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廠子裡的家屬區是一座小樓房,樓上樓下的動靜極大,一點聲響都聽得見,彆說小孩了,就是大人也沒能睡到一個懶覺,這次就讓他補一覺。
今天的任務就是打理自留地的那一畝三分地,將已經長成熟的摘下來,或播種、或移栽,總要保證自留地滿滿當當才安心不是。
冉佳儀吃完一頓簡易的早飯,就先去了自留地,自留地其實也就幾分地,種的都是家裡常吃的瓜果蔬菜,少有一點棉花或者花生之類較為珍惜的作物。
冉佳儀的地裡一小半種的是果蔬,供一家兩口人吃綽綽有餘。
冉佳儀在地裡熱火朝天忙了一小會兒,天也漸漸的亮了,來往的村民也多了起來,最近隊裡安排下來的活兒不多,大多有算計的村民也會趁著這機會齊整一下自留地。
村裡人大多都彼此認識,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見麵了總是要打招呼的。
話說起來,原主在的時候,除了寡婦的身份比較引人注目外,為人低調內斂,並不多與與人交往,在村裡一個好友都沒有,冉佳儀起來了之後也依舊那樣,隻是,因著去了城裡這一遭,在奮進大隊很是惹了一番爭議。
有的認為她純粹是走了狗.屎運,碰巧撞上了,並暗恨自己怎麼沒有這麼好的機會;
而有心善的,則是感慨隻是好人有好報,做了好事得到的工作,最多也就羨慕一下,並再次告誡自己要心存善心。
冉佳儀總歸是不大理會這些風言風語的,總歸嘴張在人家身上,而且她從一開始就是這麼個人,彆人就是埋汰她也不能拿這個做借,但對於友善相待的,冉佳儀也能好好打聲招呼。
“田嬸,早啊。”
“馮二家的,你回來啦?”
“嗯,昨天晚上剛回來的,打理一下自留地。”
“哎,你也是辛苦。”
“哪裡啊,都是為了過日子罷了。”
一般也就是這樣的一段對話,更深入卻是不會了。
而馮家老宅,自從馮家奶奶上門要工作未果後,就再也未曾上門,而馮大伯兩口子則從始至終就未曾上門過,仿佛不曾有過這麼一個兄弟媳婦一般,也不知道是為了避嫌,還是就是打算在背後偷摸著拿好處。
等到日上三竿,小崽子也終於起來了,熟門熟路找到自家自留地,就看見了親娘勞作的身影。
“娘。”
“哎,起來啦,吃過了嘛?”冉佳儀含笑問道。
“沒有,我馬上回去吃。”小崽子看著還有點迷糊,看見了娘親,便又轉身走了。
冉佳儀也就看著小小的男孩又一搖一擺地回去,不禁失笑,原本滿身尖銳之氣的小崽子,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下來,卻是柔和了下來,跟一個尋常的小孩子沒兩樣了。
這樣就很好了,冉佳儀回憶起兩年前小崽子的模樣,倍感安慰。
一個人隻有對這個世間充滿善意,這個世界才會以善意回饋。
大半天下來,打理完了自留地裡的作物,又摘了足夠一個星期的果蔬,收拾好準備帶會廠子裡,這一天也就過去了。
小崽子在村子尋了幾個舊時的小夥伴玩耍了一天,到了下午要回去了,方才戀戀不舍的與他們告彆。
冉佳儀提著東西,牽著小崽子,又是一步一步的走回去,真真是太浪費時間,然而科技還沒到那一步,冉佳儀也沒有辦法,隻能希望攢下錢,看能不能置換一輛自行車。
這一趟回來,冉佳儀和馮大寶照例沒有回去馮家老宅,隻當做是斷了聯係,再沒有這門親戚,總歸幫不上忙還隻想著占便宜,這樣的親戚不要也罷。
這兩人輕巧的來了又走,連一聲招呼都沒有上門打過,卻是叫老宅的人又是一陣好氣。
“你說說,這老二家的,這是打算乾嗎,不認我們了嘛?”馮母氣呼呼的道。
麵對馮母的怒氣,馮大嫂不敢說話,馮大哥也隻是隨意應付幾句,不然他們難道還能舔著臉上去,他們也是要臉的啊。
馮大哥心裡自有一杆秤,這門親戚,從他二弟走了之後,他們未曾再伸出援手,就已經散了,如今再說又有何用呢。
作者有話要說:竹裡:一心沉迷過年,無心碼字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