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正好嘛,今兒咱家就吃個飽。”顧金心情頗好,在大隊部和秦猛子還有老楊把年底前生產隊的章程全部定下來了,他現在就可以把心思全部放在糧食增產和增加經濟作物的事上。
有了秦猛子和老楊的支持,他心裡穩妥多了。
顧家廚房忙得不可開交,三口大鐵鍋就沒停過火,一口鍋煮生豆漿水,顧財站在另外兩口鍋中間,一口鍋田螺燒鴨,還有一口鍋青紅辣椒爆炒泥鰍,他手裡的鍋鏟就沒停過。
現在是下午四點多,中午都隨便墊吧了兩個花卷,顧家小子們圍在灶邊摩拳擦掌等著晚上的大餐。
“雄娃,去把雜物間那個大木桶洗刷乾淨拿過來,漿水煮沸了得點豆腐了。”張翠芬把灶裡的大柴退了出來,留點餘火:“你阿爺真是個磨嘰性子,叫他去緒老頭家討點石膏粉,大下午沒看見人。”
“來了來了,就是嘮了會兒嗑嘛。”顧鐵柱慢悠悠地從門口進來,一小撮石膏粉隨手扔在桌上,見旁邊有信封,他咦了聲,“誰來的信呀?”
“您孫子狗蛋。”顧寶在三嫂的指導下幫忙做月餅,花生碎冬瓜條一個勁的往裡放。
灶上有個燒開水的爐子,可以烤餅,他撒上白芝麻瞅了眼三嫂的月餅,又看看自己做的,心想真不賴。
“青烈呀。”因為提起這個名字,顧鐵柱又被張翠芬瞪了一眼,他摸了摸鼻子轉移話題:“他說了啥時候能休假回來不?”
“沒說,人家忙著呢,爹您站開點,雄娃搬桶進來了。”
說話間,顧援朝揭開鍋蓋,用木瓢把熟漿水舀出來倒桶裡,廚房到處都是白茫茫的熱氣,張翠芬坐在灶前指揮:“你們都站遠點,讓你阿爺點豆腐,彆都擠在桶邊上,要是耳屎掉進去了豆腐就成不了。”
每年做豆腐張翠芬都是這幾句車軲轆話,顧寶閃到一邊給鐵柱騰出空間:“……誰沒事在豆漿旁邊摳耳屎啊。”他小聲嘀咕。
顧鐵柱點豆腐是一把好手,石膏粉少了成不了,多了就太老,每次做的豆腐都是剛剛好。
顧財把菜盛出來,又瞄上大哥提回來那塊五花肉。
“卿卿,三叔再給你炒個回鍋肉弄個麻婆豆腐?”他順手揉了把侄女兒頭頂。
“好呀。”顧卿卿沒來得及躲,她抬手一摸果然頭發有點油,歎了口氣:“三叔您下次薅小叔吧。”
顧財抱著手站在旁邊,一個勁的笑。
過了沒一會兒,漿水慢慢凝固,顧鐵柱拿了個碗舀了點試試,咧著嘴笑:“成了,要吃豆花的自己來,等會兒就吃不著咯。”
機靈的顧和平已經把阿爹做的豆腐匣子都拿了進來,每人盛了碗豆花端著碗站在灶台邊吃,滑滑嫩嫩的口感帶著濃濃的豆香,顧卿卿往碗裡加了兩大勺白糖。
“明天如霜帶著卿卿和援朝回娘家,晚會兒就去把穀子裝袋,蓮心就帶著雄娃吧,雨晴跟衛國回去,餘下的繼續上工。”
雖然是過節走親戚,但是田裡有活,明天還得繼續插秧,一般每戶人家都回去一兩個人就行。
加上現在工分是按勞計酬,動作麻利力氣大的青壯年一天能拿二十多個工分,大家心裡都憋著勁兒想多賺點工分今年過個紅火年呢。
顧卿卿滿腦子都是外公家後麵那片青梅林,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二哥不是說想吃糖漬青梅嘛,她多摘點兒送過去。
說不定他的戰友……們也喜歡吃欸。
顧雄先吃完豆花,抹了把嘴幫著阿爺舀豆花裝到墊了粗棉布的木匣子裡,蓋上蓋子,端著往院子外走。
“去找兩塊石頭壓住,出出水。吃了晚飯你們送幾塊去緒阿爺家,再送兩塊去秦武那兒,聽說他家閨女回來了,卿卿你不是想你秦黎姐了嗎,正好去說說話。”張翠芬拾掇好碗筷,幫著三兒媳弄月餅。
“阿奶,讓阿爹去嘛,他和秦叔現在搭夥,有事兒聊呢,我要去知青點送豆腐,昨兒答應了圓圓姐。”顧卿卿捧著碗一臉滿足的吃著豆花,甜絲絲的讓她還想再吃一碗。
“不吃了,晚上還吃飯呢。”顧鐵柱沒接孫女兒遞過來的碗,哄道:“過年的時候再做豆花,到時候讓我們卿卿吃個夠。”
“好哎,我聽阿爺的。”顧卿卿放下碗,又湊去三叔旁邊看他切肉切辣椒拍大蒜。
“我跟你秦叔該聊的都聊完了,讓衛星去送吧,小孩子腳快。”顧金捧著花卷站在角落吃,他可不想去見秦猛子。
“我去。”顧寶忽然笑嘻嘻地湊過來:“哥,我去給秦哥送豆腐。”
張翠芬眉心一跳,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小兒子,不動聲色道:“你去乾啥,平時也沒見你跟秦家的人走動。”
太反常了,自己生的什麼樣她最了解,顧寶向來隻有躲活乾,從來沒有搶活乾的時候。
“今天中秋,虎子回來了嘛,我們哥倆有話聊。”顧寶神色如常,張翠芬從他臉上看不出什麼。
“行,那就你去吧。”也不知道她家這個老來子什麼毛病,管人家爹叫哥不說,跟人家也稱兄道弟。
這不亂了輩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