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已經完全整理妥當,連鋪蓋都準備好了,直接入住即可,大夥兒見不用收拾,行禮一扔,就饒有興致直接參觀起新家來了。
青磚黛瓦,清致素雅,沿著抄手遊廊轉了一圈,薑母劉慧芳嘖嘖稱奇,連薑明傑也不愛困了,瞪大眼睛左顧右盼,瞅個沒完。
最後回到前院正間明堂,這地兒是客廳,大夥兒在剛打好的紫檀木沙發坐下,薑父摩挲了寬大扶手上的蓮花雲紋,讚道:“好木頭,好雕工。”
他在木材廠上班多年,哪怕乾的是安保工作,林縣小地方也沒高檔木頭,但他還是一眼看出來,這是上品紫檀木。
以前鬨革命,連家具也不許胡裡花俏,現在倒不同了,薑紅兵找的老工匠,給家具細細雕刻上精致的紋樣。
上好的木頭,上好的雕工,加上客廳這套沙發樣式是最大氣的,薑父頗有些愛不釋手。
“嗨,你天天住著,愛摸天天來摸也成。”
薑母打趣丈夫幾句,大夥兒哄笑,薑父也露出笑臉。
熱熱鬨鬨的,坐了一會,薑母就起身準備晚飯去了,劉慧芳和薑寧跟上,留男人們在客廳談話。
其實薑紅兵已經在國營飯店定了好些菜了,但這年頭菜肴品種不豐富,而且點的都是肉菜,這青菜捂著回家都發黃了,還是自己燙燙好些。
薑母搬家沒舍得自己養的雞鴨,捆著一起拿過來,暫時安置在廚房,還有菜地裡的菜,長成的她都拔了好些,給拿過來能吃幾天。
“家裡養了個把月的那隻小豬,給了你大伯家養著咯,菜地也給你大伯種。”
一進廚房,劉慧芳就利索拎起鍋碗瓢盆,去外麵水井邊清洗,薑母領著薑寧在摘菜,她一邊乾活一邊和閨女絮叨老家的事。
大伯母金桂枝不討喜,但薑大伯人挺不錯的,他和薑父是親兄弟,家裡搬到楊市,諸如小豬菜地之類的東西,肯定給他的。
薑大伯要給錢,薑父不要。
“你大伯現在家裡好多了,不過他乾活習慣了,閒不下來。”
大伯家三個堂兄,跟著薑建設薑紅兵出來跑貨,虧待誰也不可能虧待他們的,工資厚厚的,還有獎金,堂兄們是老實人,心疼父親,這錢都寄了回去。
兒子賺的錢,薑大伯一點沒讓金桂枝碰,除了修整一下屋子,添置小許東西,他全部都攢的,要留著給兒子養孩子娶媳婦。
至於薑豔,離家出走後一直沒回來,音訊全無。
薑母說完自家,又開始說薑寧婆家。
“你婆婆和女婿二姨領頭,兩個帶著家裡人去縣城租了個小門店,現在呀,趙家除了你公公和你大伯哥,都在縣裡住著了。”
這點薑寧倒是知道的,趙家在熏雞買賣上雖然謹慎,但好歹也嘗到些甜頭,年後生意雖然及不上年前,但也有利可圖,於是就一直做了下來。
這年頭隻要肯跨出第一步,大部分都能喝口湯的,趙家人打開了新大門,心思就不像以前死板了。
一個多月前,老家來了封信,除了關心兒子兒媳以外,最主要是想問個建議。
熏雞熏鴨生意一直有利潤,就是小攤販多了,競爭開始變大。這時候,趙二姨發現有門麵的生意要更好些,老百姓似乎更信服開店的,如果價錢一樣,上店裡買的人會多出不少。
她和兩個兒子都是雷厲風行的人,於是決定租一家門店。
其實這時候的二姨家,已經與趙家分開乾了,一家一個小攤,不過她看上了更好的路,也沒忘記告訴親姐。
反正林縣大得很,姐妹不擠在一塊開店,也沒啥影響。
二姨已經說乾就乾了,趙母思維保守,雖很心動,但仍有些猶豫,最後決定寫信問一問二兒子二兒媳。
其實主要想問的是薑寧,薑家人腦子都活,薑家兄弟都混出林縣了,附近幾個村子嘖嘖稱讚。
既然問到自己跟前,薑寧也就很客觀投了讚成票,她還提醒了店鋪選址要注意位置,人流之類的問題。
她還順口提一句,如果店麵有富餘的地方,可以考慮開發一下其他產品,不要閒置浪費了。
於是,趙母下定決心租了一個店乾起來,生意確實比小攤時好,就是雞鴨沒以前好收了,趙向前得跑更遠的地方。
“趙家算是在縣裡紮根了,大崗村的老宅子,就住著你公公和大伯哥。”
趙老頭不參與生意,他沉默守著家裡的地,給家裡留下最後一道保障,趙向前農忙幫父親種地,平時忙著收購雞鴨,人瘦了一圈,但精神好。
“你爸昨天去親家那邊說一聲,就你公公在,他那性子,大概也不會特地去縣裡說。”兩邊是親家,平時也走禮,徹底搬走肯定得知會一聲的。
薑母絮絮叨叨,薑寧安靜聽著,她露出一抹微笑,嗯,婆家終於徹底在林縣紮下根了,這挺不錯的。
不是她不一視同仁,隻期待娘家人搬來楊市團聚,卻排斥婆家,而是性子不同,根本很難相處。
大嫂孫秀花蠻橫霸道不講理,關鍵紅眼病還厲害得很,她做事不擇手段,看看之前的偷竊事件就知道了。
還有那心眼比篩子還多的小姑子,趙玉燕明顯是個眼高手低,還愛搞事的,楊市大人物多得很,要是捅出簍子,擦屁股的少不了趙向東兩口子。
擦得上就夠慪氣了,萬一還擦不上呢?
她男人,她娘家都在楊市發展呢!
光這兩個人,薑寧都自覺消受不起。
而且還有最關鍵一點,她娘家是憑兩個哥哥的本事在楊市紮根的,兄妹三人互相依靠,互相幫助。
如果換了婆家,就不是這個說法了,包袱背上身就甩不掉。
在林縣自食其力,挺不錯的。
薑寧笑笑,繼續一邊低頭摘菜洗菜,一邊聽親媽嘀咕。
不料薑母說著說著,話鋒一轉,湊過來低聲說:“寧寧,你有動靜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