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嬤嬤呆得時間都不長。
這些嬤嬤要麼照顧得不好,要麼被小祖宗們氣走,要麼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鬨心得走的。
平遠王甚至去宮中請過人來,隻是也招架不住。
用霍伯伯的話說,是什麼法子都想過了。
眼下,誰能照顧好這幫小祖宗,平遠王就一定會還誰的人情……
府中不少孩子,但除卻去看外祖父外祖母的,眼下府中還剩三個。
三個,她應當還照顧得過來……
沈悅在紙上提筆寫著幾行關鍵字。
父母早逝——缺乏安全感——故意搗亂引起注意。
監護人強勢——耳濡目染——有意效仿。
臨時監護人頻繁更替——未建立長期穩定信任的關係——缺乏日常關懷,自我為中心……
理解孩子行為處事的動機,是第一步。
穿越前,她就是X大學前教育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她喜歡同孩子相處,也知曉如何同孩子相處,也知曉如何照顧孩子。
平遠王府的孩子不少,可做一個小型的混齡幼兒園,每天按照固定的工作,教會給孩子共同語言,並建立規則感和秩序感……
她早前在晉州官邸就做過一次,心中大約有數。
眼下,她又將霍伯伯說的都在紙上回顧了一遍,心中也大致有了方向……
明日還要早起,總需精神些去王府。
自己都不立整,旁人怎麼放心將孩子交給你?
沈悅再看了看方才寫好的紙箋,遂才起身,熄了夜燈。
床榻上,沈悅又想起霍伯伯今日在偏廳中同舅舅舅母說的話,雖然眼下威德侯介入,梁業暫時沒有性命危險,但就怕時間一長,生出意外來……
沈悅不由攬緊了被子,希望明日順利。
***
翌日,霍明去尋陶東洲。
陶東洲是平遠王府的大管家,闔府上下事宜都是陶東洲在管。
霍明來尋他,說起沈悅的事情來,陶東洲眸間略微疑慮,“你同窗的外甥女?多大年紀了?”
知根知底自然是穩妥,但早前府中尋的都是嬤嬤……
霍明道,“年紀倒不大,十四五歲上下,但是人仔細,還穩妥,早前曾在晉州知府翁允翁大人府中看過孩子,這是翁大人的舉薦信。”
霍明遞上,陶東洲接過。
信中說得很清楚,無需贅述。
信的末尾,還有翁允親自署名,是在晉州官邸照顧過孩子的熟手。
陶東洲仍有遲疑,“年紀還是太小了些,此事不是玩笑,早幾日請的嬤嬤,還以為能靠得住,結果發現這嬤嬤竟是在這幫小祖宗們飲的水裡動了手腳,王爺頓時就惱了,這兩日正在氣頭上……”
他這麼一說,霍明也知輕重,遂歎道,“王府尋了這麼多嬤嬤,呆得時間都不長……王爺就這幾日要離京,不一定能尋到的合適的嬤嬤。沈悅雖然年紀不大,但有晉州知府的舉薦信在,不如權且一試,許是,反而更合適呢?”
陶東洲沉思片刻,正好有府中小廝入內,“陶管家,霍管事,王府外有位叫沈悅的姑娘來了,說是同霍管事約好,來見陶管家和霍管事的。”
“請她進來。”陶東洲吩咐一聲。
沈悅入內行禮,陶東洲看了看她,“沈姑娘是嗎?”
年紀是有些小,但一眼看去,很是立整乾練,讓人心生好感。
沈悅也大方抬頭,“沈悅見過陶管家。”
陶東洲雖是王府中的管家,但早前是跟著先王爺在軍中混跡的,麵上多少帶了威嚴,不少人初次見了都會害怕,尤其是這麼大年紀的小姑娘。
但沈悅卻並不怎麼怕。
陶東洲不由多看了她兩眼—— 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容貌還未長開,但很是清秀,一雙眼睛清澈明亮,不似糊塗人。
陶東洲直言不諱,“翁大人的信我已看過,隻是沈姑娘,這王府中的都是忠烈之後,脾氣也都不小,你年紀輕輕,可能看得住?”
沈悅誠懇道,“沈悅可以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