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關海山麵色慘白,形容憔悴,如喪考妣,精氣神全無,仿佛行屍走肉一般,讓人不忍直視。
可在場的記者們卻根本沒有悲天憫人的感悟,對於他們來說,關海山是死是活一點兒都不重要,關海山今晚翹了辮子,明天就會有人接替他的工作,地球離開誰都照樣轉,關海山死不死,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關注的隻是新聞熱點,熱鬨越大,涉及到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是有噱頭,這樣的新聞報道出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關注的人越多,他們的收益就越多,他們看中的隻是利益,其他的什麼都不重要。
對於記者們的發問,關海山始終閉口不答,可想要逃離現場,卻根本做不到,後來,還是潘總看不下去了,找來保安,這才幫助關海山解圍。
關海山逃了,記者們什麼都沒問道,不過沒關係,關海山沒回答,他們可以幫助關海山組織語言,這些他們最在行了。
反正,關海山和考古隊輸了,這是大家共同見證的事實,誰也賴不掉,剩下的,就簡單了,用這個結果做主線,剩下的旁枝末節完全可以根據這條主線自由發揮嘛,這種事情他們做的太多了,可謂經驗豐富。
於是乎,第二天神州幾大官方主流媒體的新聞,鋪天蓋地席卷了整個神州,甚至海外,而記者們的各種自由發揮,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驚爆:神州考古隊精英完敗鑒定機器
“昨天傍晚,神州曆史考古總顧問關海山,帶領國博館長張豔河,故博館長王順,與趙金洲院士研發的鑒定儀器打擂台,本以為雙方各有優勢,結果卻驚爆眼球,有著豐富經驗的考古隊精英們,在精密儀器麵前,經驗毫無還手之力,徹底完敗.......”
焦點:一場比賽背後的重大意義
“昨晚在關總與趙院士的儀器組現場PK的過程中,儀器完勝考古隊,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僅是一場普通的切磋比試,而是背後還有讓人震驚的意義。
在雙方在比試之前達成一致意見,如果儀器獲勝,趙院士研究的儀器組將全麵投入考古隊日常工作,這就意味著,考古隊十幾萬一線工作人員,將麵臨來自精密儀器的激烈競爭,屆時,將會有數萬,甚至十幾萬一線考古工作者將麵臨下崗的窘境。
經過三局比試,最終,儀器完勝專家,考古隊的一線工作者們恐怕要做好下崗的準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