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26 考試(1 / 2)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這想法是說給姚蒙聽的,對象要是換成曾泰然,對方大概隻會勸紀時不要慫就是乾了。

紀時堅持在教室裡把這部電影看完,等回了宿舍,熄燈之前他被姚蒙叫住,紀時以為姚蒙又要喊他去打牌了,結果姚蒙居然給他拿了一盒拚圖:“送你,這個能解壓。”

紀時:“……”

他已經被姚蒙贈送過一副象棋和一塊魔方了,拚圖是第三份禮物,為了表達對姚蒙的感謝,紀時送了他一本作文大全,一本《瓦爾登湖》,姚蒙表示無語。

不得不說,這些東西都挺解壓的。

熄燈之前紀時拚了一會兒,熄燈之後他就直接躺在床上睡覺了,沒有去想明天月考會考什麼內容,倒頭就睡,一睡就沉,等睜眼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鬨鐘居然還沒響。

紀時又拚了會拚圖,連臉都沒顧得上先洗,不得不說拚圖拚起來時間就流逝得飛快,等姚蒙提醒他該去吃早飯了,紀時才剛刷完牙。

兩人在宿舍門口耽誤了,去食堂的路上跑出了百米衝刺的速度。

可他們這段時間確實忽略了鍛煉,跑得氣喘籲籲的,可在食堂剛啃完一個包子,語文考試還有兩分鐘就開始了。

兩人差點把盤子給摔了。

姚蒙:“……考試你記得早點起啊。”

“不要隨隨便便送人拚圖,謝謝。”紀時解釋說是拚圖的鍋,可姚蒙根本不信,他隻看到紀時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在刷牙,壓根沒注意他桌上的拚圖。

兩人這時候不由開始抱怨考場太高,爬樓梯爬得更累人了。

紀時感慨道:“幸虧剛剛吃了個包子,不吃還沒力氣爬樓。”

姚蒙回以瞪視:“我本來還能喝杯豆漿的。”

他剛剛太急了,豆漿又太燙,還沒喝上兩口就灑了,這個點食堂裡已經沒人了,連食堂阿姨都疑惑地看著他們,感覺他們像是從哪裡闖進來的閒人,根本就不像正經學生。

兩人跑到樓下的時候,考試鈴已經響了,等兩人一路狂奔到考場,倚著門框喊“報告”的時候,監考老師一臉詫異地盯著兩人:“進來吧。”

考場裡發出了一陣輕笑聲。

紀時的座位就在門邊,監考老師把試卷給他發下去,聽著他一直喘,這才好奇地打量了他一眼。

這是1班的語文老師,他對紀時不熟悉,畢竟紀時的優勢科目不是語文,可這次來監考第1考場,坐在1號位置上的居然不是1班和2班的學生,這難免讓他對紀時多了一分好奇。

結果考試時間都到了,紀時還沒出現。

在這位老師的印象中,強化班的學生們性格要更活躍些,普通班的學生反而給他一種勤勤懇懇的印象,結果今天考試一開始,印象反而反過來了。

11班這位老師記得黃雅瓊,因為黃雅瓊作文不錯,經常拿高分,也經常被語文老師們拿過來分析。

紀時接過了語文試卷。

這還是他第一次考試遲到,平時上課他都是踩著點到,遲到是常有的事,畢竟懶覺睡著睡著就成了惡習,紀時感覺這種狀態有些接近初三,他初三的時候就是這樣,早讀課天天遲到,可每次考試都能考高分。

他現在寫語文都是按順序寫的,從選擇題開始做,沒有從默寫先開始,以前他是怕默寫有自己不會寫的題,給自己留回憶的時間,可現在紀時已經有拿滿分的自信了。

——他絕對不會在不該扣分的地方扣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語文分數本來就不算高,默寫題再扣分,那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感覺是對他的智商發起了挑釁。

前麵的選擇題還比較有難度,老師們考了幾個平時不太考的形近詞,不得不說,這次的選項裡居然真的有蠹、蠢、蠡這些詞了,紀時好歹是吃過教訓的,自然能把選項給選出來。

可從前麵幾道題的風格看,這次語文考試估計不會簡單到哪兒去。

紀時心裡吐槽著,表情卻很淡定,他選答案的時候在自己沒有把握的詞語下麵劃著橫線,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選項排除,再慢慢思考,選出正確的答案。

他屬於那種很會考試的學生,以前初中的老師就說他有點小聰明。

平時的複習他未必比姚蒙和周偉樂掌握的多,思維也未必比他們轉得快,可到了考場上,紀時就可以很冷靜地對照選項,選出他認為最優的那個。

即使那個選項不是正確選項,也絕對是最接近正確選項的那一個,隻不過他沒有排查準確而已。

他是考試型的選手。

但考試的天賦是建立在他對知識點完全掌握的前提下,掌握同樣的知識,他可以考出比對手更高的分數,但一旦對哪門課程沒把握或者完全沒學,他自己在考場上會先慌,分數自然一敗塗地。

上輩子高考就是這樣,他沒有複習,當然沒有自信,坐在考場中仿佛是在神遊。

然後就渾渾噩噩地考試,渾渾噩噩地告彆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所以紀時他從來不會說對哪一門看看就行,他會很用心的去記,哪怕是他擅長的英語,在彆人看來,他好像隨隨便便就能考出一個很高的分數,可隻有紀時知道,他甚至知道某個單詞在課本哪一頁。

這種充實的學習狀態讓他很滿足,這份滿足又助長了他在考場上拿高分。

把選擇題寫完之後,紀時確認了一遍就轉向默寫題了。

默寫題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但紀時知道,一旦老師們開始考《論語》或者《孟子》之類的句子,那這些題就很麻煩。

比如“禍兮福之所倚”這一句,就跟說順口溜似的,一不注意就把福和伏搞混,一不小心還會被錯,背成福兮禍之所倚。

還有“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這種句子,寫起來是簡單,可背起來其實不是那麼容易。

今天這張卷子裡的先秦文學就特彆多,紀時寫字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寫錯了劃道杠就太影響卷麵整潔了。

寫完了默寫部分之後,紀時觀察了一下文言文,還好,不是很變態,不管是分句還是翻譯都在他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但紀時儘量讓翻譯的文段不那麼乾巴,他也想在這裡多拿點分,所以他就稍稍多花了點心思。

文言文沒什麼問題,紀時的心就放回去大半,雖說後麵的理解和古詩詞都讓他頭疼,可這兩項什麼時候沒讓他頭疼過?疼著疼著他就習慣了,何況他還經常被語文一級學者黃雅瓊輔導,紀時平時不太愛問他們語文老師問題,因為他總感覺語文老師的答案太高深了。

或者說……他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的答案還是有差距。

可惜高考官方並不會提供所謂的正確答案,理科類包括英語題還好,語文答案其實是最說不準的。

畢竟閱卷的時候還有“酌情給分”這個詞在。

其他科目會酌情給分嗎?

紀時估計他們這屆數學可能會,畢竟分數出來全省一片哀嚎,不僅學生沒麵子,出卷人和閱卷人也在瘋狂挨罵,那寫個“答”字就給分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古詩詞鑒賞選的是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儘更無花”那句,紀時在詩句下麵畫橫線,畫一會兒就用筆敲敲腦袋,好像這樣能把他的智慧敲出來似的,敲敲再寫題。

他們班特彆多人轉筆,一思考問題手上的筆就飛了起來,也顯得人特彆有智慧,紀時其實也挺想學的,可惜他技術水平不行,轉著轉著筆就飛了,有一次他們物理老師在教室裡巡邏,紀時的筆就飛到了他手裡。

後麵紀時就不敢了,倒不是說對自己轉筆行為的反思,而是這麼乾有點費筆。

他發現,每科的老師都喜歡找他們借筆,有的老師還記得還,有的老師寫著寫著筆就成他們的了。

筆飛到物理老師那裡的時候,他笑眯眯地把筆接了過去:“最近正好沒筆寫,謝謝了啊。”

紀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