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楠最終還真就聽了林文的話, 選了吳氏為後。
周太後知道後,再次氣的半死,忍不住對著李太後哭了起來, “養兒子有什麼用, 一點都不貼心,隻知道氣我。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不生他,還能落個清淨。”
李太後微微蹙眉, 有些不大開心。兩宮皇太後之間, 她雖為母後皇太後, 身份更尊貴些, 可因著周太後是皇帝生母, 奉承她的人更多些,顯得自己的壽仙宮更清淨些。這一切, 不都是因為周太後有個當皇帝的兒子,而自己無所出嗎?
周氏這話,是故意說給自己聽的嗎?
周太後也不是傻子, 話一說出口, 就察覺到李太後的臉色不對,不過她和李氏一起待了幾十年了,自然知道如何哄好她。
“姐姐彆多心, 我沒有彆的意思, 我隻是感傷自身罷了。皇帝雖是我生的,可您是知道的, 剛滿半歲就封了太子,挪去了東宮。之後······在他心裡,隻有林氏才是他的親人, 我就是個外人。”周太後說著說著,又低頭抹起了眼淚。
這話讓李太後想起了當年那段動蕩歲月,還有她們姐妹二人相依為命的時光,那些漫長的歲月裡,前路未知,誰都不知道死亡會在什麼時候來臨。她們互相依靠,彼此陪伴,才能度過。
她歎了口氣,“我沒有生氣,隻是勸你也彆生氣。我知道皇帝沒有選孫氏為後,你很失望,可孫氏是你的外甥女,為了避嫌,你也不該選她。你不怕被言官參奏,說外戚為禍嗎?”
“我不過是想和皇帝更親近些罷了。”說起這個,周太後也有些心虛,她知道,朝堂上已經有人在彈劾周家了。
“你這個心是沒錯的,可不該放在這上頭。你要是真關心皇帝,可以在皇帝的飲食起居上多用點心。你看林氏,就做得很好,進退有度,皇帝雖信任她,她也沒有仗著皇帝的寵愛妄議朝政,胡作非為。此番也是皇帝執意詢問她的意見,她才開口的。至於她也推薦吳氏,這也很好理解。你薦了孫氏,我薦了元氏,她不想得罪你我,便隻能選擇太皇太後推薦的吳氏。”李太後循循善誘道,“更何況,太皇太後曆經四朝五帝,她看中的人,必定不會錯的。”
周太後也知道,聖旨都下了,此事再無轉圜的餘地,她不過是想找個人發泄一番罷了。
“我知道了姐姐,我都聽你的。”
李太後見她態度一如既往,笑著點了點頭。“你若真喜歡那孫氏,回頭也召進宮,封個妃,經常陪你說說話也好。”
“姐姐也在母家選個親近的女孩子進宮吧,就當陪咱們說說話。誰讓咱們沒有兒子緣呢。”周太後笑著說道。
李太後搖搖頭,“既然親近,難免有所偏頗。長此以往,後妃不和,後宮不寧,豈不是禍事?若真心疼,不如給她選個好人家嫁了,日常進宮陪咱們說說話就是了。”
周太後卻有些不以為然,“姐姐也太過謹慎了。”從前就罷了,如今她都是太後了,難道還不能順著自己的心意行事嗎?不過她倒是真喜歡果兒那孩子,封妃太委屈她了,還是封個貴妃吧!將來若她有了孩子,自己就抱過來養,也算是補償自己未能親自養育孩子的遺憾吧。
周太後原以為自己已經做出讓步了,這樣小小的請求,皇帝不會反對的。
誰知皇帝是答應讓孫氏進宮,卻隻給了個貴人的位份。
周太後為了外甥女據理力爭,皇帝卻說,孫氏無才無德,也無甚家世,又對社稷子嗣無功,當個貴人已是看在太後的份上,還敢肖想貴妃之位!
周太後氣了個倒仰,她認為這肯定是林氏挑唆的,於是趁著皇帝上朝之時,召見林文,也不說話,隻晾著她,讓她罰跪。
可半柱香時間還沒到,太皇太後和李太後宮裡就先後來人,讓林文回去了。
周太後又是一番哭訴,這次沒等李太後開口,太皇太後就先將她訓斥了一番,“當初你初進宮,也不過是個貴人,後來伺候皇帝得宜,晉為嬪,有孕後封妃,生下楠兒後,才晉為貴妃。你的外甥女,難道比你當初還金貴些嗎?以哀家看,皇帝這樣處置甚好。”太皇太後直接說道。
這一直是周太後心中的痛,她初入宮隻是個小小貴人,而李氏卻是皇後,哪怕她們現在同為太後,也是李氏在前她在後。她自己吃過名分上的虧,所以不願外甥女再吃虧,可所有人都反對。
她不過想選個稱心如意的兒媳婦,她有什麼錯?
她如今已經貴為太後了,可連兒媳婦的人選都不能決定,甚至連一個賤婢都不能處置,她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周太後回去後就說身子不暢快,卻不肯見太醫,也不肯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