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絕色影後(153)(1 / 2)

黃元禦名玉路,字元禦,一字坤載,號研農,彆號玉楸子,昌邑市黃家新郭村人。清代著名醫學家,尊經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理論,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被譽為“一代宗師”。

黃元禦為明代名臣黃福十一世孫。祖運貞,廩貢生,侯選訓導;叔祖運啟,順治戊戌科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父鐘,邑庠生;兄德潤,增生;德淳,監生。黃元禦出身於這樣一個世代簪纓的書香門第,自幼深受家學影響。少年時代,其父為之延請僑寓昌邑的名儒於子遽先生為師,學習舉業製藝,遍覽經史著作,希望他能夠登科入仕,光耀門庭。黃元禦也“常欲奮誌青雲,以功名高天下”,效其先祖黃福,做出轟轟烈烈的勳業。

雍正二年,甫近弱冠之齡的黃元禦考中邑庠生。雍正十二年,黃元禦三十歲,因用功過勤,突患眼疾,左目紅澀,白睛如血,不得已延醫就診。而庸醫誤用大黃、黃連等寒泄之劑,致脾陽大虧,數年之內,屢犯中虛,左目完全失明。科舉時代,五官不正,不準入仕,遭此劫難,黃元禦的仕進之路被徹底斷送。在哀痛之餘,他發憤立誌:“生不為名相濟世,亦當為名醫濟人”,走上了棄儒從醫的道路。

黃元禦憑著深厚的文化功底,苦讀曆代中醫典籍,數年奮鬥,浸浸有成,開始懸壺濟世。在行醫過程中他又不斷總結經驗,醫術精進,醫名大盛,時人將之與諸城名醫臧枚吉並稱“南臧北黃”。

黃元禦從醫伊始,是從研讀張仲景的《傷寒論》入手的,然後逐及《金匱玉函要略》,黃帝、岐伯《內經》,扁鵲《難經》等中醫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為“醫門四聖”。他認為“四聖”之外,曆代名醫持論多有偏失,以至誤診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四聖“之書錯簡零亂,兼之曆代傳注謬誤所致。因此發願致畢生精力,對“四聖”之書,從源到流,重加考訂,還其本來麵目,以憑後世遵循。

乾隆二年,黃元禦開始醞釀《傷寒懸解》一書的編著,並著手撰寫《素靈微蘊》,乾隆五年九月完稿,四卷二十六篇,在該書中黃元禦首次提出了“培植中氣,扶陽抑陰”的診病理論。對於中氣他給予了形象的比喻:“精如果中之仁,氣如果中之生意,仁得土氣,生意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氣也。”有本於此,在施治中他始終貫徹了重視脾土、扶陽抑陰、厚培中氣的施治原則,這是他對祖國醫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