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悅方才說話的說的每一句話,都清楚流暢,絲毫沒有卡頓或背誦。
雖然很多東西,他也是第一次聽,也不全然能聽懂,但府中的孩子慣來都是他在上心,他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同他們相處。沈悅剛才提及的不少念頭,都曾在他心中有過疑問,所以沈悅提起的時候,才會讓他心中觸動,雖然沒有全然聽懂,但不少都是點睛之筆,讓他心中不少疑問豁然開朗。
她不是照搬來的。
而是做過,所以融會貫通。
同早前王府中請的嬤嬤方式都不相同。
他聽過不少嬤嬤在他麵前說起過要怎麼照顧府中的孩子,要麼千篇一律,要麼振振有詞,但說得最多的都是吃穿飲食……有一步算一步,但像今日這樣,畫了圖案,又有清晰架構的,著眼在孩子真正‘照顧’上的,還是頭一個……
卓遠凝眸看她,沉聲問道,“怎麼劃分?”
沈悅眸間澄澈,沒有避開他的目光,娓娓道來,“王爺可以拉到卷軸最後……”
卓遠照做,低眉看向卷軸最左側。
其實她已畫好了矩陣圖,且詳略得當。
沈悅也踱步上前,在他身側,微微躬了躬身,指尖才能指向卷軸上的矩陣處,“就是這裡……”
她的聲音就鄰在他耳畔,溫和而有力,又參雜著她發間清淡的皂角清香。
卓遠心中莫名微動。
沒有轉眸看她,便繼續低著頭,佯裝專注得看著卷軸上的矩陣和字跡。
目光卻在她指尖稍許停留,而後,耳後微微紅了紅。
沈悅自然猜不透他心思,認真細致道,在他身側說道,“首先是入園前的晨檢。晨間有固定模式,會逐次檢查孩子們的體溫是否正常,口鼻處有無異樣,雙手和指甲是否修剪和清潔乾淨,有無起泡和紅腫,然後統一清潔手部後進入幼兒園。這樣做,可以避免不少疾病的交叉傳染,讓孩子們養成愛護衛生的習慣,也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潛移默化裡知曉,哪些方麵同健康有關,需要他們平日裡,在任何時候都要多注意。”
卓遠淡聲,“需要太醫每日來府中嗎?”
沈悅愣了愣,很快笑道,“我來做就可以……”
卓遠轉眸看她,“你來?”
沈悅知曉他心中顧慮,耐性解釋道,“入園時的晨檢隻是日常的檢查,若有異常之處,會再適當觀察,再請太醫入府。”
卓遠會意。
沈悅繼續,“晨檢之後,會同意安排在幼兒園中早餐,不在各自苑中用餐了。”
聽到此處,陶東洲遲疑,“沈姑娘,眼下,各位公子和小姐都是在各自苑中用餐的。因為各有喜好,都會有小廚房分彆在苑中做不同安排,而且,各位公子和小姐的年紀不同,譬如五公子是能自己吃飯的,但九小姐大多時候都需要苑中的丫鬟和管事媽媽喂飯,若是放到一處,會不會不如分開精細?”
卓遠也看她。
卓遠雖未附和陶叔的話,也沒有打斷,但陶叔的考慮他也有。
沈悅嘴角微牽,解釋道,“陶管家的意思我明白,這一點其實早前有考慮過……我昨日觀察過,她是可以自己吃飯的,隻是不熟練,她若自己一處,就會習慣性讓苑中的人喂飯,但若是同旁的孩子在一起,她會耳濡目染,也會模仿和練習。在幼兒園中,其實不止吃飯,還有不少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會讓他們逐步適應。”
陶東洲頷首。
沈悅又道,“而且一起吃飯還有一個好處,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挑食,若是在一處,看到旁的孩子吃蔬菜,他們會對比,也會思考,還會模仿。廚房做的菜各有千秋,但很難顧及每個孩子是否都攝入了足夠的營養……”
沈悅頓了頓,注解道,“也就是吃得健康合理的意思……當孩子們在一處時,每頓都有不同的幾道菜,他們可以在這幾道中做選擇,也會相互提醒你今天沒有吃夠青菜或肉類,要不要考慮多吃些,這也是對幼童的語言和思考能力的鍛煉……”
這回,就連陶東洲都聽入神了去。
這些理念聞所未聞,但確實,他也想起家中的孩童在一處吃飯時是吃得香,有時甚至會搶,也熱鬨。
眼下,各個公子小姐在各自苑中確實冷清了些……
陶東洲不住頷首。
卓遠業已低頭,繼續好奇去看矩陣上的內容……
沈悅便也逐次說明早餐後的知識討論,教室內的自由工作構建,上午的加餐,而後的戶外活動,午休,下午醒來後的加餐,主題課環節設置,二次戶外活動等……每天的時間劃分大致相同,但內容卻是不同。卓遠忽然明白為什麼早前沈悅說她看得住。
——每一日,都從辰正到戌時安排得滿滿當當,用過晚餐後才會回各自苑中,這幫孩子不會有空閒時間去搗亂……
而所有的安排都是學和玩相互交錯參雜,時間都不長,不像早前嬤嬤的整段時間……
陶東洲也正好問起,沈悅頷首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很難持續集中,合適的時間可以激發興趣,好奇,他們才會願意去做持續練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年紀的孩子天性就是玩;等到孩子再大一些,時間就可以再長一些,也需要有固定的約束……”
不知為何,卓遠忽然想起他今晨吩咐卓夜看著小五鍛煉一個時辰,也想起小五每回都不怎麼情願。
但其實,一開始似是小五央著要他教他功夫的……
卓遠目光微微滯了滯,仿佛有些懂了沈悅的意思。
眼下,沈悅正同陶東洲說幼兒園食譜的事,卓遠不由抬眸看她,其實心知肚明,有沈悅在,他其實根本無需再問得這麼細,他的直覺,她比早前的嬤嬤都更細致,更讓人放心……
他要問的,不應當是她要怎麼做,而是應當是她還需要他做什麼?
卓遠放下卷軸,“除了準備一處寬敞明亮地方,還有什麼要準備的?”
陶東洲也看向沈悅。
王爺的意思是,還要他做什麼。
沈悅低頭道,“需要兩人做助手,照看孩子時,難免會有顧及不到的時候,比如喝水、或是孩子有情緒中途離開安撫的時候,都需要有人可以分擔。還要幾位先生,可以帶著孩子做強身健體,識字認字,美學美術,還有會講故事寓教於樂。”沈悅淡淡笑道,“我會同先生們提前約好未來三個月的課程,結合時節與風俗習慣,讓孩子在課程中感知,比如臘八食粥、冬雪賞梅……”
卓遠不曾移目。“都要什麼樣的人?”
沈悅應道,“助手要可靠、細致、耐性、願意同孩子相處,但有原則的;授課先生希望是生動活潑,有親和力的。”
卓遠溫聲,“那讓陶叔在府中挑兩個合適的人,讓她們跟著你;再拿王府的牌子去請幾位先生,你來把關;強身健體可以找卓夜,你可認識卓夜?”
沈悅點了點頭,昨日,就是卓夜送她和表哥回家中的,而後又一直在宅子外守著,確保威德侯府的人沒有來尋仇添亂,後來陶管家來了家中,卓夜才同陶管家一道離開的。
卓遠又道,“日後,府中和孩子相關的事都聽你的,諸事都可以找陶叔,陶叔會幫你。”
沈悅微頓,沒想到卓遠會這麼信任她……
而陶東洲也及時問道,“沈姑娘,還有嗎?”
沈悅回過神來,朝陶東洲道,“還需要尋些能工巧匠,將幼兒園的家具做成孩子適合大小,若是可以,儘量用舊的家具改,我不太會畫家具的圖紙,但我可以和工匠師傅說起要什麼模樣的,他們能聽得懂;幼兒園需要教具,不少教具都要動手做,所以,需要這兩日挑幾個心靈手巧之人,同我一道改製教具,以備開園用。”
卓遠微微蹙眉,“明日不能開園?”
他後日出征,他本是想趕在出征前看一看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模樣,才安心。但聽沈悅的意思,應是還要時日……
沈悅莞爾,“還要等等,除卻幼兒園的東西需要準備之外,還有重要的一步。孩子們到幼兒園之前,要請平日親近的照顧人同我一起,先見見他們,告訴他們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也提前知會他們,征得他們的同意,也讓我同他們建立聯係,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是對他們的交待,讓他們對日後有期待……”
不知為何,卓遠一時忘了移目。
“還有嗎?”反應過來的時候,趕緊粉飾太平。
沈悅卻忽得朝他福了福身,卓遠微怔。
沈悅低眉,“在王府中,我會直接喚孩子的名字,孩子們也可以喚我阿悅,沈悅不行跪拜,亦不會頤指氣使。如此,才能和孩子交心,亦能說話,王爺可能答應?”
陶東洲遲疑,可是在府中,都是喚的公子小姐,會不會不合規矩……
“好。”卓遠卻應聲。
沈悅明顯鬆了口氣。
卓遠嘴角淡淡噙了一抹笑意,似是藏了柔和暖意,從善如流,“阿悅……”
沈悅愣住。
卓遠嘴角又勾了勾,轉向陶東洲道,“陶叔,日後府中都喚阿悅。”
陶東洲莫名看他。
正好偏廳外腳步聲傳來,打斷了眾人思緒,卓夜一臉想死的表情,“王爺,五公子說要找你決鬥!”
卓遠臉都黑了。
“沈姑娘好。”阿來也朝她拱手行禮。
沈姑娘雖說不是王府的貴人,但聽說整個幼兒園的規劃和籌建都是由沈姑娘一手操持的。
在幼兒園的籌備一事上,陶管家和霍管事都是循著沈姑娘的意思。
聽聞,還是王爺的意思,讓沈姑娘全權做主。
阿來是京中很有名聲的老工匠了,但在幼兒園竣工前,也摸不透沈姑娘要將王府中幾處金貴苑子拆了重建的意義。
但在整體改建完成之後,才覺自己雖然做了幾十年的活計,卻實在是孤陋寡聞。
不光大門這一處,鮮豔的彩虹橋和“王府幼兒園”幾個字,一眼可見的童真童趣,入得內裡,整個苑中就的布置和陳設,才彆有洞天,真正是一處屬於孩子的地方……
做完這樣一處彆出心裁的改造,意義同做一處普通的宅子相比,全然不同。
阿來心中對沈悅尊重。
霍明笑容可掬,“阿悅,幼兒園內外都按照早前的圖紙改建好了,我方才已經看過,甚是驚喜。你看看可合要求?若有不合適的地方,我們加緊再改,還有空餘時間。”
“多謝霍伯伯。”沈悅福了福身。
霍明推開彩虹橋,輕微的木質“嘎吱”聲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晨檢區。
除了家長開放日,平日裡,平媽媽、慧媽媽等人是不會同小五、小七和桃桃一道入園的。幼兒園每日晨間都有固定的時間段,將孩子送至晨檢區,由阿悅幾人領著入內。每日用過晚餐後,也有固定的時間,平媽媽和慧媽媽等可在晨檢區接孩子回苑中。
晨檢區設有休息的椅凳,洗手台,飲水處,還有小型的更衣室。
為了避免風穿堂而過,冬日裡太冷,晨檢區為半封閉狀,同後麵的區域置了屏風隔斷。
沈悅逐一試了洗手台,看是否和孩子的高度契合,這裡沒有自來水的概念,王府會有專人備水。沈悅又在風口處站了些許,再半蹲下來,又模仿孩子的高度,呆了些時候。
早前霍明也大致看過,卻未同她看得這般仔細。
片刻,沈悅朝霍明道,“霍伯伯,後麵屏風換成八扇屏風許是會更好一些。大人的各子高一些,在這處吹不到風,但孩子個頭低些,晨檢的時候會吹著風。”
霍明和阿來聽及此處,都紛紛上前,半蹲著拭了拭。
果真……
“這一處的確是要改一改。”霍明也吩咐。
阿來連忙應好。
早前光顧著洗手台這樣明顯的陳設高度,卻沒顧及更多的細節,還是沈姑娘細致。
晨檢區後是換鞋區。
從換鞋區起,便屬於幼兒園內的活動範圍了。
按照沈悅早前的安排,孩子們在晨檢區入園後,便要在換鞋區,將戶外鞋換成室內鞋,保持教室內的乾淨衛生;等需要戶外活動或離開幼兒園的時候,再在換鞋區將室外鞋換回來。
雖然多了一處繁瑣,卻對孩子的健康有益。
換鞋區設置了大大小小十餘二十個閣子,沈悅循著孩子的路線,在換鞋區換了室內鞋,在木閣子上擺放好。換鞋的時候,又特意在換鞋長凳上久坐了些許,確認換鞋區雖然正對著寬敞的戶外活動場所,卻不是風口,沒有冷風灌入,孩子不易著涼。
換鞋區有長廊通往教室,也有長廊通往沙池區。視野很寬闊,活動區空置的地方,恰到好處得栽種了臘梅樹,讓初冬的苑落顯得並不突兀。
阿來見她目光停留在苑中的幾顆臘梅上,補充道,“苑中的花草可按四季輪換種植,小孩子總喜歡新鮮,苑中的植物一換,又覺煥然一新。”
沈悅莞爾,“還是阿來師傅周全。”
霍明也笑了笑。
循著孩子的日常路線,從長廊處往教室去,遠遠可以看到整個戶外活動區的全貌,沙池區,攀爬區,還有更遠處的蹴鞠和草坪和彩虹跑道,豁然開朗,又天馬行空,尤其是彩虹跑道,同大門處的彩虹橋呼應,在冬日的陽光下,更似彩虹一般,若是孩子見了定會歡呼。
霍明又道,“冬日裡草坪不易尋,成色不算好,但權且算有綠色,蹴鞠和日常用是夠了,等開春之後,再讓人尋質地好一些的草坪來。”
沈悅頷首,嘴角微微揚了揚。
其實這裡已經還原了她心中想要的幼兒園戶外活動區域的模樣,又甚至遠超預期,更多了幾分世家園林應有的底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又同幼兒園的陳設完美得兼容在一起,甚至是穿越前的幼兒園比不了的。
近乎每隔一段便有彆出心裁的布置,沈悅目不暇接。
一路從長廊處到教室,推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