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潘家園(2 / 2)

鑒寶狂少 胖爺 5458 字 2024-03-26

“哥們兒天都人?”車子起步,司機問道。

“錦城人。”

“去潘家園撿漏?”

“隨便轉轉。”陸飛說道。

“嘿!”

“來到天都城,潘家園的確值得一看。”

“那地界老大了,不光是古玩,五行八作什麼都有。”

“不過我得給哥們兒你提個醒。”

“到了那兒心眼兒可不要太實在。”

“那幫孫子不但心黑,嘴皮子更是牛逼,就是好人都能被他們忽悠瘸咯!”

“去年我老家來個親戚,在潘家園看中一對兒核桃,您猜怎麼著?”

“好家夥,一對兒垃圾貨,愣是被他們說成了明朝老物件兒。”

“我那哥們兒信以為真,被坑了三千多......”

整個神州的出租車司機都是話癆,天都城的老司機那更是貧的要命。

隻要跟他們搭上話兒,那就根本停不下來。

無論什麼話題,就沒有他們不了解的。

那嘴皮子,比逗哏的相聲演員都要牛逼的多。

陸飛和司機嘻嘻哈哈熱聊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

臨下車的時候,司機還對陸飛不放心,不停地囑咐呢。

潘家園,神州最大的舊貨市場,占地麵積將近五萬平方,光是攤位就有三千多個,每天的人流量都要以“萬”為計算單位。

可以說是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但在民國時期,這裡隻不過是一個琉璃瓦窯廠。

主人姓潘,窯口名為潘家窯。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這裡的水坑和窪地被逐漸填平,並開始建設居民區,幾年的時間就出現了一大片居民區,並以潘家窯之名而稱。

但叫了沒有多久,人們就覺得不雅,因為老天都人通常將妓院叫窯子,所以就改為潘家園。

這個園字,便是家園的意思,並將附近新修的道路稱為潘家園路。

後來在修建三環路時,在潘家園東側修建了一座立交橋,便得名潘家園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這裡逐漸形成一個舊貨市場。

短短幾年時間便發展成為神州最大的古玩舊貨集散地,吸引著大批淘寶者和遊客。

而今,潘家園已不隻是一個街道或一個地域的名稱,幾乎成為古玩市場的代名詞。

在外地遊客眼中,潘家園的名氣,甚至要遠在琉璃廠之上。

進了潘家園,首先就是文玩雜項。

文玩雜項種類繁多,價格相對親民,無論在哪一家古玩市場,這個區都是最受歡迎的存在,潘家園就更不例外了。

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頭的全都是文玩攤位,更多的還是數不過來的人頭。

叫買叫賣,討價還價聲音交織在一起,熱鬨的不得了。

每一家攤位都有遊客駐足,生意都相當火爆。

隨著人流轉了幾十米,好東西一件沒遇到,陸飛倒是見識到潘家園攤主嘴皮子的功夫。

一串塑料合成的一眼假蜜蠟手串,愣是被攤主說成了清宮老物件兒。

憑借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把一對兒外地遊客忽悠的雲山霧罩暈暈乎乎,最後竟然以八百元的高價,把這串垃圾賣了出去。

而且,對方就像賺了天大的便宜一樣,興奮的不得了。

而且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陸飛走了不到百米,就鑒證了五位冤大頭的誕生。

再往前走了幾十米,旁邊一個八米多長超大的雜項攤位前圍滿了人,好熱鬨的陸飛也跟著擠了進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