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1 / 2)

葉棠梨調整攝像頭角度,露出桌麵和兩隻手。

用變聲器選定中年女人的聲音。

“江湖癱子”初始等級為LV1。

葉棠梨缺錢,特地看了下打賞規則。

觀眾打賞1個金幣為1元,提現係統將會扣除1%以作平台推廣費用。

這也是葉棠梨想要的,病人打賞20個金幣,那麼她的看診費用便是19塊8,相當於醫院普通門診掛號費用,價格比較合適。

至於後續有無打賞,這個就看病人意願。

粉.嫩的指尖蜷了蜷,點開直播。

直播間中隻有一雙纖長的手出境。

每個博主剛開啟直播,直播平台會進行第一次引流。

幾秒之內,“江湖癱子”的直播間進來36個人。

她電腦屏幕左下角顯現出的彈幕。

【平台又來了一個小姐姐。】

【手好白誒。】

【是手模嗎?一看ID,臥槽,哈哈哈,江湖癱子,小姐姐走諧星路線?】

【笑死了,小姐姐你會乾啥?】

葉棠梨用變聲器說:“我是中醫。”

【騙子騙子!】

【原來是江湖騙子啊,怪不得叫江湖癱子。】

在線人數立刻減少5人。這個年代,中醫=江湖騙子。

【這年代也有人還有人說自己是中醫誒,都失傳幾百年了。】

【中醫多沒意思,上個中醫被打假了,差點害死一個人。】

【癱子你用變聲器了吧?看手絕壁不超過25歲。】

【小姐姐跳個手指舞。】

葉棠梨沒說話,直播間人數再度減少3人。

現在隻有28個人了。

初次直播,葉棠梨精神有些緊繃,尤其人數一個個減少。

她不知道和他們聊些什麼,見桌前有紙筆,於是用執起毛筆,蘸墨寫字。

直播鏡頭未添加任何濾鏡,幾塊錢的劣質毛筆,在她素白如玉的指中平添高級,有種古色古香的韻味。

寫什麼好呢,葉棠梨猶豫幾秒。

【會寫毛筆字啊?現在會寫毛筆字的人不多了。】

【彆是寫成小雞爪子叭?】

【真是中醫啊?那完了誒,做不下去了,小姐姐換個頻道吧。】

毛筆筆尾戳著她下巴,她靈光一現,落筆:“醫有上工,有下工。對病欲愈,執方欲加者,謂之下工。臨證察機,使藥要和者,謂之上工。夫察機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賢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1)

剛柔之中,狼毫起承轉合,墨漬一氣嗬成,字裡行間如舟溯急流而筆法自遒。

觀眾忍不住鼓掌:【好!】

【漂亮!】

【‘寶刀未老’給您打賞2個金幣。】

【‘錘子大媽掄死你’給您打賞1個金幣。】

在線人數一下增加23個,葉棠梨小小鬆了一口氣。

養生頻道有許多老年人,喜愛墨寶,有鑒賞能力,不說話不代表他們不會打字發言。

【小姑娘給我們解釋解釋這段話含義。】

【主播是不是進錯頻道了,應該去書畫頻道啊。】

葉棠梨瞥見增加的人數,找到感覺了,侃侃而談:“這段話來自《皇漢醫學》的‘醫誡十訓’,這一誡把醫生分為上工、下工,上工即為醫術高明的醫生,下工則是我們常說的庸醫。”

直播間有人問;【那癱子你是上工還是下工?】

【自吹自擂吧,說自己是高明醫生。】

葉棠梨放下毛筆,微微一笑:“我想,所有醫生都希望能在上工之列,沒有此種信心,我也不會學醫,更不會在此直播問診。”

【意思是自己是上工,好大的口氣/狗頭,但我被她說服了。】

【說的好聽,上一個自稱中醫的現在在牢裡踩縫紉機。】

【主播99%不是中醫,國內中醫都成神學了,全世界敢自稱中醫的不超過5個,而且都是半吊子,比不上臨床醫。可以肯定的是癱子通過了執醫資格考試,否則平台不會讓她直播問診。】

這是當然,她的本科學位證和執醫資格證已經通過平台審核。

見他們把中醫批得一無是處,葉棠梨就不同意了,“中醫名聲被這些庸醫敗壞,著實可惜。”

這時,直播間出現一條彈幕,【主播我給你問診機會,問診需要打賞幾個金幣?】

直播20分鐘,終於有人來看病了。

葉棠梨內心湧出一股欣喜,努力控製住喜悅,鎮定道:“20個金幣。”

才20個啊,也就是19塊8嘍?這麼少,這人踟躕著,機會反而被另一個人搶了去。

平台係統提示:【觀眾‘隔壁老王’向您發起連線。】

葉棠梨點擊接通,電腦屏幕一分為二,左邊是她的直播間。

右邊則是‘隔壁老王’的上半身,葉棠梨能看清他的臉,是一個三十五歲左右的男性。

而其他人看見的則是被係統加工後的,一個卡通腦袋。

‘隔壁老王’也不墨跡:“我這人老容易上火,稍微吃點辣的炒的就流鼻血,吃油炸的也受不了,喉嚨又腫又痛,早上起床,打個噴嚏都要流鼻血。”

這大哥嘴唇乾燥起皮,膚質也屬於乾燥這類,葉棠梨觀察後道:“舌頭伸出來我看看。”

‘隔壁老王’哦了聲,不太自然地伸出舌頭。

舌色淡、舌苔薄白,口腔津液少。

葉棠梨邊說邊寫方子:“大哥廣dong人,喜歡喝涼茶?”

‘隔壁老王’點頭,“我係廣dong人,上火啦,天天喝涼茶。”

【嘖,廣dong人大家還能聽出口音,喜歡喝涼茶這咋看出來的?】

【廣dong人十有八九喜歡飲涼茶啦。】

葉棠梨繼續道:“之前醫生給大哥打了不少青黴素吧?”

‘隔壁老王’狂點頭:“係啊係啊。”

葉棠梨:“可以說中醫最難的是識症斷症,像這種內科無法借助儀器判斷,之前醫生陰陽弄錯,寒熱不辨,你說熱,他就跟著以為你熱,拚命給幾降火,打青黴素。然,你非熱也,是寒,過多飲用涼茶,已經虛寒得厲害。”(2)

男人聽不得虛字,急了,“咁點算?”(那怎麼辦啊)

屏幕大家都在輸出:【吃油炸流鼻血,這還不是上火,不是火旺?】

【癱子彆亂來啊,為博眼球一會真進去踩縫紉機了。】

【胡說八道,看幾本書就以為自己是醫生了?】

葉棠梨瞥到評論,也不惱,“這位大哥實為經脈堵塞,氣血不通,稍微吃點辣的炸的,就容易咽喉腫痛,如同農民種地澆水,土地板實,水便澆不下去,人體無法消化外熱,隻能溢出。此時應當用溫熱補藥補虛寒,疏通板結的經脈。就像刨地,地刨鬆了,土方可納水。”(2)

這其中還有《周易》,十二節氣的理論,葉棠梨暫時不想講這麼多。

【有點道理。】

【癱子你口才真好。】

也有不同的意見:【那之前的醫生都搞錯了?就你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