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1(二合一)(1 / 2)

衛無憂這想法很有用啊。

大漢的河西與先秦不大一樣。那時候的“河西”,範圍是從黃河以西、北洛水以東的狹長地帶,而今卻特指河西走廊一帶。

俯瞰河西走廊,是一個西北向東南的狹長形狀。它位於黃河以西,夾在祁連山與沙漠之間,最狹窄處甚至隻有幾公裡,因此才會被後世冠以“走廊”之稱。

在這條狹長的千裡大夾縫之中,地形地貌複雜多變,有天然沙漠、戈壁以及中部低山殘丘形成的綠洲平原。

也就是說,張騫帶隊出行,即便不碰到匈奴,也極有可能會碰上極端天氣和野獸的侵擾。

小蘿卜丁說乾就乾,跟博望侯招呼一聲,連忙又回家去,打開光幕津津有味看了兩集《荒野求生》,差點把正事兒忘了。

直到刺兒終於忍不住了,滿臉一言難儘提醒:"小公子,您不是要寫什麼東西送給博望侯嘛,這都傻笑了一晌午了……"

衛無憂:“……我這是構思階段,你不懂。”刺兒確實不太懂。

好在,有忠心耿耿的小僮提醒,衛小四總算回到正軌,比對著河西走廊的本土環境,開始分門彆類記錄整理。

譬如說,如何在山地和荒漠跟著動物找水源;如何取用和處理,使之變成飲用水;如何在綠洲將火種有效掩埋;如何提高夜視力,又是如何快速收整離開,打造一個不會暴露行蹤的無痕營地.…

都是一些有針對性的出行小知識,衛無憂整理起來比較費工夫,索性就縮在屋子裡不出去。

孩子靜悄悄,必然會引起霍光和東閭墨的注意。畢竟,衛小四一開始說好的,隻給博望侯送個小玩意,送完就去書肆上課了。

霍光對小無憂還算有幾分了解,下了值來看過一趟,隔著窗子瞧見小家夥看著虛空嘀嘀咕咕,然後埋頭奮筆疾書,也就挑眉不再說什麼。

有些事情,這位未來權臣隱隱約約感應到了,卻很明智的裝作沒有看到。他可決計不會告訴陛下,憂兒似乎能與仙家通感之事。

趕在博望侯臨走之前,衛小四總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大作。

長安城,出城的直城門外。

今日送行的隊伍沒有那般多,也是劉徹為了使節團的安全考量。皇帝陛下為了給張騫應有的

排麵,索性親自帶了幾個近臣前來送行。

君臣一番表忠心、畫大餅之後,張騫打算啟程了。

衛無憂小朋友連忙從人堆裡擠呀擠,愣是將自己從夾縫中彈出來,腦袋上的小揪揪都散開了。他也顧不得儀容儀表,邁開短腿上前,將寫的亂七八糟的塗鴉本交到了張騫手上,還要語重心長叮囑:“張騫伯伯,淨水裝置都帶上了嗎?”

張騫點點頭:“放心吧,大將軍與驃騎將軍那份,我會代為轉送的。”

衛小四放心些許,又問:“那回旋鏢呢?”

這東西還真讓莊子上的匠奴們搞出來了,小蘿卜丁本想自己上手試試,被南風嚴詞拒絕,還親自上陣給他演示了一番。

鏢是好鏢,隻不過,衛無憂覺得這玩意兒彆說在馬背上了,就是真人對戰也不實用啊。不過霍去病既然開口要了,還是讓張騫給他帶過去吧。畢竟他寵爹嘛。

張騫見衛小友對他兩位阿父的事情這般上心,難免眼中帶上笑意,輔一抬頭,就撞上了皇帝陛下涼颼颼的眼神。

博望侯連忙撇開視線,嚴肅起來。

衛無憂對腦袋後頭那道視線不覺,繼續叮囑著:“您一定要記得時常翻看,危難時候才看,那就來不及了。"

張騫忍不住笑了,雙手捧著塗鴉本,還沒來得及應聲,劉徹遠遠道:“哦?什麼東西,叫朕瞧瞧。"

劉徹都發話了,張騫哪敢不從。於是,博望侯隻好重新回到方才已經拜彆過的陛下身邊,將衛無憂新鮮出爐的作品遞上去。

皇帝陛下看了一眼封皮上鬼畫符的“荒野求生生存指南”八個大字,便明白了衛無憂的用意。倒是有些巧思,不過,這小兔崽子真能知道那麼多荒漠戈壁上的生存法子?

劉徹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翻開了針線縫在一處的小本本,然後沉默了。良久,他認真問:“這字兒寫的……到底想不想叫博望侯認出來啊?”衛無憂:怎麼回事,不論大小場合回回都要吐槽他的字!

劉徹招招手,張騫隻好奉命上前。他翻開瞧了瞧,覺得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隻要他靜心鑽研每一個字,還是可以摸索著讀完這本書的。

吉時已經到了。

便是豬豬陛下再無奈,也隻能放著張騫帶上這本奇字天書離去。

伍由使節團打頭,淮南王之女——劉陵的送親隊隻綴在後方。將這位新封的明蕊公主送出隴西之後,便會有烏孫的使者前來接應。

這也是劉徹派出張騫此行的最重要的目的。

這一時段,烏孫太子蚤逝去,烏孫昆彌(首領)獵驕靡有意讓太子的兒子軍須靡繼位,引起了太子弟弟大祿的不滿。

獵驕靡思索良久,為了保護軍須靡也是為了自保,索性給孫子萬餘騎兵,讓他去彆處自立,而自己則令掌剩下的萬餘騎兵,與烏孫國內勢力對峙。

在這種情況下,老烏孫王便想起了張騫曾經提出的“與大漢共謀”之事。他當年是拒絕了,但軍須靡或許可以借大漢的東風,來將烏孫一舉收入囊中拿下。

他年紀大了,許多事情總歸心有餘而力不足。

於是,便有了去年春日裡,烏孫使者冒險入大漢,提出小烏孫王想要和親的事情。

看著使節團和和親隊伍遠去,劉徹負手立在城門下,遙望良久,輕歎一口氣。皇帝陛下身邊,小小的團子也如出一轍,背著手歎了口氣。

劉徹回神,氣笑了,作勢要去擰小無憂的耳朵:“你學朕做什麼?”衛小四連忙雙手捂住腦袋:“我可沒有學,隻是情不自禁感歎一聲。”"歎什麼呢,叫朕也聽聽。"

"您沒注意嗎?司馬遷剛剛走的時候,眼圈上都是黑墨汁,像個食鐵獸一般(熊貓)。"

小豆丁又悄悄回頭看了一眼太史令,湊近皇帝陛下,雙手做遮掩低聲道:“而且,他阿父的嘴巴上也是黑的。"

劉徹那點微妙的帝王惆悵頓時全沒了,跟著小家夥陷入吃瓜的熱情中。

皇帝陛下可以光明正大回頭看臣子,見司馬談默默將腦袋垂得越來越低,便叫人過來說話。太史令身形一僵,無奈上前,才叫劉徹看清楚了,確實是有兩抹像胡須一般的墨印。

結合這父子二人今日互相之間一點互動都沒有,劉徹自然全都明白了。這是吵架鬨彆扭了,說不準還動手了呢。

臣子的家事,他做皇帝也不好摻和,更何況司馬遷還是他派去跟著遊曆的。

要在西域諸國之間深入,不動聲色的將地形記下來並繪製成輿圖,其間的危險性劉徹心中有數。他也是羞於與司馬談提起此事寬慰。

想到這裡,豬豬陛下忽然開口道:“此番司馬遷西去歸來後,當有不少見聞和成長,屆時,朕再叫他到各處任職幾年,便可圓了你修史書的夢。"

司馬談微怔,反應過來連忙就要叩謝陛下這份恩賜。

劉徹擺擺手:“那是個好孩子,太史令也不要逼得太緊了。”

君臣相攜笑談間,轉身入了長安城中。衛小四默默再回望一眼,寬敞的直道上,微塵回落,已經瞧不見一丁點使節團的影子了。

春日已逝。初夏就在小家夥們昏昏欲睡的課堂中悄然來到。

沒過幾日,衛無憂熱的換了更輕薄的單衣之後,河西大軍又傳來個震驚長安上下的消息。

原本說定的夏日由霍去病領兵,越過祁連山速攻的事情才進行到一半,匈奴人自己先內亂了。此番河西之戰,主要瞄準的便是休屠王與渾邪王兩方人馬。

誰知,不知渾邪王從哪裡得了消息,知道大漢如今兵強馬壯,有許多他們從未見過的黑科技,連取火用水,軍糧儲備都比他們這些土著高出不知多少倍。更甚者,還有個橫空出世的驃騎將軍領精銳騎兵突襲..

渾邪王是個做什麼事都會先權衡利弊的人,他合計來合計去,發現根本贏不了,隻能擋在單於前頭擋刀做個炮灰,索性尋來休屠王,兩人謀劃著一起向大漢投降。

話本來都說死了,結果霍去病初夏閒著沒事乾,這頭剛一出兵越過祁連山,休屠王便反悔了。他帶著自己部族的騎兵反抗了。

這可叫渾邪王心中罵娘。

畢竟,“好兄弟”這麼一弄,他的投敵時機實在不算太好。渾邪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休屠王手刃之後,接管他的部族,一同向剛剛趕來的霍去病投誠。

小霍:".…切。"

不能爽爽打地鼠了,真無趣。

那一刻,渾邪王額頭冒汗,十分慶幸自己快準狠地作出了最好的選擇。

消息傳到長安已經過了半月。

劉徹知道自己沒費一兵一卒就得到兩位小王的部族歸附,龍心大悅,直接下旨給渾邪王封了個漯陰侯。

河西戰場的第二輪奇襲戰,就這樣還沒開始便結束了。

儘管有些突兀,小霍也沒耽誤,吩咐了李廣、趙破奴等人負責善後掃尾工作,而

後帶著不足千人的精騎隊伍,快馬去與衛青會合了。

他們舅甥二人,此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張騫這隻隊伍不好帶啊。這是出行至隴西以來,博望侯第二百零五次歎息了。

除了衛小憂給他的小冊子字難認,那位被陛下選中派去和親的明蕊公主也是位難伺候的主兒。

劉陵從前的名聲,張騫回來長安這幾年也略有耳聞。這回,若不是淮南王劉安被押在京中,搞了那麼久的□研究,隻怕以劉陵的性子不會輕易屈服。

張騫其實有些奇怪。

先前,劉陵初封明蕊公主的時候,他因送親的事兒曾登門拜訪過一次,但被對方拒之門外,碰了一鼻子灰。

那之後,聽聞是陽信長公主親自走了一趟,二人帶著個小蘿卜丁一道吃吃茶,用用糕點,這事兒便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