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沈悅想,應當還是穗穗這裡的可信度高些……
孩子們七嘴八舌繼續爭論著六叔、舅舅、清之叔叔最喜歡吃什麼,七嘴八舌,各自枚舉,沈悅在喧鬨聲中偷偷回頭,見卓遠僵坐在原處,目光盯著桌上的茶盞,一言不發,也一動不動,似一座冰冷的雕塑一般。
沈悅心中莫名微動。
遲疑間,卓遠轉眸看來。
正好同沈悅四目相視,兩人都選擇了沉默,嘴角微微牽了牽。
沈悅回頭。
***
出了早前國公府的事,京中夜間還在宵禁。
雖然知曉平遠王在,平遠王府的馬車不會有禁軍上前阻攔,但京中即將宵禁,夜市也不會有太多人,整個京中的夜晚,全然沒了早前熱鬨繁華的場景。
但畢竟年關將至,講究的人家從現在開始,便提前掛上了彩燈和燈籠祈福,所以從東市回平遠王府的沿途,雖然人沒有多少,但是如火樹銀花般的彩燈和燈籠便是人們心中對平安和繁華的向往與寄托。
寶寶們很少見過京中夜晚,齊刷刷趴在窗戶兩側,認真看著沿路的風景。
上一次去沈悅家中時,還都嘰嘰喳喳吵個不停,眼下,不知道是不是累了的緣故,都雖然都趴在窗前看著窗外,卻是小聲說著話。
沈悅在一旁安靜聽著。
當寶貝們問起她問題的時候,她也會應聲,但不會主動介入孩子們的交流中。
比如,為什麼燈籠是紅色的?
為什麼馬車的輪子是圓的?
為什麼要黑天?
為什麼有時候有星星,有時候沒有星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探索和求知欲的敏感期,任何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十萬個為什麼。而且問題千奇百怪,因人而異……
更會連環追問,似嵌套一般,有時就是單純得想為什麼,甚至不會去想為什麼要問為什麼。
沈悅耐性的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但也有窮儘的時候,沈悅會說,“這個問題的確考倒我了,我需要回去思考一下,或者,有沒有其他小寶貝可以幫忙回答這個問題?”
卓新騎馬。
在馬車中的人是卓遠。
卓遠的目光一直在沈悅和孩子們身上,聽到沈悅這句的時候,會忍不住低眉笑笑,似陰霾中的一抹晨曦微亮。
有人也不是無所不能,隻是比旁人更溫和耐性,且有方法。
孩子們願意接受和參與的方法。
……
孩子們都住在東院。
夜間風大,卓遠讓馬車直接駛進平遠王府中。
在前院的時候,卓遠讓馬車停下,“沈悅,我還有些事,你和蔥青先送孩子們回苑中。”
沈悅看了看他,應了聲好。
卓遠自己下了馬車,讓馬車直接送孩子們回東院,自己踱步往南院回。
其實今日出府,大多時日是高興的。
他很久沒有同孩子們在一起出府遊玩過,尤其,是這一次還有卓新……
他想起卓新穿得那身木槿色的衣裳,想起他聽到旁人評頭論足時惱羞成怒的模樣,卓文還能忍不住笑笑。
他把衣服給卓新的時候,卓新也是接過的。
他也少見得看到卓新同小五兄弟之間的相處,其實一切都挺好,直至穗穗提到父母,小五問起他同娘親是不是生得很像……
卓遠微微垂眸。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東西不會永遠如他期望的意義被粉飾太平,他也不會天真到以為卓新對他的怨恨會在一夜之間。
他需要的是時間。
但最缺的,也是同他一處的時間。
陶叔不在,府中一個可以同他喝酒,說起此事的人都沒有。路過長廊時,卓遠莫名駐足,目光不由看向去往幼兒園的長廊處……
***
馬車先到的重華苑,而後是絲竹苑,所以小五和小七先回的苑中。
後日要離京,沈悅和蔥青都有各自的事情要準備,所以明日起,幼兒園就要開始休沐,這是休沐前,沈悅同幾個寶貝的最後一麵。
每個人下馬車前,沈悅笑道,“寶貝們,冬令營見~”
“什麼是冬令營?”小五和小七都問。
“後天見麵的時候,再告訴你們。”沈悅言罷,伸出手掌晃了晃,小五和小七愉快同她擊掌。
馬車最後到的桃之苑。
沈悅還是先下了馬車,依次將穗穗和桃桃抱下馬車。
“穗穗,桃桃,後日冬令營見~”沈悅照舊伸手。
穗穗同她響亮擊掌,但在桃桃處,卻嘟著嘴沒有動彈。
“怎麼了桃桃?”沈悅問。
桃桃喉間咽了咽,“阿悅,我想到我的兔子清之和兔子阿悅,它們還沒有吃臘八粥,也沒有吃臘八豆腐和臘八麵,我想去看看它們……”
“現在嗎?”沈悅嘗試引導,“可是現在好像很晚了,它們可能已經睡了,我們要不要明日再去?”
桃桃雖然聽話點頭,但眼眶還是說紅就紅了,“我就是很想兔子清之和兔子阿悅了,它們是我的都好朋友,我想我的好朋友了……”
看著桃桃鼻尖微紅的模樣,似是觸及沈悅心中柔軟處,沈悅俯身道,“嗯,其實,好想聽桃桃這麼說,我也有些想它們了,我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