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三更(1 / 2)

連城日報政治新聞版麵,將近半版都在通報郝永華因貪汙罪被雙開的新聞。

“前國營四飯館經理趙永利舉報郝永華任商業局局長時,用職權威逼利誘貪汙國營飯館的政府撥款長達5年,涉案金額高達10萬元,且經組織調查,郝永華利用職權在其管理的飲食服務公司形成利益鏈條進行斂財,金額高達20萬元,造成重大貪汙罪。郝永華還存在濫用職權其他的違紀行為。

組織內決定對郝永華實行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全部財產。前國營四飯館經理趙永利,開除黨籍,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緩刑5年零8個月,終身不得入黨!所有涉案黨員皆開除黨籍,5年內不得入黨。”

孫紹元大聲的念著報紙,聲音慷慨激昂,阮家快餐的所有人聽完,都忍不住鼓掌。

“太好了,這個一點都不好的郝局長,終於下台了!真是大快人心啊!”王琦自從知道了來龍去脈,對這個郝永華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天天諷刺他不該叫郝局長,根本就配不上這個姓氏。

“對啊,沒想到趙永利還在裡麵起了作用,這人不是跑了嗎?”

“跑?他往哪兒跑?咱們華國的警察同誌們這麼厲害,他就是跑到天南海北還不是要被抓起來,隻是這個判刑我有點不明白,什麼叫做判有期徒刑5年,緩刑5年零8個月,這是抓還是不抓啊?”

孫紹元抓了抓頭發,這段有些拗口,他還真是不清楚。

“意思就是暫不執行刑法,給他5年零8個月的考察期,在考察期內他要好好表現,定時向執法部門報告,如果這個考察期內不再犯案,那他就不用去坐牢,但是如果犯案了,就得執行,看來這條是他轉為汙點證人,認錯態度好,執法部門給他的寬大處理。”

季遠的聲音從門口傳來,阮家快餐的人回頭一看,季遠跟謝舒航以及周蓉出現在門口。

孫紹元笑嗬嗬地接話道:“原來是這樣,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麼長的考察期,就像是頭上懸了一個刀,不曉得啥時候就掉下來了,睡覺都睡不踏實,還是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更好!”

謝舒航點頭道:“沒錯,這位同誌說的沒錯,咱們要對得起腳下踩的土地,要對得起國旗上的紅色,來之不易的和平,咱們更沒道理做那些對不起祖國,對不起人民的事,小老板,我跟我愛人這次來,是專門跟你說聲對不起的!”

說著謝舒航跟周蓉走到阮軟麵前,倆人對視一眼,默契地對阮軟鞠了一躬。

“彆彆彆,謝廠長,謝太太,你們這禮太大了,我受不起,快快快,坐下說話!”

阮軟趕緊避開,請他們入座。

謝舒航跟周蓉笑著坐下,周蓉感慨地說道:“是得謝謝小老板,要不是你,他到現在還在苦惱,你不知道前幾天他吃不好睡不好,腦門上全是官司,這下好了,他心裡踏實了,還是小老板你果斷的行為,讓他下定了決心。”

“也不全是這個原因,我還得謝謝小老板對我的信任,以及幫我們肉聯廠保密,現在市場競爭很大,如果消息一旦傳出去,我們肉聯廠肯定會受影響!”

為此,謝舒航十分感謝阮軟。

而季遠微笑著搬過凳子坐在阮軟身邊,十分自然的幫忙擇菜。

阮軟看他還穿著製服,從他手裡抽過芹菜,“彆弄臟衣服。”

然後她又對謝舒航說道:“這件事本就不是你們肉聯廠的本意,相反,我還要感謝謝太太早在郝永華想利用肉聯廠惹事時的提醒,讓我好有時間準備,不然,母豬肉那天,我們阮家快餐肯定要開天窗了,對了,聽謝太太說,謝廠長在煩惱肉聯廠改革的事?”

謝舒航聞言,驚訝地看了眼妻子,沒想到妻子那麼早就跟小老板說了,不愧是他的賢內助。

“沒錯,肉聯廠要改革,金陽縣的養殖業對我們肉聯廠的衝擊不小,小老板用過我們兩家的肉,應該能看出,他們的肉,質量也很好。”

“我聽周經理說過,縣裡大力支持他們搞養殖,各個區涉及的區域都不一樣,還有專門興建的飼料廠,我是這樣認為的,這其實對肉聯廠是一個很好的改革契機。”

阮軟一邊擇菜,一邊說著。

而這給謝舒航夫婦的感覺,更像是阮軟有種掃地僧的從容,英雄不問出處,阮軟雖然不是肉聯廠的員工,但說不定還真有什麼好的想法。

“請小老板賜教!”謝舒航地態度很好,他是真的想為肉聯廠謀出路。

阮軟笑著拍了拍手上的灰,“賜教談不上,我隻能給謝廠長一個方向,我建議肉聯廠進行產業升級,對豬肉進行深加工!”

深加工?

謝舒航好像抓住點什麼感覺,又好像沒抓住,他默默念著這幾個字,十分有興趣地看著阮軟。

阮軟見狀,又多說了幾句,“改革開放,大家的錢包都富了,現在人們去買肉,也不跟以往一樣,非要買肥膘多的,反而是想吃什麼部位的肉,就買什麼部位的,這說明什麼?大家的需求開始有了變化。

我聽客人說,有的城市肉聯廠也進行了改革,弄了生產車間,專門生產西式肉製品,比如說火腿腸、香腸跟培根,你們也可以這樣啊。

那天我看到有個客人吃飯還拿著一根火腿腸,他說是外國貨,說火腿腸是高溫處理過的,可以直接食用,不跟咱們以往的火腿罐頭,還需要煎一下。

我感覺以後的肉製品肯定是有很多品種供我們選擇,食用起來也很方便,而且還特彆衛生。

當然了,我這隻是我自己看到的,不一定有用,謝廠長肯定比我想的多,實在不行,你也可以出去考察考察,肯定有收獲!”

謝舒航越聽越覺得靠譜,一直以來他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想著怎麼把握住肉聯廠原有的市場不被吞,可市場的發展,肉聯廠跟金陽縣難免會存在競爭,肉聯廠的豬隻有母豬以及少部分的豬是自己養,更多的是由農民取豬苗,他們去收豬,那麼把農民的角色給了金陽縣的養豬廠,他們就能把資源整合,去發展新的產業。

早一步的發現這點,就能早一步占領市場,謝舒航頓時覺得自己獲益匪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