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1 / 2)

他來自1945 聽原 9322 字 2024-03-26

適應了飛機劃破長空的略微不適,周聲第一次離開嵐城。

許朝和他同路,沒有和錢盛他們一起。

下了飛機許朝就給他披了件大衣。

“沒想到都五月了,這甫城這麼冷。”

“南方梅雨季多。”周聲扯了扯衣服回應。

許朝一個人非要拿兩個人的行李,這次周聲來甫城,他也是安頓好母親,毅然決然要跟著來。

許朝推著行李邊走邊說:“還好不是冬天,不然聲哥你這身體肯定受不了。對了,醫生開的藥都帶了嗎?”

“出發前剛去開了新的。”

乍暖還寒,最難將息,這話自有道理。

如今這身體,該注意的地方他必須注意。

兩人在機場外麵和錢盛他們會合。

來接待的是周氏分工廠的負責人老李,年過半百的人了,一輩子心血都在工廠生產上。

周氏已經遲遲沒有新的資金到賬。

下麵的很多工人都在傳周氏要破產了,年前也確實辭退了一批人。

半個月前突然來了消息,說總公司要來人。

老李覺得有希望,親自來接的人。

可見著人的時候就覺得希望破滅。太年輕,長得就跟那貴公子似的,讓甫城這風一吹,氣色看著都不太好。而且身邊的人都喊他周總,恭恭敬敬,也不是個好得罪的。

老李灰了心,一路上沒幾句話。

坐在車後麵中間的那個年輕周總,好似沒覺得被怠慢,上了車第一句話就是說:“李廠長,年前的那批工人還能找回來嗎?”

老李心裡一驚,回頭往後麵看去。

複又跟較著勁似的,道:“找回來乾什麼?工資都要發不了了。”

周總旁邊的那個胖胖的年輕人,立馬笑道:“李廠長,我們周總讓你找就找,我們來不就是替你解決問題來了。”

老李依舊不能相信。

轉回去說:“就算拿錢發了工資又如何,不光是資金問題。我在生產線上這麼多年。從十幾年前拚命提高產量,想辦法增加效率,機器、人工,哪一樣我都敢說沒有問題,可這辦不下去就是辦不下去。”

老李心裡門清,兩年前甫城就作為轉型的第一個地方首當其衝。

本以為有救了,後來卻又不了了之。

他沒指望這個年輕周總能看清問題根本,無非就是和上邊老總有關係,下來體驗生活來了。

結果他聽見周聲說。

“人麻煩李廠長先儘力找,能回來多少算多少。”

“據我所知年前遣散的那批人都是工廠老人了,他們對於電子、新科技技術等領域都很陌生,但卻是一批最有老技術的骨乾人才。下午我約了一家機械生產公司談合作,這事兒隻能麻煩李廠長代勞了。”

老李甚至顧不上失態。

再次轉頭看著周聲,皺眉問:“你說認真的?”

周聲笑笑:“真正有能力的人,我一定不讓他們真失業。”

老李搓了搓手,心裡再次燃起一簇火苗。

他是一個老廠長了,如今連工人的生存都保障不了,他有愧。

眼前這個年輕人的話,讓他又有了絲些微的期許。

他想,萬一呢。

老李坐在前排,沒再回頭,隻是倉促地點點頭應下。

“好,那我去聯係。”

所謂開疆擴土,又哪是真的那麼容易。

周聲從落地甫城的那天開始,連安排的住所都沒來得及去,就馬不停蹄開始了工作。

下到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那種感覺就跟當年倉促接手周家產業差不多。

忙碌但不虛度。

腳踩在地上,一步一步,心無旁騖且足夠踏實。

這種把東西一點點握在手裡的過程,不像上輩子最後那幾年,所有人在黑暗裡摸索前行,看不見明天在哪裡。時代不一樣了,實業利民,每一步都看得見效果。

周聲好似不覺得疲累。

但他的工作強度實實在在嚇到了許朝和錢盛他們。

到了甫城半個月後。

因為下雨,許朝強行按著他休息了一天。

周聲是單獨住的。

兩室一廳的房子,算不上多好,跟他住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東湖彆墅更是天差地彆。

周聲適應良好。

水電齊全,加上他很少開火,房子對他來說就是個睡覺的地方。

這天中午許朝提了一碗餛飩進門。

開口說:“聲哥,李廠長他老婆包的,非說要拿來給你嘗嘗。”

“替我謝謝人家。”

“那必須的,”許朝說。

許朝在這裡也漸漸顯現出才能,他多半時間跟著周聲幫忙處理很多他顧及不到的事情,配合麵麵俱到,連周聲有時都覺得他們像是磨合了多年一樣默契。

周聲還穿著睡衣,因為天氣不好,房子裡光線暗沉沉的。

許朝一身水汽進門,周聲讓他去浴室拿毛巾擦一擦。

許朝去了浴室卻沒有動周聲的東西。

在他看來,雖然周聲在這裡和他們打成一片,生活一樣簡單,短短時間內贏得上下一片讚歎聲。

但那種不一樣是很能輕易察覺出來的。

在浴室裡簡單洗了手,許朝看了一眼浴室的小窗,大著聲音說:“聲哥,要不你再多歇兩天,我看這雨下起來沒完沒了的。”

許朝沒聽見回答,出去了才發現周聲在看新聞。

電視上播報的是甫城下麵的一個名叫臨順縣的地方發了洪水。

許朝一看就哎了一聲。

驚道:“聲哥,這不是你讓小朱哥帶人去取材的那個地方嗎?”

周聲看著電視沒移開視線,“打電話,看人能不能聯係上。”

許朝拿出手機。

播了電話,過幾秒,“打不通,占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