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發行的錢幣,特殊號碼,特殊年代,發行量稀少,有特殊紀念意義的錢幣才具有收藏價值,但在所有紙幣中,價值最高,最為稀少的就是錯幣。
發行錢幣的時候印錯了,在當時,這就是廢品,沒有任何用處,可事實上,流通到市場,能用來花的正版錢幣,一塊錢就是一塊錢,就隻能換來價值一塊錢的東西。
可不能流通的廢品,往往卻價值十幾萬,幾十萬,若是遇到絕版的,幾百萬上千萬都有可能,你說去哪兒說理去?
同理,彆看謝大師這對兒壺樣式醜陋,設計理念落後,可它是絕版,按照物以稀為貴的定律,它的價值,一定要比隨處可見的紫砂壺高的多。
更何況這對兒絕版的紫砂壺還是出自一代宗師謝連鎖之手,加上名人效應,這東西的價值就沒法估量了,最直接的來說,反正,彆人用五百萬從自己手中買這把壺,關海山絕逼是不會賣的,彆說五百萬了,一千萬也不行。
有了想法,關海山馬上著手準備,在腦海中挨個篩選,挑選最合適的修複高手幫忙修複這對壺。
思來想去,自己認識的那些修複專家,好像都差了一些,這讓他有些頭疼了。
想了兩個多小時,關海山眼睛突然一亮:“對了,我怎麼把他給忘了?”
修複一把紫砂壺,對於擅長修複的手藝人來說,並不是難事,可是,要想把這把壺修複到儘善儘美的程度,可不是光有手藝就能做到的。
好的手藝是必要的前提,但比手藝更重要的,是修複的材料,適合修複這把壺的材料,可就太難找了,思來想去,放眼整個神州,也就丁山謝家或許能夠找到了。
想到這裡,關海山一分鐘都等不了了,馬上聯係丁山當地的考古隊同事,拜托他們幫自己找謝家後人的聯係方式。
謝家是紫砂世家,在丁山是家喻戶曉的大戶人家,找到他們家的聯係方式,並不困難,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
看著同事發來的號碼,關海山有些猶豫了,自己請人家幫忙修複人家本家流失的傳家之寶,怎麼想都覺得有些彆扭,若是謝家人小心眼兒,指不定會遇到什麼麻煩的呢。
可是,為了這件寶貝,就算有可能遇到麻煩,他也得硬著頭皮上,因為關海山實在不想對付,若是用一般材料修複,實在對不起這把壺的意義和價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