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說的沒錯,榫卯結構最關鍵的就是嚴絲合縫,鉚釘和凹槽,都是木質,一旦榫卯完成,每一次活動,都會產生一定的損耗。
就比如明清時代的架子床,安裝完成,那是相當的結識,就算體重超大的兩口子在上邊活動,都不會有一絲噪音,不過要是遇到搬家,架子床太大,隻能拆解搬運,可再組裝上,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再要活動,必然會有一些響動。
每一次拆解,噪音就會加重幾分,要是拆解安裝七八次,這套床也就廢了。
陸飛手中這塊兒木塊兒,技藝稱得上高超,價值也相當不錯,換做其他收藏愛好者,即便發現是兩塊兒榫卯,也舍不得拆開看看,不過,如今這東西已經入不得陸飛法眼了,拆開讓大家看看也無所謂。
果然,看到裡麵的情況,梁如意驚呼了起來。
“哇,竟然是這樣的,就隻有這兩根小木柱子,就能把兩塊木頭牢牢固定在一起,太厲害了。”
“咦?”
正在陶醉的梁如意,突然發現了狀況。
“飛哥,這兩塊木頭的顏色不一樣誒!”
陸飛點點頭:“不錯,這兩塊兒木頭的材質本身就不同。”
兩塊兒木頭,一半是青黑色,另外一半是深灰色,陸飛挨個介紹道:“青黑色的這部分是海沉木,另外一塊兒是棗木。”
“飛哥,這東西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梁如意好奇的問道。
“這東西有好幾種叫法,你聽過評書嗎?”
梁如意點點頭:“聽過呀,咱們汴梁就有好幾家書館,我還現場看過呢。”
說到這,梁如意恍然大悟:“哦,哦,我知道了,這是說書人敲桌子的驚堂木對不對?”
陸飛笑了笑:“這東西在說書人手中可不叫驚堂木,驚堂木是衙門,官方升堂是所用的名稱。”
“那在書場叫什麼?”梁如意道。
“止語。”
“止語?”
“對!”
“在過去,民間娛樂項目匱乏的時期,書場是吸引流量的頂級行業,喜歡聽書的人很多,絕大多數,場場都會滿員,可觀眾進場的時間不一樣,人的素質也各不相同,開書之前,書場一般會很混亂,這個時候,就需要維持秩序了,而止語,就是專門乾這個用的。
說書人開場的時候敲一下止語,就是告誡現場觀眾安靜,該他表演了,同時,聽到這個聲音,觀眾也知道馬上要開書了,自然而然就會安靜下來,隨後說書人會說一段簡短的開場詩,把觀眾代入進去,再進入正文,所以,說書人敲止語與觀眾互動也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矩,一直延續了下來。”陸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