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有被懟的也住了口,沒有人搭理,何娘子也很快說不下去。
或許是知道自己借不來錢,她也沒有一開始的好臉,當即冷了臉色:“不願意借就算了,裝窮做什麼。”
甄梅花都要被氣笑了:“我就是不願意借,怎麼地了,借錢之前還是先想想之前借的那些打算什麼時候還吧。”
這幾年何家日子好過,也陸續將以前欠下的債還清,隻是崔家始終沒有等到,甄梅花知道對方肯定是不願意還自家的錢,畢竟這才是大頭,過去的錢要不回來也就罷,還想再借卻是沒門。
“哼,誰稀罕。”狀似硬氣的扔下這句話,卻依舊掩飾不了其落荒而逃的身影。
甄梅花在背後看著,隻覺得好笑不已,嗤嗤的笑出了聲,明顯的嫌棄和嘲諷,然後便之間那道身影走的更快了些。
等人走了甄梅花起身準備去乾活,被崔大有喊住:“梅花,你剛才實在不應該那樣說。”
甄梅花:“哦,那我該怎麼說,把家產雙手奉上?”
崔大有皺眉:“何家孤兒寡母是真的困難,我們能幫就該伸手幫一把。”
甄梅花好笑:“孤兒寡母,你把何家小子放哪裡去了,二十幾歲孩子都有的人了,還孤兒寡母,你怎麼不說我和兒子也是孤兒寡母呢,反正有你這個爹跟沒有一樣。”
崔大有再次被噎住,知道自己吵不過,他悶不吭聲離開,卻在心中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甄梅花本以為這就是結束,沒想到,之後一連幾天,崔大有竟然沒有去甄家乾活。
她再仔細一看,卻發現崔大有是去鎮上乾活了,不動腦子她都知道為什麼,隻有在外麵乾活的錢崔大有才有自主支配權,才能做主借給何家。
知道前因後果的甄梅花也隻是笑了笑,若總為這樣的糟心事生氣,她早晚要被氣死,罷了,她也不管了,隻是有些決定還是要趁早下。
-----
這事過後,甄梅花表麵上沒什麼變化,可實際上卻是將自己的全部積蓄都取了出來,托兒子在縣裡買了一處小院子,打算一家都搬過去,至於崔大有,願意去她不攔著,隻是不願意去她也不會勸。
得知消息的那一瞬間,崔大有是懵的,去縣裡,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去縣裡吃什麼喝什麼,靠什麼賺錢,他又要做些什麼。
對未知的恐懼和何家的牽絆讓他最後放棄了跟妻女一起去縣裡和兒子團聚,而是自己一個人溜了下來。
這一次走,甄梅花就沒打算再常回來,因而是將家中三人的東西收拾得乾乾淨淨,一起運去了縣裡,就此在縣裡紮根。
而崔大有留在村中,外出打工、下地乾活之餘,回到家中看見的就是空蕩蕩的屋子。
這一幕跟若乾年前家中隻剩下他一人時是何其相像,崔大越看越覺得心慌、甚至迫不及待要去縣裡與家人團聚,可他還有那麼多要做的事情。
何娘子家需要錢進學,二大爺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三姑奶奶帶著一個小孫子也沒有依靠,他都得幫忙,根本脫不開身,這一拖就到了年底。
這一年過年,甄梅花還是帶著孩子回來過,隻是過了正月初八就又去了縣裡。
崔大有看著再次空蕩蕩的家裡,第無數次感到無所適從,怎麼家裡就變成了這樣呢,他實在想不明白。
自此,一家人過成了兩家的模樣,甄梅花打定主意不搭理他,除了逢年過節再也不曾到一起過。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好幾年,若乾年後,趁著兒子進京考取進士的機會,甄梅花咬牙帶著女兒一起離開,來到全新的地方,隔絕了過往的事情,甄梅花總算能心平氣和,繼續她的後半生。
-----
大屏幕落下,冉佳怡將沉浸其中的心神收回,回憶裡是最後甄梅花和一雙兒女的幸福日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崔大有一個人在村子裡孤獨終老的悲慘晚年。
說悲慘倒不是生活窮困無依,兒女的生活不錯、也沒有虧待他這個親爹,每月都有錢糧過來,活兒也能花錢請人乾,崔大有在村子裡的生活其實還算不錯,至少彆的老頭在同樣的年紀還要乾活呢。
隻是身邊無子女親人陪伴顯得淒慘了些,可誰叫他早與那些家人早就離了心,不過這一切在冉佳怡看來隻是自食惡果罷了,算不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