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無憂:“蠟燭,隻這麼細一根,便能燃燒照明兩個日夜。”
“那還等什麼。”
衛家三兄弟噌的從躺椅上彈了起來,扛著衛無憂就往他院子裡跑。
衛小四:“……”
倒也不必對新事物如此積極吧。
去霍府住了段日子,他最開始弄出來的小器械依然在實驗室裡頭碼放整齊。衛無憂叫刺兒弄了一大罐豬油,又找了些麻線過來。
雖然用豬油奢侈了些,但它勝在凝固快,比植物油耗費的原料少,不必去尋蜂蠟等物,做實驗倒是正好合適。
東西很快尋來了,衛不疑看著無憂開始搓麻線,忍不住問:“用這做什麼?”
衛無憂道:“製燈芯啊。”
其實,最好的燈芯該用棉線替代,但棉本身就難得,更不用說棉線了,所幸麻線也可以用。
豬油是灶火上提前融化過的,將三股麻線擰成一股,在豬油中充分浸透,以便後期燃燒的更為穩定持久。
隨後,便可以將燈芯取出來,拉直冷卻。
不過小一刻鐘,冷卻硬化的燈芯便製成了。
這時候,再將融化的豬油倒入細高的容器中,將燈芯放在豬油中心部分等待凝固便可。
承裝的容器決定了蠟燭最終的形態,因而越接近蠟燭那樣又細又高的樣子越適合。
好在衛無憂先前做各種實驗時,叫人用竹子、鐵和青銅分彆做過許多試管和燒杯狀的小玩意,這時候也就不愁了。
初冬的天,將豬油拿到外頭放上一個時辰,也就凝固住了。
刺兒將凝固住的蠟燭拿進屋中,外頭天色已經暗下來。衛無憂接過來瞧了一眼,燈芯在蠟燭中心部位固定的很好,也能保證燃燒時火光穩定一些。
於是隻剩下最後一步。小豆丁看了看衛不疑腰間的短刀:“二兄,展現你武技的時候到啦。”
用刀沿著邊緣一圈劃出模具,一根長長的蠟燭便製成了。
四小隻期待地看著蠟燭的火光躍動著,很快在屋中變成一抹溫馨的黃光。
衛伉率先感歎:“這蠟燭果真沒有黑煙!”
衛不疑:“就是有點豬油味兒飄出來了,我餓了。”
衛登:“二兄,我也餓。”
衛無憂對兄長們的腦回路已經習慣了,雙手撐著下巴道:“吃吧吃吧,刺兒,今日小食端來院子裡,我要跟阿兄們用一頓燭光晚餐!”
於是,統共做出來五根蠟燭,全都奢侈地點亮在了案幾中心。
今日小食難得一見用了牛肉。聽說是陽信長公主莊子上老了一頭牛,這才有機會給大夥兒換換口味。
衛家的小子們用著熱騰騰的蒜香牛肉,一碟子回鍋肉,一條清蒸鯽魚,再混上幾道素炒的青菜,連滿滿一屜餅餌都給乾光了。
吃飽喝足,衛無憂便熄滅了這幾隻蠟燭。
主要是豬油味兒實在有些太重,他這屋子快要待不住人了。
但小家夥依然很開心,今日的豬油蠟燭已經證明了可行性。下一步要琢磨的就是如何用便宜的植物油替換動物油脂了。
比方說胡麻油中加入少量蜂蠟,便能製出可以穩定燃燒的蠟燭。
同理,多多嘗試其他油脂和更為廉價的原材料,才是衛無憂的最終目的。
這些東西,他可不打算自己埋頭研究,最後都便宜了劉徹。
反正已經有這五根豬油蠟燭了,就獻給劉徹,叫他派人琢磨去。
*
沒過幾日,皇帝陛下便通過陽信長公主得知了此事。
劉徹有些意外,這臭小子竟然這麼好心,這回有了好東西先記著朕了?
豬豬陛下喜不自勝,下了朝就帶著四喜趕到了長平侯府,還要裝模作樣尋個理由,說是想念長姐前來探看。
前日才進宮一趟的陽信:“……”
罷了,陛下向來嘴硬,隨他開心就好。
衛無憂小朋友早就準備好了,聽說劉徹進了侯府,連忙招呼著兄長們一道,“呼啦啦”全都湧進了前院殿中。
劉徹瞧見臭小子,忍不住翹起唇角,還要拿喬:“聽聞你有好東西獻給朕?呈上來瞧瞧。”
衛無憂點頭:“此物是照明所用,叫做蠟燭,點燃後不會生出黑煙,燃燒的時間也能達到兩日夜。”
小蘿卜丁揮揮手,衛家四兄弟便從袖筒中齊刷刷掏出一支蠟燭。
衛無憂:“給陛下點蠟。”
借著屋中的青銅釭形燈,蠟燭一支接一支引燃。
衛家小子們雙手托舉著蠟燭,走到劉徹身前,一股濃重的豬油味兒飄散出來,將皇帝陛下團團圍住。
劉徹:“……”
朕仿佛被一百頭豬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