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個被寄予厚望的三兒媳,宋母努力讓自己臉上的笑容顯得和善些:“老三家的啊,你也知道家裡情況,不是娘逼你們,是真的沒有辦法了,親家要是有富裕能幫我們一把,以後我們老兩口一定把你當作親女兒,決不讓老三欺負你。”
老三媳婦姓董,作為宋家的最晚的兒媳,一向在公婆和兩個妯娌麵前都是低半頭,此時聽婆婆看重的軟話,再瞧瞧兩個妯娌似是低頭羞愧的模樣,那叫一個得意非常,當即不假思索保證。
“娘,你放心,我爹娘都疼我,可不像大嫂二嫂他們。”
孰不見她瞧不起的兩個嫂嫂此時嘴角同時浮起了一個不屑的冷笑,誰家都不容易,女兒回娘家拿一些,娘家親人用的就少一些,要是真的有錢便罷了,可附近村子人都不是有錢的,不過你家吃稀的,我家吃半稀的區彆。
現如今這三弟妹一時把大話說出去,要是帶不回糧食來,得受宋母不少白眼閒話,要是帶回來了,估摸在娘家又要遭埋怨,何必呢。
奈何她們替人擔心,老三媳婦本人還樂嗬嗬開心得很,她們索性不再多說。
宋母的目的達到,好歹有一個應承,也不再多說,這一頓得管一天,吃完幾個媳婦都要給她滾回娘家,餓不餓的全看她們自己。
————-
宋母一番唱念做打後,終於到了真正開飯的時刻。
宋父手握的筷子終於提了起來,就在此時,桌上所有人的筷子幾乎是同時動作起來,一時間,桌上的筷子飛舞的快要甩出殘影,不過幾息功夫,桌上僅有的一盤鹹菜和一盤清炒野菜就光盤了。
而宋父不過夾了一筷子,宋母更是還沒動作,見狀恨恨的罵了一句“餓死鬼投胎”,無奈扒拉起碗裡的野菜粥,心中暗念下次一定要連菜一起分了。
冉佳怡夾了一筷子鹹菜一筷子野菜,堆在碗裡也不過剛填平了碗口,口水不自覺分泌,冉佳怡埋頭大吃起來。
餓得很了,眾人吃的也快,不過一小會兒就陸續有碗筷落桌的聲音,隻見每一幅碗筷都似乎是被仔細舔過的模樣,乾乾淨淨、光可照人。
宋母又罵了一句餓死鬼投胎,全然不顧自己的碗筷也是被仔細舔舐過的。
今天家裡的家務活是輪到老二家的,洗碗自然還是她,除了老二家的,其他人很快散去,準備按照宋母的吩咐回娘家打秋風去。
一家子四個女人,唯獨宋母是個例外,一來她年紀大了,打秋風好說不好聽,二來她娘家早已分家,打秋風都沒處打去,三則,宋母還是要臉的人,在小輩麵前還是要做人的。
等到二房收拾好,三房人都被宋母趕了回去,言明不到太天黑不給回,就是回來也是沒飯吃的。
冉佳怡看著懷中兩個孩子和宋老大懷中的一個,一家五口齊活,頗有些無語,但這一天功夫也不能傻愣愣等著,回去就回去一趟唄。
遂,三房人背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而去,目的地是隔壁相鄰的三個村子。
村子間相隔的距離並不遠,他們大概六點出門,七點前就到了地兒。
待來到原主娘家所在的上河村,與以往農人們一派忙碌的景象不同,村子裡幾乎見不到行人,不出所料,在糧食緊缺的現在,怕是都躺在家裡少動彈節約糧食吧。
穿過幾戶人家就到了原主的娘家喬家,同樣一幅沒有人的模樣。
冉佳怡在門口喊了一聲,就直接推門進去。
一家五口進了院子,依舊沒有人出來,冉佳怡猜測大概也是躺著省糧食,就到喬父喬母門前叫了人,宋老大則被留在了客廳。
果不其然,喬父喬母正準備起身,看見女兒回來,動作略微加快了些,不一會兒也收拾好了。
屋子裡,喬父喬母看著難得回來的女兒女婿,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都是這世道害的,家裡糧食不多,喬母沒宋母那麼多花花心思,隻將一家人都約束在家中躺著,一天就喝兩口野菜粥,勉強撐下去。
至於那幾個媳婦,是一個都不叫回家,既不允許她們帶東西回去,也不指望帶東西回來補貼,總之就是嫁人了就是兩家人,姿態很明顯。
可現在女兒回來了,不用想都知道現在往外跑的是乾嘛的,宋父宋母額頭上本就厚重的皺紋更加頹靡了幾分,拒絕的話一直在嘴邊、隨時要脫口而出。
彼此心知肚明來意,冉佳怡也沒真的打算薅喬家羊毛貼補宋家,隻是礙於宋家老大在場,還是要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