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製片,這裡都是選手們提交上來的首秀表演內容,你看一下。有沒有你比較看重的選手,可以說一下。”
導演王潔拿著選手們登記好的表演項目,找到了高嵐。
她雖然是節目導演,但實際上整個生殺大權,都在高嵐手裡。
很多地方,要以高嵐的意見為準。
她這個導演,更像是高嵐的副手,並沒有太多實權。
每個節目,都是有劇本和黑幕的。
選秀就是真人秀,同樣不例外。
關鍵就在這個秀字!
什麼是秀,那就是表演啊!
有表演,就脫不開劇本和操控。
隻可惜,有些觀眾就是看不透,或者說不願相信。
高嵐一邊瀏覽,一邊說道:“看重的確實有幾個,不過這事兒暫且不急。等第一輪過後,看看市場反應再說。而且,我看重的人,肯定是能順利通過的。”
說話的同時,她將一份寫著名單的紙遞給了導演王潔。
“這上麵的選手,不管第一輪表現好不好,都記得必須過。他們的公司,跟咱們簽了合作協議,合同要求起碼過一輪的。至於後麵,就不用管了。”
“好的,高製片。”王潔接過名單,點頭應道。
“咦,這個江澈,表演的是嗩呐演奏,原創曲目《哭靈》,確定沒登記錯?”
當瀏覽到江澈的時候,高嵐不由驚訝。
王潔瞅了一眼,回答道:“是的,我也找負責登記的人問過了,沒有錯。這人不是高製片你找來的嘛,我以為這是安排好的,要製造話題給節目加熱度呢!”
在偶像選秀舞台上吹這種曲子,肯定會驚起一片議論,到時候妥妥是要上熱搜的啊。
高嵐回道:“是我找的人,但我可沒有要保他的意思。這首曲子,不是我的意思。”
王潔聽後,便道:“那要不讓他改個曲子?”
高嵐搖搖頭:“不用,他愛表演什麼表演什麼,跟我們無關。想來他這是想走特殊路線,試圖博眼球了。那就看看反響吧,這種事情是雙刃劍,把握不好就是被淘汰。”
選秀節目,為了博出位,選手們都有各自的小心思,有時候都會給自己加戲,設計點什麼情節出來。
所以,她一眼就看穿了江澈的想法。
當然,她並不反感,這很正常。
在確定了選手們的表演節目之後,節目組立刻安排工作人員去做相關方麵的準備。
由於這一季是直播,所以選手人數相比前麵兩季少了一些,從100人減少到了80人。
不然一輪下來,直播時間太長了。
就這80人的初舞台,一輪首秀下來,得直播到下半夜去。
要是100人,大家都不用睡了。
節目組熬得住,隻怕觀眾們熬不住。
高嵐之所以選擇直播這個形式,主要還是覺得現在的選秀節目太雷同了,玩不出什麼新意來。
這兩年,也有其他同行在跟風她搞偶像選秀,同質化已經太嚴重。
最終,她決定在播出形式上做出突破,采用直播。
直播有風險,但更大膽更刺激,必然比錄播更有看點。
外界對於節目采用直播的播出形式,反響總體來說是不錯的,都感覺有意思。
其實早些年的一些選秀比賽,有很多是在電視台直播播出的。
那時候,還沒有什麼修音戰神的說法,唱得難聽就是難聽,很多人都有車禍現場。
不像這些年,基本都采取錄播的方式,可能是擔心直播容易出事故,譬如暴露偶像的低水平業務能力。
甚至連一些大牌歌手參加的音樂類綜藝比賽,都是錄播,瘋狂修音,屬實叫人有些失望。
這一次,高嵐重啟直播形式,令很多人特彆期待。
...........
周六晚,下午六點過後,不少人都已經吃過晚飯,上網進入了企鵝平台《明日之星》的專屬直播間。
“為什麼不早點開始,非要等到七點嗎?”
“還要看大半個小時的廣告,好無聊啊。”
“來看星推官蔡亦南!”
“看著南南一路走來,從選手到星推官,真是成長了,很欣慰!”
“為我老婆葉染秋打call!”
“看誰都喊老婆,有病!”
“聽說這季有陳宇興,有一起支持陳宇興的嗎?”
“我今年十八了,彈幕應該沒幾個比我大的吧。”
“你們都是哪裡的,我是理塘的,都來自報家門吧!”
“聽說發送下雪兩個字,就可以看到下雪特效。”
節目還沒開始,早早進入直播間內的網友,開始自娛自樂起來。
各種睿智彈幕、釣魚彈幕、水軍彈幕,層出不窮。
雖然有些梗已經玩爛了,但總有人樂此不疲。
這一季的《明日之星》,一共邀請了四位星推官。
蔡亦南,第一季《明日之星》出道男團NO.1的C位兼隊長,當紅炸子雞,流量頗高。
如今節目辦到第三季,邀請第一季的第一名選手過來當星推官,也算是合情合理。
張韜,上一代流量明星的代表,雖然被人戲稱是老臘肉了,但人氣依然居高不下,從偶像轉型演員非常成功。
隻不過,演技很爛,演的劇也都不怎麼樣,但是架不住粉絲們喜歡。
陸誌傑,步入中年的歌壇實力派老前輩,專業能力毋庸置疑,之前兩季他都有參與,在網上口碑不錯,第三季依舊邀請了他。
葉染秋,首席星推官,華語歌壇的新一代天後,唱功廣受認可,實力與顏值兼具,粉絲無數,被譽為歌壇新希望。
她的出場費,是最貴的。
一季下來,得有八位數。
雖然貴,但值得。
高嵐的原則就是,做節目就得投入。
既然花了錢,那就花到位。
三個字,不差錢!
四個星推官的情況是比較分明的,張韜和蔡亦南都是偶像,陸誌傑和葉染秋都是歌手,有點新老時代攜手合作又互相比較的意思。
說白了,選手能有幾個人氣?
星推官更有號召力,他們之間的互動,可以吸引很多人進來看。
星推官負責“星推”,可以選擇自己看中的選手幫忙助推。
譬如某位星推官認為某個選手可能人氣不夠,有被淘汰的風險,但自己又很中意,就可以幫忙保一手。
與之相對的,便是“粉推”,由粉絲來投票選擇,這是很多節目玩爛的基本套路了。
粉絲投票越多,選手人氣越高,才能有出道機會。
隻有讓粉絲多多花錢,才能與選手進行深度綁定。
因為付出得越多,情感上陷得也就越深。
這個叫做沉沒成本效應,通俗點說,就是舔狗定理。
無論是男舔女,還是女舔男,為什麼越舔越沒法放棄,越容易自我感動,就是因為投入的東西太多了。
如果就此結束,那已經付出的心血,不就白費了嗎?
追星,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彆。
反正,那都是自己得不到的人。
投入越多,套牢越深,腦補幻想越完美,天天都做白日夢。
時間滴滴答答流逝。
萬眾期待的七點,終於到來。
作為首席星推官,葉染秋客串了開場主持這一角色。
隨著直播開始,葉染秋登台,出現在直播畫麵中。
守候多時的觀眾們,頓時就激動了起來,彈幕全是在喊葉染秋的。
葉染秋二十歲發行第一張專輯,瞬間大火。
從此以後,走上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