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郵遞員從自行車後座掛著的包裡,取出之前碼在一起的信封。
邊翻找邊道:“除了有你的信以外,還有其他知青和社員的。”
很快,郵遞員從中抽出一封信遞過來。
“謝謝。”高悅陽接過信封後在領取單上簽上名字。
郵遞員將領取清單放好,與高悅陽招呼一聲後,便騎上自行車給彆人送信去了。
高悅陽回到家後,瞅了眼牆上的掛鐘,11點40,王寶磊還沒有放學,等一會兒再做飯也趕趟。
於是,回到房間坐在書桌前將信拆開來。
片刻後,高悅陽心裡不免有些小激動,沒想到之前路過首都時投的稿子,竟真的成了。
沒錯,她寫了一長篇《大河灣兒女》,主人公就是以宋天剛少年和青年時期為原型改編的。
當然,名字不會用真名,而且又在寫之前經過了宋天剛本人同意,當時還把他美得不要不要的。
報社希望自己能多寄一些存稿過去,他們好申請專欄在報紙上連載。
如此,高悅陽決定在接下來這幾天,利用廣播期間的空閒之餘和晚上回家挑燈兩小時,儘快多攢些稿子寄過去。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來到了五月下旬,土地基本耕種完畢。
其中,春小麥耕種最早,然後是玉米、大豆、花生和高粱等。
而在這大半個月期間,高悅陽也陸續收到了兩份非常可觀的稿費,加起來足有將近六十塊錢,相當於普通工人兩個月工資。
你想啊,報紙上每天都要更新內容,為了不斷更,她可是白天黑夜隻要一有空閒就寫,字數上去了稿費自然就多。
可是吧,全靠手寫真的很累人,晚上隔三差五還總停電,於是高悅陽決定,等這本完結後,暫時放棄寫。
每月隻寫點散文,輕輕鬆鬆掙個十塊或二十塊錢,再加上廣播員十二塊,每月保底三十塊錢進賬就行了,自己又不缺錢花和吃喝。
這天下中午放學的王寶磊一進家門,就急吼吼地跑到廚房:“姐,不好了。”
高悅陽擀麵條的動作一頓,扭頭看著王寶磊:“咋啦?”
王寶磊小臉一拉:“我聽說宋寶珍當上我們班老師了。”
高悅陽哦了一聲:“我以為是啥事兒呢,原來是這個。”
“今天上午宋寶珍和宋小雲的考試卷子,是我跟校長一起批改的。”
宋寶珍小學高年級的基礎知識還是挺紮實的。
而宋小雲就差很多,雖然是初中畢業,但畢竟離開學校兩年了,聽說她上學時,學習成績還不太好。
結果顯而易見,試卷考的一塌糊塗。
即使知青校長是她親姑父,老隊長是她親爺爺,小學老師的名額也與她無緣。
記得分數出來的時候,宋小雲差點沒將宋寶珍給瞪穿,當時高悅陽看的一陣唏噓。
你想啊,宋小雲原本不用考試直接就能當上老師,卻被在縣城上學的堂妹給橫插一杠子。
這裡要說明一下,宋小雲的爺爺和宋寶珍的爺爺是親兄弟,故而以堂姐妹相稱。
王寶磊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要麵對討厭的人,心裡就鬱悶的不行。
高悅陽見他嘴巴撅的老高,笑笑安慰道:“沒事兒,咱左右還上兩個多月一年級就該放暑假了,等九月份開學你直接跳級到三年級,不用每天麵對她。”
王寶磊一聽,尋思了下後覺得姐說的非常對,於是也不在多想,蹲在灶坑邊開始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