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9章 遺失的重寶(2 / 2)

鑒寶狂少 胖爺 3468 字 2024-03-26

這東西在哪?

這東西在哪兒啊?”

關海山衝到陸飛麵前,抱著陸飛的胳膊激動的大喊大叫。

老關頭可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井底之蛙,兩次鬥寶大會,那麼大的場麵,那麼多的寶貝,他都能做到泰然自若處變不驚,能讓他如此激動,必然是了不得的大事件。

的確,電腦上顯示的東西,給關海山帶來的震撼實在太大了。

電腦上顯示的是一本老舊的書冊,但這卻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份寶貝清單,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應該是一本提調登記手冊。

這本冊子上,一共登記了兩千九百七十二箱寶貝清單,每一頁清單上都印有私人印章。

在這本清單的最後,墜著一段文字。

時局動蕩,特提調文物於廣東安置。】

落款是丁亥年九月初六廣東省政府主席,宋子文。

這是宋子文親筆簽署的提調文物的憑證,關海山怎麼能不吃驚啊?

1933年,時局混亂,為了保護重要文物,民國政府下令遷徙文物,從天都出發,經過中州,江蘇徐州,抵達金陵和魔都。

1937年,抗戰爆發,本來可以安置文物的,魔都和金陵也開始動蕩。

故博人將文物被分為三路,分彆遷往巴蜀大後方。

一路文物從南京出發,沿途經過徐州,鄭州,長安,到達寶雞,後來又因寶雞動蕩,文物不適合再留在這裡。

當時的故博人緊急搶救,翻越了高山,登上難於上青天的蜀道,7268箱的文物被安置在巴蜀峨眉山。

另一路文物利用金陵的水網密布,選用水路,經過漢口的時候,遇上岷江短暫的汛期,逆水用木船將文物拉纖到巴蜀樂山,安置在宗祠及古佛寺裡,聽著暮鼓晨鐘,等待戰火的過去。

還有一路文物從金陵出發,躲過長沙的轟炸,藏過安順的山洞,衝過重重考驗來到巴蜀巴縣。

到了50年,文物開始回遷,首批2211箱落戶金陵,剩下的準備遷回天都故博,可就在這時候,人們才發現古佛寺安置點少了2972箱,隻有宋子文簽署的提調備案,至於文物,早就在兩年前就被轉移了。

根據提調文件上的地址去廣東查找線索,可惜毫無蹤跡,想要找宋子文對質,人家早就跑到米國了,這下就抓瞎了。

幾個月後,寶島那邊發生大事件。

寶島故博迎來了大金主,老蔣準備給寶島故博捐獻文物,由寶島故博常務理事朱家驊、王世傑、傅斯年等人主持捐贈儀式,多家本地報社和海外報社都做了詳細報道。

老蔣夫妻以及老蔣手下二十五位重要官員向寶島故博捐贈文物一千六百零五件整,充實寶島故博,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

而這一批文物,全部來源於宋子文調走的那兩千九百七十二箱,這就破案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