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手腳麻利地將兩桶水打滿後,忙將位置讓給等在一旁的高悅陽:“小高知青啊,需不需要幫忙呀?”
“不用了謝謝。”
“那行,嬸子到是忘了你有一把子力氣,嗬嗬。”
被直言拒絕,張巧並不在意,因為本就是客套話,這誰都懂。
將扁擔搭在肩膀上彎下腰,正準備勾起水桶時卻忽的一頓。
“對了小高知青。”張巧直起身:“周知青是不是不做豆腐了,來前兒我見幾個男知青拉著石磨往你家那邊去了。”
心說,那個周知青做的豆腐色(shǎi)兒不正,更沒有高知青做的好吃。
這有了對比就不好辦了,所以,周知青做的豆腐八成是賣的不好,還賠了不少錢進去。
不得不說,在農村隻要會過日子精打細算的人,即使沒有啥文化,但通過積累的生活經驗,在某些方麵總會比年輕人看的透徹。
高悅陽搖著井上的軲轆,回道:“今天中午周知青就來跟我說要還石磨,可能是太累了吧!”
張巧聞言,立馬讚同地點點頭:“白天上工,半夜又要爬起來做豆腐,時間長了擱誰受得了。”
“不過嘛!”張巧頓了頓,笑嗬嗬的接著道:“可小高知青你就不一樣了,體格倍兒棒、手腳麻利力氣又大,磨豆腐指定就跟玩似的。”
張巧說的這話帶著巴結討好之意,高悅陽自然聽得出來。
隻是,周玲玲做豆腐大家摸的這麼清楚,那自己之前做豆腐時……
擰眉尋思了下,自己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會讓煙囪準時冒煙,並沒有在做豆腐所需時間上超出常理之處。
“小高知青啊,既然周知青不做豆腐了,那你還做不做?”
“你要是繼續做豆腐,買的人肯定多。”
“我以後每天天不亮就要到大隊廣播室上班,沒時間做豆腐了。”高悅陽拎著搖上來的一桶水,倒入腳邊的空桶裡。
“哦,對對對,我咋把這事兒給忘了捏。”
“那好嘞,嬸子家還有客人,就不跟你嘮啦,先走了。”
高悅陽看著個子不高,卻將兩桶水挑得穩穩當當的張巧,心中那個鬱悶。
為啥呀?
因為自己咋樣都學不會用扁擔挑水,一路上晃晃悠悠灑的比剩下的水都多,最後隻能改為拎水。
高悅陽來回拎了四趟才將水缸加滿,期間還將空間裡的井水引出來一些,不然還得多跑兩趟。
哎,沒辦法,為了不讓王寶磊生疑,隻能隔三差五往水缸裡拎水,就當是鍛煉身體了。
之前蓋房子時,原本打算在院中打口井當幌子,這樣一來,無論做飯洗衣服,還是給後院的自留地澆水都省事兒許多。
但後來一尋思又覺得不妥,如果附近的鄰居想要上自家來打水,你是讓還是不讓。
讓了吧,早中晚都會有人來挑水,自家吃啥飯一聞就知道,而自己又是個有秘密的人。
不讓吧,自己好像開不了那個口,所以乾脆彆折騰。
晚飯後,王秋月與牛玉玲結伴兒來高悅陽家串門,剛嘮沒一會兒,李桂芳也來了。
李桂芳慣會跟人嘮嗑話家常,很快就融入到了幾人當中,歡聲笑語、樂不思蜀。
為此,高悅陽知道了自己走了這七天隊裡發生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