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考場裡都是些對人生充滿希望的年輕人,以紀時的年紀在裡麵顯得有些突兀,可他硬生生把其他人的視線都忽略了,認真在考場上做題、練習……光靠他學生時代和畢業之後掌握的英語基礎是很難突破各門考試的,紀時在網上買了考研課,把自己關在家裡,卯足了勁的學。
他以前真不知道自己竟然是個這麼有毅力的人,因為他以前也沒嘗試過這種事情,可直正邁出等一步之後,他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難。
隻要肯堅持,一切皆有可能。
他也忽視了那些對他的探究目光。
不管怎麼說,即使這是逃避現實的方式,但他身上的愧疚感確實變輕了些。
考完最後一場,紀時去了一家燒烤店,點了幾個小菜,喝了瓶啤酒,自從做了那場夢之後,他胸口就總是有沸騰的感覺,以前是他不知道,可現在他突然看到原來他的人生可L以有不同的可能,就算那隻是一場夢,也是讓他看到希望的一場夢。
研究生考試結果出來的那天,紀時哭了。
去考試是受那場夢的激勵,可他真實地努力了很多天,他給爸媽打了視頻電話,告訴了他們自己被開的事情,之前他一直沒和他們說。
沒事,再找下一份工作,在外麵注意身體,儘量養活你自己。視頻裡的紀媽看起來特彆蒼老,在她旁邊,紀爸眉頭皺了一小會,卻還是說了這麼一段話,錢不夠用跟我講,我給你在微信上轉點。
我考研了,考的金師,等畢業之後我爭取回家考個老師。
金師?紀爸先是笑了,眉頭又皺了起來,不好考吧,現在大齡的研究生學校那邊好像也不太喜歡,但你要是真想考就試試看,在外麵是不太穩定。
紀時確實因為年齡問題在麵試的時候受到了阻礙,但他運氣不錯,正好麵試那天有位老教授在現場,那位老教授也是丟掉書本之後多年才撿起來的,他挑中了紀時,說紀時可以當他的研究生。
在學校裡讀書是可以忘記一切煩惱的,紀時是全日製,學校會發一定的補助,加上他工作之後多多少少也攢了些錢,畢章以他的收入是買不起房的,但他其他方麵的消費也有限,畢意他已經不是高中時候那麼虛榮了,那些商場裡的奢侈名牌以他的工資也買不起。
就這樣,他在金師大讀了三年研究生,拿到了碩士學位。
考完之後他彆的地方也不打算去了,就想回老家。
畢竟在外麵蹉跎了那麼久,在外麵的時間幾乎都是失敗的經曆,紀時也沒有那股衝勁了。
何況他爸媽也是想他回家的,他告訴他們考上研究生的那天,他爸又在家敬了鬥香,後來還是他媽告訴他,他爸雖然什麼也沒說,可心裡高興得不行。
紀時的年齡正好卡在老家招教師的時間點上,再過兩年就不好考了,縣裡Z中的招聘要求是研究生,畢竟現在工作比紀時剛畢業那會難找多了,編製內的崗位尤其吃香。
紀時沒報縣裡,他報的就是他們鎮上。
他們鎮已經撤銷了,現在和隔壁鎮合並,變成人家的一個居委會,作為農村學校,願意來他家這邊的老師很少,紀時還是這幾年招聘的唯—一個研究生,畢竟研究生報名不受戶籍限製,有本事的都往蘇南跑了,而且研究生考公考其他事業編也方便,願意留下來當農村教師的很少。
紀時就在老家駐紮下來了,每天騎著他的小電瓶車去上課,周末在家休息。
也有人和他說,好好一個高材生怎麼就在家這邊窩著,趕緊找人調到縣裡去,在縣裡比在農村好。
紀時這個時候想到了他初中的老師和老驢,主要是那個他故事裡的老驢,他們都是老師,包括他,紀時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他不是一個多麼崇高的人,也覺得在家的生活有些枯燥,可畢竟在城市裡生活過那麼長時間,紀時反而覺得在家很安逸。
而且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他慢慢喜歡上了教師這份工作,他上初中的時候還挺喜歡教彆人學習的,但高中成績越來越差越來越爛,他就失去了教彆人的資格。
學生們的眼睛讓他有種滿足感。
紀時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
他一直覺得,縣裡好是好,可如果人人都抱著這種想法,那他們在鄉鎮的學生就活該接受差的數育,活該沒有老師好好教書嗎?
留下來的老師還是有很多的,紀時在這裡和他初中的老師們成了同事,初中班主任年紀已經挺大了,依然在教學一線認認真真上課、改試卷、批評學生。
最主要的是,這是他主動的選擇,他覺得這樣也挺好,離光鮮的大城市是遠了些,但那裡雖好,卻並不屬於他。
紀爸和紀媽心裡也很高興,紀時能清晰地看出來。
他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雖然不是那麼光輝燦爛,但至少可以讓自己人生中的遺憾再少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到此正式完結!今天就要打上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