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臨近6飛規定的晚上十點鐘,所有參與競爭的媒體公司和讚助商們的神經,都緊張了起來。
《華西社》多功能會議室內,仿佛太平間1般肅靜,簡直落針可聞。
但是,這可不代表會議室內沒有人,實際上,不但有人,而且還不少呢,足有十3個人。
主位上,坐著的就是《華西社》老板趙總,左邊是孟總領銜的1眾讚助商,另外1邊,全都是公司內部高管,此刻,所有人都緊張的要命,特彆是趙總和孟總,心臟都要跳出來了,緊張的滿頭大汗。
其餘人的呼吸也粗重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定在副總麵前的那台電腦顯示器上。
經過1下午的準備,最終,《華西社》確定的投標價格是3十5億神州幣,這是綜合各方麵因素,經過讚助商和媒體公司的財務,公關,市場等多個部門聯合做出的預算最終確定的價格,等到十點整,副總輕輕敲1下回車鍵,這個數字就會上傳到6飛的微博上,與另外不知道多少家媒體1同參與競爭,是否能拿下還不確定,大家怎能不緊張?
這3十5億神州幣中,孟總1家獨占了十1億,這不僅是他公司全部的流動資金,還在其他幾家合作公司中拆借了兩億3千萬,要不是時間來不及,孟總都敢去借高利了,因為,他認準這是1個可以讓他的公司迅速騰飛的絕佳機會,為此,他決定破釜沉舟。
除了孟總的十1億之外,《華西社》也投入了1億5千萬,這筆錢,也是他們公司目前能拿出來的極限了。
其實,有讚助商肯出錢,他們公司根本不需要出血,運作好的話,不僅不用掏錢,還能大賺1筆,不過,這樣1來,他們公司的冠名就要排在後麵,那會大大影響宣傳效果,這不是趙總希望看到的。
之所以參與競爭,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個噱頭打響自己公司的知名度,從而奠定國內頂流媒體公司的江湖地位,這對他們公司的未來發展和業務往來,大有裨益。
要不是6飛要的太多他們公司承受不起的話,趙總都不會找讚助商,自己1家拿下,效果可要比和那麼多讚助商1同分享效果好的多得多。
除了他們兩家之外,剩下的2十2億5千萬資金,則來自6十1家企業公司的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