他奶奶,忍不住問道。

早上謝建是跟他爸一起出去鏟的雪,謝建爸在他後麵回來的,“外麵巷子裡全是這香味,從阮家買的!”

“阮家丫頭手藝真是不錯,我聞著這味兒,就餓的躺不下,去你奶奶房間一看,她也在穿衣服,直問我孫媳婦兒今天做啥好吃的?”

奶奶笑嗬嗬的,她因為裹了小腳,走路很慢,需要拄著拐棍,冬天一下雪,基本不敢出門。

好在院子裡的雪早就被兒孫倆鏟乾淨了。

“奶奶!今天咱們吃酸菜魚!”謝建走到奶奶身邊,在她的耳朵旁大聲的喊著,奶奶耳朵也有些背,需要大聲說話。

奶奶聽清了,她點點頭,指著堂屋大門,示意大家都趕緊進去!

一家人進到堂屋裡,苗苗就趕緊招呼大家過來坐。

“你們可算來了,這酸菜魚香味饞的我都快忍不住!”

謝建的爸媽笑嗬嗬的,“傻孩子,忍不住你先吃,我們又不會說什麼。”

“那怎麼行,這麼好吃的菜,得一家人坐一起吃!”苗苗也很感謝公婆,她跟謝建結婚都4年了,一直沒懷上孩子。

可不僅公婆不惱,就連奶奶也沒給她臉色看,隻是有時候會忍不住看著她的肚子,眼裡有些期盼。

她問過謝建這是為啥,謝建說她當時沒嫌他不是城市戶口,家裡父母又都是臨時工,願意跟他一家五口擠在小破房裡,比她姐姐嫁的條件差多了,是他沒讓她過好日子,拖累了她。

這也是為啥,謝建一賺錢就張羅著買房,有屬於自己的臥室,乾啥都不會放不開!

“來,吃飯之前我先說兩句,這是我們搬到這個家之後,過的第一個冬天,下的第一場大雪,都說瑞雪兆豐年,今天我跟爸鏟雪的時候,那雪得有這麼厚,明年一定是個好年,我們一家明年一定會順順利利!”

謝建說著臉上帶著笑,眼眶裡有些紅,腦海裡閃過他剛開始賣磁帶時,慢慢從一盤賣不出,到最後還需要謝媽去幫忙看攤子。

而每天夜裡回來,不管多晚,苗苗都會給他下一碗麵,碗底臥著荷包蛋,上麵還滴著一兩滴香油,那雞蛋麵絕對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雞蛋麵。

他扭頭看著苗苗,下意識地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

苗苗嬌嗔的睨了他一眼,甩開了手,但臉上也是幸福地笑著,明年一定要順順利利。

“好,瑞雪兆豐年,咱們吃起來吧,都彆看著了!”謝爸不善言語,但也難得地說了一句。

謝媽先嘗了下魚肉,看看裡麵有沒有魚刺,孩子奶奶講究,覺得自己是老人,不跟他們在一個鍋裡夾菜,非要單獨盛一個碗,從碗裡夾著吃。

魚肉十分嫩滑,沒有魚刺,謝媽給婆婆連湯帶魚肉打了一大勺。

謝奶奶擺了擺手,示意夠了夠了。

其他人也開始吃魚,魚肉很嫩,甚至吃不出魚肉的肌理質感,而且一點都不腥,鮮的令人咂舌。

苗苗忍不住先喝了一口湯,酸酸辣辣又鮮味十足的魚湯,喝了一口,還想喝第二口,味蕾全被打開了,一早上沒吃東西的肚子也忍不住瘋狂呐喊,它餓了。

熱熱的湯經過胸口進入胃裡,她甚至能感覺到湯的下咽過程,胃裡暖暖的,特彆舒服,苗苗穿著棉鞋的腳趾,忍不住舒張開。

她捧著一碗湯,小口小口的喝著,突然碗裡多了一塊魚肉,是謝建給她夾的。

“一會兒吃完了加點水下點麵條,多的是湯湯水水,得先吃肉,小老板說了,這魚肉最好先吃完!”

謝媽也附和道:“剛剛不是說饞的很,哪有光喝湯的,吃肉吃肉!”

說著她往鍋裡下了點白菜葉子,嫩嫩的白菜葉,下鍋燙個兩三秒就能撈出來吃,白菜葉還有些甜甜的,混著酸辣的湯汁,吃的特彆過癮。

“好,謝謝媽!”苗苗把一碗湯喝完,渾身都暖暖的,臉上也有了紅暈,氣色眼瞅著都好多了。

謝爸夾起一塊魚骨,魚骨上還有一些肉,他吮吸著酸辣的湯汁,吃著炸的有些焦硬的魚肉,對他來說,這魚骨比魚肉還對他胃口。

“魚骨最後在吃,放裡麵還能多熬一會兒湯!”謝媽攔住他,給他夾了一筷子煮好的凍豆腐,把豆腐切成一格一格,凍成豆腐塊的法子還是跟範師傅家學的。

凍豆腐塊兒裡吸滿了酸辣鮮美的魚湯,表皮不像剛端回來的豆腐那麼嫩滑,反而像攤好的煎餅一層一層的,第一次吃凍的豆腐,謝爸沒啥經驗,一口咬下去,豆腐塊裡的湯汁瞬間飆了出來,好在他是把碗端起來吃的,湯汁都落在了桌上,沒進鍋裡。

“小心點,恁大個人了!”謝媽嘴上抱怨著,手上連忙拿一旁的抹布把桌子擦了擦。

“爸,這凍豆腐特彆吸水,半口半口吃,這樣不會灑!”謝建給他示範了一次。

苗苗也忍不住說:“豆腐這樣子真好吃,回頭我也去給我媽說說。”

“說啥,直接做好了送過去,小年那天送年禮,一會兒吃完飯我就去再端幾塊,到時候你們送年禮回去,正好帶上!”謝媽說著,吃飯的速度都變快了。

“哪有這麼急,你慢點吃!這一晚上就凍的差不多了!”苗苗連忙說道,她這個婆婆真的沒話說,隻要是她的事,都是大事,從來不馬虎,每次回娘家都不讓她空手,家裡有啥就拿啥,跟彆提每年送年禮,特彆重視。

謝媽點點頭,但手上的動作還是沒減速,好在鍋裡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苗苗把粉條下進鍋裡,泡了有些時候的粉條,下鍋很快就能吃了。

大家一人打了一勺,苗苗提醒道:“粉條吃的時候小心點,怕有魚骨頭的刺!”

粉條時不時會裹上酸菜,跟酸菜一起吃,多了幾分酸意,特彆解膩,要不是鍋裡沒多少菜了,他們覺得還能再多戰一會兒。

“感覺不用下麵條了,我已經吃飽了!”身為家裡最能吃的人,謝建已經美滋滋的摸著肚子靠在椅子上,隻想癱著,啥也不想乾。

謝爸這時候能吃魚骨頭了,他慢悠悠地吃點魚骨,吃一口粉條,彆提有多愜意。

屋外寒風呼呼,屋內暖意融融,感受到室內的溫度,房頂磚瓦上的積雪,慢慢融化,順著磚瓦的走勢,滴答滴答的落在地麵上。

……

阮家小館天井處的落雪沒有掃,阮軟覺得留著還挺應景的,四季青上麵也落著一些白雪,點綴的特彆有感覺,外加上包廂房頂上厚厚的雪,從大門口看過去,特彆有意境。

酸菜魚依舊是用乾鍋上的,份量很足,每個人都縮著脖子哈著起進來,吃完都渾身暖暖的,肚子圓滾滾的出去。

1990年的第一場雪跟魚掛上鉤,魚頭火鍋、酸菜魚火鍋,這真是個好兆頭,預示著年年有餘。

雪停了上午半天,下午又開始下了,而且比昨天下的還大,鵝毛般的大雪飄的整個世界都是白色的。

“唔~好大的雪!天井那塊兒的雪得鏟了,不然等明天來了,下麵的雪得結冰晶,走路打滑。”孫紹元出去看了眼,立馬縮著脖子進廚房了,外麵是真的冷還是廚房裡暖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