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肉夾饃+米皮,沒有冰峰 衛小憂:蛋留……(1 / 2)

元日剛過, 天氣便越發冷了。

衛無憂的小院裡種著一棵柿子樹,這樹是頻陽縣(今陝西富平)的樹種,結出來的柿子被稱作“大尖柿”, 長相如福桃一般可愛。

頻陽人做柿餅與普通百姓不同,他們不用平攤晾曬的方式,而是將柿子果連枝摘下,手工去了皮,再給它掛晾捏壓, 等待自然上霜。

衛無憂身邊的官奴婢裡,正好有一人是頻陽出身, 也會這一手做柿餅的技藝。

於是, 今秋這一樹柿子便全權由他打理了。

大清早起床,小豆丁便被外頭的冷空氣刺激得抖了抖。他火速穿戴整齊, 下了床,順著窗戶向外看去——

掛晾的黃澄澄的柿子上已經披了白霜, 瞧著就很好吃的樣子。

衛小四眼前一亮,邁開小短腿跑出去, 便想從竹竿架上摘個柿餅嘗嘗。

刺兒忙道:“小公子, 哪有人剛起來就吃柿餅的,那東西甜的很, 還是用過大食之後,到了日中再食用吧。”

自從上次衛無憂淋了大雨發高熱之後,刺兒對他的身子骨就越發上心起來。今日不能吃這個,明日不能用那個的, 簡直比老媽子還要老媽子。

衛無憂小盆友幽怨地瞧了一眼刺兒,磨磨蹭蹭往陽信院裡去。

食官長今日可準備了極為豐盛的大食。

春季裡早些時候,小灶上的灶眼灶膛就按照小公子說的法子改良了一下, 又在旁邊安裝了風箱這種便於鼓風的設備。得益於此,食官長總算是有條件研製起新吃食來。

這些新的吃食,都是小公子隨口提過的,食官長是個謹慎的性子,決定從可操作性最強的“肉夾饃”和“米皮”開始下手。

先說肉夾饃。

按照小公子的說法,這肉夾饃不止肉湯要熬製到位,餅子也特彆講究。

這餅有兩種做法,一種稱為“油旋”,也就是千層餅;另一種就是烙熟的燒餅再回爐燒烤一番。

上回做羊肉泡饃時,他們製成的便是後者。

時辰還早,今日為了做這肉夾饃,整個小灶上的人天不亮便起了。

食官長先命人將五花肉的肉皮烙緊實,到時候煮出來的肉會更有嚼勁一些。

等五花肉處理妥當,廚娘們再加入清醬、胡蔥、薑、白酒攪拌,醃製一個時辰,便可以炒香之後,放大料進行鹵煮。

等待的間隙,小灶上也沒閒著。

食官長著廚娘們照上次的法子製燒餅,自己則親自上陣,打算試試油旋的做法。

雖然衛無憂隻是三言兩語簡單介紹過油旋如何做,但好在兩人都是內行,他略聽兩句,心中也就有了數。

和麵,揉團,醒發,再一個個揪成小劑子,擀成長條狀。

食官長給上頭均勻地刷了一層油酥,再撒些胡蔥蔥花,將長條從一端卷起,立起壓扁,就成了油旋的胚子。

燒餅和油旋熟起來都很快;

而肉要燉透燉爛,時間上便不能偷工減料,那樣肉香和料香不入味兒。

食官長這頭估摸著時間,肉一燉好,香氣飄滿整個灶火,小灶眼上烤著的燒餅、剛烙好的油旋就熱氣騰騰出爐了。

寧要肉等饃,不要饃等肉嘛。

熱乎乎的燒餅和油旋開了瓤,夾上滿滿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再灌上一勺肉湯,直看得人流口水。

燉肉的時候,小灶上便有另一波人準備製作米皮了。

米是前日夜裡早就泡發好的,因為沒有小公子想要的破壁機,隻能將大米多泡些時辰,然後撈出之後手工擀成粉狀。

因為未曾見過米皮的樣子,廚娘們便細心地用籮篩篩過一次後,才用開水進行燙漿。

這是米皮能否成功的關鍵。

廚娘們分多次慢慢攪拌,又製好少量澱粉水加進去,這才將鐵質的盤子放入開水鍋中,盤底刷上油,然後舀一勺米漿均勻鋪上去,微微晃動定型之後,加蓋在開水中蒸一盞茶的工夫,這張米皮便做成了。

如此往返多次後,將米皮切成長條,扮上柿子醋、茱萸辣油、鹽和少許蔥蒜,一碗香糯爽滑的米皮就製成啦!

看著木托盤上備好的大食,食官長輕呼一口氣。

不知怎麼的,隻要一想到小公子像個小鬆鼠般啃食物的樣子,他就莫名心情大好。

大約,這就是做庖廚最幸福的時刻吧……

……

女君院中。

往日裡,到了用食的時辰,陽信都能瞧見兒子積極的身影。今日已經晚了須臾,她正坐榻上探頭張望,這才瞧見衛無憂蔫兒嗒嗒進了院子,龜速往前挪動。

陽信挑眉,猜測小家夥怕是又在為哪一口吃食鬨情緒。

還是個小孩兒脾氣呢。

慢吞吞的衛無憂正遺憾著沒能吃到柿子上的白霜呢,突然就嗅到了一股熟悉的香氣。

肉香混著燒餅香齊齊飄來,叫小豆丁怔怔眨了眨眼。

這是……肉夾饃?

是肉夾饃吧!!!

沉寂許久的吃貨本質瞬間覺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