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局三勝製,這第三局是重中之重,如果關海山那邊扳回一局的話,他們還有反敗為勝的可能,如果輸掉這一局,今天的比試也就到此結束了,到時候,就算關海山領銜的考古隊就算不承認,也改變不了趙金洲的儀器比人工經驗學識更靠譜,更穩定。
屆時,都不用趙金洲做什麼,在場的記者們,就會把這個結論宣揚的人儘皆知,真要是到了那個地步,那就真是考古隊的災難了。
王胖子等人心驚肉跳的注視下,關海山顫抖著,將第三件寶貝送入儀器入口。
這第三件寶貝,是陳泗水帶來的一把鹹豐皇帝禦用折扇。
彆看沾上“禦用”這兩個字,可清朝皇帝禦用折扇的市場行情,其實很一般,因為,這並不是稀罕物品。
滿清皇帝自從康熙那一輩兒開始,就有裝逼的嗜好,既然要裝逼,拿著一把折扇擺造型,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而皇帝裝逼的折扇,講究的是奢侈和款式,因此,他們的折扇,更新換代那可是相當頻繁的。
滿清兩百多年的曆史,彆看後來的皇帝們治國的本領不如康熙爺,可在裝逼領域的造詣,卻青出於藍,因此,浪費在他們手中所謂的禦用折扇,那真是不計其數。
如今,光是故博就有六十多把滿清曆代皇帝的禦用折扇,要是全都擺出來的話,足矣單開四五個展廳了。
除了官方,民間收藏家手中數量也相當多,十幾年前,各大拍賣會上,頻頻出現清朝皇帝的禦用折扇,一開始,人們還趨之若鶩,可見多了,也就那樣了。
喜愛收藏的人,都希望收到稀罕物件兒,這東西我這有,而你沒有,這才是裝逼炫耀的資本。
要是人家來你這做客,你興衝衝的拉著人家欣賞自己的收藏品,拿出一把折扇,沾沾自喜的告訴人家,這可是好寶貝,是某某皇帝用過的折扇,皇帝禦用的,聽聽,絕對夠逼格。
要是按照正常的劇本,接下來就該客人露出羨慕嫉妒恨的表情,對自己的折扇大家讚揚了。
可是,客人羨慕嫉妒的表情你沒看到,看到的,卻是客人眼中深深的不屑,你要問為什麼,客人會撇著嘴告訴你,這東西,他那裡多得是,都沒資格進入他的古玩收藏室,遇到這種情況,你說你紮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