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八零年代的窩囊老實人(18)(1 / 2)

1980年8月,在杜北的主張和林青舒的堅持之下,決定以食品廠的名義向縣政府申請購買機器專項貸款4萬元。

但這個計劃,遭受了村民們的反對,大部分人擔心一旦食品廠不掙錢了,這筆高額債務就落在了大家頭上。

其中,以陳二鵬為首的村乾部懷疑杜東以權謀私,為了杜北這個食品廠廠長而忽略杜尹村集體的利益。

並且在杜萍萍等有心人的引導之下,食品廠不得已被迫停工。

最後,這件事以杜北每年向村集體繳納紅利為結束,從此,杜尹村食品廠更名為北方青食品廠,屬於杜北私人所有,但掛靠集體名義。

既不用承擔債務,又可以按照人頭每年獲得分紅,村民們紛紛高興的宛如過年一般,即使是陳二鵬等人,也覺得是讓杜家四兄弟割了肉。

這年頭的私人產業可是被人歧視的,鬨不好還會被抓起來呢。

自覺比杜北高了一等,杜萍萍沒少得意洋洋的在村裡說杜北傻,腦子有病,說林青舒從國外回來也隻會國外資本主義那一套,在祖國可是行不通的。

明明是為了帶領全村脫貧致富,最後卻落的這樣一個結果,杜北是心裡早就有數,但杜東卻深受打擊。

“哥,現在這樣不是挺好的?以後我就不用考慮村裡人的想法了,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杜北安慰著說,“而且大哥你也不用擔心我還不上貸款,就算廠子不掙錢,我關了廠子,去魔都打工也能還上,我問了冬劍,他姐夫在魔都有同學,那邊可賺錢了。”

這話一出,杜東更是難受了。

做生意的事他不懂,廠子開起來之後他幫著招了招人,後麵就都是老四和林知青自己跑自己管理。

但看著食品廠才開不到一年,就變著花樣的出新產品,就知道很難。

林知青曾經去他們村委會辦公室查文件,整夜整夜的看,一個字一個字的研究,又和北子去了很多次唐城,最終確定下來必須要買機器。

他覺得是好事啊,林知青是個謹慎的,他家老四膽子也小,要不是十拿九穩了,肯定不會這麼大膽的借4萬塊錢。

這得承擔多大的壓力啊,他家老四都瘦了。

結果呢,村裡人一個個鼠目寸光的,不同意借錢,逼的他弟都打算去外邊打工賺錢了!

去外邊打工哪是那麼輕鬆的事?

杜東帶著滿肚子的憂愁,板著張臉回家了,坐在堂屋裡,拿著煙杆子一個勁兒的抽,這會兒他倒是不心疼那些煙葉子了,整的屋裡全是煙味。

“你這是乾啥呢?我還以為啥玩意著火了,快掐了吧,嗆的慌。”

杜大嫂沒好氣的把堂屋前後的門都打開,門簾子撩起來,散散味。

將煙熄滅,杜東繃著臉,很是嚴肅的在桌子上敲敲煙杆子,一句話沒說。

杜大嫂看他那副樣子,忍不住罵道,“你呀你,死腦筋!”

“唉,食品廠這事...”杜東還是繃著臉,眼睛都向下耷拉著,看上去就是要發怒的樣子。

但杜大嫂和他認識三十年了,還不了解他?

“你不就是覺得這事你沒給老四辦妥?一邊覺得村裡人做事不地道,一邊覺得自己沒能耐,你就是想的忒多,啥都顯著你了!”

杜東聽著媳婦的話,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軟和了些,倒有些訕訕的,默默的不吭聲,顯然是還在糾結。

“你光想著壓力都轉移到老四身上,但你咋不想想,老四的膽子可不大,林知青做事兒也謹慎,這事要是不能成,兩人至於這麼堅持?”

杜東點點頭,他也想到這一點了,北子和林知青肯定是看好食品廠的發展,不然不會想到要借錢買機器來擴大廠子。

“這事肯定能成,最起碼是八成的把握,這廠子肯定能賺錢,那借的錢早晚能還上,這也就不叫個事了,那趁機和村子裡分清楚,不是好事嗎?”

杜大嫂將洗好的衣服抖摟開,準備去晾上,“以後除了約定好給村裡的錢,多賺的都是咱自己家的,去廠子裡做工的人選村子裡也插不上手,北子想招誰招誰。”

“你看著吧,北子想不到,林知青也得辭退一些人,這工錢啊,可不是誰都能掙上的了。”

杜大嫂心裡倒是覺得挺痛快的,當時她和兩個弟媳都在廠子裡做工,一個月八塊錢不多,但是絕對不少。

可是為了照顧村裡困難戶,她作為村長媳婦,隻能把這個機會讓出來,翻過年就沒去過廠子裡了。

當時陳二鵬咋說的?

不就是說食品廠是村裡集體產業,應該公平?放他奶奶的羅圈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