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雖然被稱之為九五之尊真龍天子,但“龍椅”這個詞,卻是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才出現,再往前倒,皇帝坐的椅子叫“寶座”或者是“禦座”,但意義都相差無兩,代表這至高無上的權威。
嘉靖初年,敕令造辦處設計真龍寶座,造辦處領命,耗費九個月的時間設計初稿,選材用了三個月,又曆時一年零六個月,這才交付完工。
至此,金鑾寶殿兩根赤金明柱之間,才有了七天七壽,金漆龍紋江山社稷屏風和天下第一椅雕龍髹金大椅的出現。
這項工程耗時耗力,成品氣勢如虹,將皇家威嚴體現的淋漓儘致,至此,封建王朝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名正言順的龍椅誕生了。
這張龍椅,無論從設計還是工藝,都達到了行業的天花板,完全可以說是不可複製的,因此,皇帝更換,甚至改朝換代,由滿清執掌天下,這張龍椅依然穩坐金鑾寶殿。
滿清掌權之後,陸續更換自己順眼的家具和裝備,但唯獨這張龍椅,大清朝的曆代皇帝們都沒舍得換掉,到了晚清,這張龍龍椅在紫禁城內,竟然成了前朝打造的唯一家具,無論品質還是曆史意義,這張雕龍髹金大椅都是當之無愧的神州國寶。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但遺憾的是,民國時期,神州出現個超級敗家子。
袁世凱複辟之後,不知道是因為要堅持維新思想,還是覺得不吉利,竟然將那張絕世重寶雕龍髹金大椅隨手丟棄,要是換個更好的也就算了,可老袁竟然打造了一個中西合並不倫不類的椅子作為自己王權的象征,簡直貽笑大方。
萬幸,1959年,朱家溍先生根據舊照片在存放破舊家具的庫房重新找到了這張龍椅,但由於疏於保養和人為破壞,這件重寶損毀嚴重,隨後,孔老親自掛帥,集合故博所有能工巧匠曆時一年多,才將這件重寶修複完成,並重新將這件重寶請回太和殿,再次煥發昔日的粉彩,也正因為如此,今天的人們才能有幸一睹真顏,這是故博的驕傲,更是孔老引以為傲的業績,這段曆程,孔老在陸飛麵前就不止一次提過。
之前,陸飛在魏忠賢的寶藏中也偶得一件龍椅,但無論樣式,意義和地位,跟這件神州國寶都沒有任何可比性。
而現在,就在卓菲菲的工作間中,陸飛再次以見到了這張“龍椅”,不過,這不再是紫檀木雕描金,而是卓菲菲利用自己一雙巧手一點一點編織而成的。
截止到目前,這件作品基本已經完成,所差的就隻是打磨剖光和上色描金了。
彆看是竹編藝術,但這卻是太和殿那件國寶一比一的完全複製品,即便還沒有徹底完工,看上一眼就足以讓人血脈僨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