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兒香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設計,工藝還是寓意,都是清代掐死琺琅彩中的頂尖之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噱頭,這是乾隆督造,打著雍正的名款的作品,放眼整個滿清王朝,隻此一對兒,彆無分號。
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雍正駕崩後,這對兒香爐暫時由乾隆保管,但卻沒有使用過一次。
圓明園落成,乾隆馬上把這對兒雙鶴香爐請到圓明園供奉起來,這也算是先帝重要遺物,不光是乾隆,後世幾代皇帝都要前去祭拜供奉的。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圓明園卻是一個災難性的歸宿。
圓明園浩劫之後,這對兒重要的雙鶴香爐不翼而飛,神州收藏人士,包括古董販子盧芹齋都曾經尋找過,卻沒有發現一點線索,這對兒寶貝,仿佛在人間蒸發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
可就在二十年後,雙鶴香爐突然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
1880年,阿爾弗雷德·莫裡森曾經請當時著名的西班牙藝術家普拉西多·蘇洛阿加為其畫了一幅肖像畫,這對掐絲琺琅雙鶴香爐出現在畫中作為背景。
後來,阿爾弗雷德·莫裡森公開承認,這對香爐的確在他手中。
不光是這對兒香爐,他還收藏了很多神州古玩,其中大部分神州陶瓷和金屬胎琺琅器精品是在1861年向洛赫爵士整批購置所得的,該批藝術品大多是神州流散在外並由洛赫運返英國的宮廷重器,這對掐絲琺琅雙鶴香爐應該就是其中之一。
這就對上號了,但可不是流散,而是掠奪,因為他購買的時間點,正是圓明園浩劫的幾個月後。
但這也隻是個理由,事實就是,這東西的確成為人家的私人收藏品了。
後來傳聞,阿爾弗雷德·莫裡森將此對香爐收藏於“放山居”,這對兒香爐由莫裡森家族收藏。
那個年代,神州烽煙四起國力衰敗,沒有人有能力追究這件寶貝。
改開之後,孔繁龍曾經找到莫裡森家族,跟他們談判,想要高價回收這件重寶,可得到的答案卻是,這對兒香爐早就遺失了多年,現在在誰的手中,是否還存在這個世上,他們就不知道了,這也是孔繁龍和上一代神州考古人心中的一個不小的遺憾。
好在,關於這對兒香爐有畫作流傳,但畫作它畢竟不是實物,而且看到畫作,就不免想到真品,更讓人鬨心了。
之後,孔繁龍也拜托國外同行幫忙打聽雙鶴香爐的下落,可直到他老人家去世,也沒有見到這對兒香爐的實物,甚至這東西到底在誰的手中,在今天以前都還是個迷。
以前,陸飛也沒有想到,這東西會在王室手中。
因為莫裡森是西班牙國籍,跟王室根本不搭噶,他也用不著巴結英王室,所以理論上,這東西不可能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