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紀時下車之前沒提前給紀爸打電話,下車走了一會,他估計這會田裡挺忙,乾脆就從十字路口往西走.十字路口往東就是他們初中,往南再拐一點就是小學,這條路他不知道走過多少遍了。
初中的時候周五放假他媽經常忘了去接他,紀時都是騎自行車回家,再小一點還騎不了車的時候,他自己能從天亮走到天黑,除了有點怕狗之外其他還好。
反正遇到熟悉的鄰居會帶他回家,而且這一路上都是本鄉本土的人,他媽和他爸也不怕他丟了。
現在也是一樣,除了有些曬之外其他還好,說起來,高中之後,他就沒怎麼走過這條路了。
從東往西,先是鎮上的服裝店,他們本鎮人又勤快又省,服裝店基本做一家倒一家,還在堅持的隻有做了幾十年生意的本地人,房子是自己的,不怕虧本,也有固定的進貨渠道,能扛得住大媽們一次比一次狠的還價。
然後是超市、醫院、電影院和浴場,最後是鎮政府,這個時候他們鎮還沒和隔壁鎮合並,廣播站和政府裡還都有人,不像之後那麼冷清,但是電影院確實破敗得不行了,上麵長滿了雜草,以前負責放電影的夫妻倆家就住在影院裡頭,現在應該是搬了,電影院就更沒人管了。
回家的路其實不長,也就三四裡路,不過紀時小時候就覺得這條路特彆特彆漫長,他有陣子特彆懶,連自行車都不想騎,就覺得這條路特彆長。
他小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家能住在學校旁邊,最羨慕的職業是在學校附近開小賣部的,又能買文具又有零食吃。
再往西就是隔壁村了,他們一個村都挺大的,下麵分了不少小組,紀時身上背的東西少,他走著走著就開始跑,跑跑停停再跑,其實這一片住了不少他的小學同學和初中同學,也有老師家在這一邊,以前他坐他媽/的自行車總要和他媽指,這是誰家,那又是誰家,可畢業幾年之後他媽提起他某個初中同學,他連人家名字和長相全想不起來了。
過了橋,再走上一段不短的路,紀時路過了鄒勇和周婷璐家門口,周婷璐她爺爺在門口擇菜,看到紀時衝他一笑∶時時,你爸沒去帶你啊!
我沒讓他們帶。
紀時跑得有些熱了,乾脆把書包提在手上,背上就稍微舒服了些,經過村口,再繞個彎,就到他們家附近了。
村口是現在的村委會,也是紀時小時候幼兒園的所在地,他們村委會現在還破破爛爛的,不過好歹還保留著原來的建製,再過幾年,等他們村好不容易有錢重建了新的更氣派的村委會,結果沒過多久就被和一個更大的村合並了,村名也改成人家的,關鍵那個村離他們還不近,距離挺遠的,主要的乾部也是彆的村的。
紀爸就嘀咕過幾次,每次紀時回來他就指著村委會的標誌牌念叨,頗有點保守主義的意思。
主要是他們鎮已經被合並過一次了,村子又被合並了,按他們那邊人的想法,怎麼也應該自己並了彆人,偏偏回回都是被彆人並。
老百姓也是很有自尊心的。
..
紀時到了家,他爸他媽果然還在田裡忙,家門口曬了不少糧,靠窗戶的台階上掛著上午洗的衣服,但溫度高,已經差不多全乾了。
這個點回家基本是見不著人的,家家戶戶都在田裡忙,紀時家大屋的門也鎖上了,不過廚房沒鎖,他搬了張小凳出來,去看《揚子晚報》上的題和答案。
題還沒看上幾道,他手就黑平平的了。
他們這邊的《揚子晚報》印刷起來都挺黑的,有種說法是《揚子晚報》在蘇省各地的印刷由各地負責,他們這一片的印刷插,油墨味道重,有毒,又說蘇南的油墨乾淨,摸起來手不黑。
具體到底怎麼樣紀時也沒法驗證,但他們對待蘇南的態度就是—一旦自己家哪裡不好或者要求得不到滿足,那就是看看人家蘇南怎樣怎樣,可一旦到了網上,那就是蘇南有什麼了不起,海市的小弟等等等等。
大家自我傷害,也互相傷害。
紀時主要是看數學題,數學畢竟是第一天考的,具體自己究竟是不是這個答案紀時也記不清了,他隻是大概看看,看大題的思路是不是和他差不多。
曾泰然正在群裡嘀咕沒買到《揚子晚報》,紀時把自己看的這幾頁拍下來發到群裡。
紀時你買到了?
買了。報紙太大了,拍照其實拍不太清楚,所以紀時問曾泰然要不要下次見麵給他帶過去。
行啊。曾泰然回答道,反正再過一陣子也要參加畢業典禮的。
分數沒出,這幾天他們都挺難熬,嘴上說著不在意,可不到分數出了、要報的學校也確定了,他們都沒心思乾彆的事情,也不想出去玩,在出分之前,所有的計劃都暫時擱置。
紀時研究了一會題目,好在他手上有筆,就直接在報紙上畫起了圖。
其他還好,就是後麵那道大題他估計拿不了多少分,倒數第二題前麵的計算可能也有點小失誤,紀時實在記不清了。
可惜高考試卷不會發下來,不然他還能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
紀時也把化學試卷看了看,化學是昨天考的,他好歹還有點印象,隻能說錯的題目確實有,但達到A+的目標應該問題不大。
因為他在網上搜過曆年達到A和B等級需要的分數,隻能說分數比他想象中低多了,他一直以Z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可就全省而言,Z中的分數一直以來都屬於偏上一層的。
今年蘇省有50多萬人參加高考,文理科加起來一本人數也不過4萬多人,隻有8%,Z中一年能有4、500號一本,紀時的排名還在前麵,並不是卡著8%的那一批,所以他想拿A+並不會難。
:::
他看了一會報紙,紀媽中途回家喝水才發現他回來了∶怎麼沒給我們打電話,你爸剛一直在看手機,還嘀咕說你到現在沒打電話,是不是又和同學一起玩去了?
餓不餓,鍋裡有飯和湯,我買了點田螺,晚上炒給你吃。
不餓。紀時搖了搖頭,他把試卷收起來,我跟你一起去田裡。
家裡最近在忙西瓜的事,西瓜上市也就這一兩天了,今年下雨不算多,所以西瓜長勢不錯,可長勢好不代表價格就能高,但紀爸紀媽心情還算不錯,因為下雨了瓜容易壞,表麵看不出來,可寨子裡都紅得發爛了,那種瓜瓜販子根本就不收,就算來看了也隻衝他們搖頭。
紀時今天去的時候,就有瓜販在田裡看。
他們負責看瓜,再把瓜賣給老板,能從中拿到一部分提成。
看到紀媽帶著紀時過來,對方好奇地看了一眼∶你家小孩,沒上學?
上了,今天剛高考結束。紀爸道。
他們家時時成績不錯,在Z中上的,說是成績都排在年級前麵,今年估計能上個不錯的大學。
那挺好。
不管是不是熟人,大家都知道小孩成績好是件值得誇耀的事,紀爸自己平時不太提,可聽人誇紀時他心裡就挺開心。
紀時看著他們看瓜挑瓜,他是沒本事看著西瓜的樣子再敲敲就知道瓜好不好吃的,他一般隻負責吃,而且夏天瓜還不能吃太多,吃了腸胃不舒服。
紀時給曾泰然他們發信息,說自己家瓜快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