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巾幗英雄(2 / 2)

鑒寶狂少 胖爺 6372 字 2024-03-26

“早知道她是找嶽老辦事,我可以幫她解決啊!”

“我老婆一句話,嶽老一定會給麵子的。”

“我親哥他太過分了,這麼好跟女神相處的機會,就這麼白白浪費了。”

“氣死我啦......”

回到書房,陸飛打開畫筒。

裡麵是一幅紙本卷軸。

看裝裱是最多是明末清初的物件兒,陸飛多少有些失望。

可當把畫軸展開看到畫麵,陸飛的雙眼卻放出兩道精芒。

這幅畫畫麵一平尺半左右,紙本設色。

畫麵是一位銀盔銀甲的女將軍,騎在棗紅色戰馬之上。

女將軍身披紅色英雄敞,左手抓韁繩,右手反握著一隻銀槍。

槍纓飛舞,槍苗寒光閃閃指向東南方向。

再往臉上看,女將軍劍眉倒豎杏眼圓睜,不怒自威,儘顯巾幗威嚴。

胯下棗紅馬大汗淋漓,但雙眼中卻是殺氣騰騰。

四蹄蹬開塵土飛揚,大有騰雲駕霧之勢。

整幅畫麵構圖完美,畫工更是無可挑剔。

把將軍的威嚴,兵器的殺氣和戰馬的精神體現的淋漓儘致。

畫麵右邊留白處四個豎款行書大字:巾幗英雄。

神州文明傳承五千年,女將軍不計其數。

不過,花木蘭,穆桂英這些英雄,隻不過是杜撰的人物,史冊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史料中記載,唯一流傳千古,配得上巾幗英雄這四個字的女將軍隻有一位。

那就是明末常勝女將軍,忠貞候秦良玉了。

秦良玉字貞素,跟陸飛是老鄉,祖籍巴蜀。

秦良玉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姿態風度嫻靜文雅。

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杆兵”,遠近聞名。

萬曆二十七年,楊應龍在播州作亂。

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隨李化龍前往征討,秦良玉率領五百精兵押運糧草,與副將周國柱扼守鄧坎。

萬曆二十八年,楊應龍軍趁李化龍大軍在營中大擺筵席發動襲擊。

秦良玉與丈夫當先將其擊敗,而後乘勝追擊,接連攻破金築關等七個營寨。

而後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軍,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楊應龍兵敗身死之後,秦良玉卻不自報軍功。

萬曆四十一年,馬千乘被太監邱乘雲誣告,病死於雲陽的監獄,秦良玉代領馬千乘的職位。

泰昌元年,後金入侵遼東,朝廷詔令秦良玉出兵援助。

秦良玉派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領幾千人先前往。

朝廷賜秦良玉三品官員的服飾,並任命秦邦屏為都司僉書,秦民屏為守備。

崇禎七年,張獻忠攻陷川東重鎮夔州,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嚇得不戰而走。

崇禎十三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羅汝才率兵攻打夔州。

秦良玉率軍前往,羅汝才不戰而走,秦良玉追至馬家寨,大破羅汝才,斬首六百級。

秦良玉又率軍追擊,先後在留馬埡、譚家坪北山、仙寺嶺大破敵兵,將其首領東山虎斬殺,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並奪取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軍逐漸走向衰落。

同年,楊嗣昌自請為督師入川剿賊。

楊嗣昌主張驅賊入川的戰略,調離巴蜀精銳入楚。

巴蜀巡撫邵捷春領二萬老弱殘兵守重慶,所倚重的將領隻有張令和秦良玉。

但邵捷春不爭山奪險,消極防守,讓秦良玉在重慶附近三四十裡處設防,派遣張令守黃泥窪。

秦良玉乃向已經辭官的綿州知州陸遜之感歎,深刻指出這種布防的弊端,以與邵捷春一同戰死為恥。

不久,邵捷春移營至大昌,監軍萬元吉也屯兵巫山,與秦良玉相互呼應。

十月,張獻忠先後在觀音岩、三黃嶺大破官軍,隨後從上馬渡過長江進軍,秦良玉與張令急率軍於竹箘坪阻擊,挫敗了賊軍的前鋒。

但不久張令戰死,秦良玉前去援救沒有成功,輾轉作戰又失敗了,部下的三萬人幾乎全部戰死。

秦良玉於是單獨求見邵捷春,建議調用自己二萬溪峒的士兵用來擊破賊軍,自己願出一半糧餉,其餘一半需要官府支持。

但邵捷春與楊嗣昌不合,且倉庫中沒有現成的糧食,所以拒絕了。

當時搖天動、黃龍等十三家賊兵在巴蜀橫行。

有一個叫秦纘勳的人,是秦良玉的族人,給賊兵當了耳目,被捉拿後殺死獄卒逃跑了。

良玉抓獲了他,把他交給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沒有一個逃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