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矛盾 ……(2 / 2)

站在海麵上,急著回去的祝蓁蓁辨識了一下方向,指著一邊道:“前輩,那邊是去往北俱蘆洲的,我們往那邊走。”

“稍等。”申公豹趕忙攔住想要施法趕路的她,很是感慨的問:“你就這麼回去啊?”對上她不解的眼神,好心的提醒她,“難道你就沒想到要帶點什麼嗎?”

“帶點什麼?”祝蓁蓁疑惑的重複著他的話,隨即自認明白了過來,笑道:“當然是要帶東西回去了。因為北俱蘆洲的環境,食物消耗得特彆快,遠遠超出我的估量,所以我要多采購一些回去,也要采購一些禦寒的衣服,不過這些不用特地準備,回去的途中路過某個城池,下去采買就是了。”

見她不開竅,申公豹無奈的歎了口氣,道:“誰和你說這個了。我是說,你難道就不打算帶著人回金城嗎?”

聽到他這話,祝蓁蓁愣在了那裡,“帶人回去?北俱蘆洲苦寒,不宜久居,連修士在那裡生活都非常不容,更何況是凡人了。所以帶凡人過去,不是等於讓他們去死嗎?而神仙的話,既然打算將金城作為妖修根基之地,人族出身的修士目前還是少招攬的好。當然,就目前金城的情況,恐怕我就算是白送房子給人家,人家也不來。”

既然決定上了她這艘船,那麼申公豹自然要處處為其打算和謀劃,以不負其謀士之名,因此聽了她這話,搖頭歎道:“你糊塗啊。”

看了看四周,他覺得他倆就停在這裡海麵上說話有些不妥,因此招呼她,“我們不要呆在這裡了,邊走邊說。人族,哪怕是凡人,其實在三界的眾生靈中不管是種族天賦,還是身體素質,都不是最強大的那一個,但當前三界確實人族大興,你可明白原因?”

隨即他不等她回答,自問自答道:“那是因為人族的韌性、抗壓性和適應性,在三界眾生靈中排在第一位,而且是絕對的第一。要知道,當年女媧造人的時候,人族隻是居住大河一地,可如今你看看,三界當中,幾乎處處都有人族的影子,而其它生靈就不一樣了,對居住環境要求極高,一旦哪怕隻是溫度稍微有了那麼一點變化,都不行,所以你彆看北俱蘆洲苦寒,但哪怕是凡人,也照樣能住。”

見她開口欲言,他做了一個聽他說的手勢,“更何況,你建好的城,城中的環境和氣候應該不至於像北俱蘆洲那樣不適合居住吧?再者,雖然我們打算把金城建成妖修根基之地,可問題是這件事,在沒有被發現之前,為了不至於招來針對,不能對外宣揚,因此要悶頭低調發展,可你這個金城不能招攬的全都是妖修吧?不然,恐怕沒多長時間你的用心就會被識破了,還談什麼發展?那麼自然要補充其他種族,而又有什麼比人族更能迷惑外人的呢?”

頓了一下,他又道,“而且你招攬的都是凡人,相比修士要好控製得多了,就算其中有那驚才絕豔的,可‘一力降十會’,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麵前,他們翻不起什麼風浪。再說句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相比妖修的愚鈍,人族的腦子實在是伶俐得多,手也巧,在金城初建時正是需要這種心靈手巧的人才,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你都該帶些凡人回去。”

聽了他這一席話,祝蓁蓁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很有道理。而且作為第一世她作為凡人的時候,南極和北極環境和氣候也都很惡劣,可還不是依然有人生活在那裡,所以就北俱蘆洲那個環境,凡人未必不能生活。

目前北俱蘆洲沒有凡人的蹤跡,是因為人族大都集中在南瞻部州,連東勝神州和西牛賀洲的人族都不多,再加上北俱蘆洲和南瞻部州的邊界線不好過,而且北俱蘆洲連修士的蹤跡都很好,因此才沒人來。從柳宗元的那篇《捕蛇者說》來說明凡間的苛政雜稅對其影響,所以如果凡人知曉住在北俱蘆洲,能避開凡間的賦稅和徭役什麼的,恐怕未必不會定居這裡。

“前輩你說的不錯,隻是……”祝蓁蓁遲疑道:“按照你的意思,如果能招攬一批凡人過去,自然好,隻是我一個妖修,該怎麼招攬?你不知道,自從封神之戰之後,三界的神仙和凡人不僅再也不混居在一起了,而且還講究仙凡有彆,因此修士,除非是有神職的神仙,不然不得隨手插手凡間事物,否則會引來業障。

而且人族和妖怪是處於敵視的狀態,凡人視妖修為妖邪,認為都是壞的,心術不正;而因為人族乃是先天道體的緣故,所以妖族當中很多妖修迄今為止依然保留著吃人的習慣,這個不是下令禁止就能製止的,畢竟哪怕是凡人,可因為是先天道體,所以吃人,不亞於一些天材地寶,並且滋味也更好;所以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徹底解決,那我帶人族回金城,就不是給自己招攬人手,而是給人家送食物去了。”

聽了她這話,申公豹用一種“你怎麼這麼不提氣”的眼神看著她,歎道:“我看你挺聰明的,怎麼這會突然變笨了呢?

凡間災禍不斷,因此遭受天災而流離失所的凡人恐怕不少,你將其收攏,並帶回北俱蘆洲,給他們一個家,這乃是好事,是能得到功德的,又何來業障?

至於凡人和妖族之間的敵對,恐怕暫時不能和平相處這事更好辦了,你將他們分開,分成兩個地方住,並設置嚴令,不得越界,違者重懲,這一點,你作為城主,應該能做到吧?

要是還不行的話,那麼你就再建一個城,這個城全都住凡人,和妖族遠遠的隔開,等人族認識到妖修並不1全都是壞的,而妖修也認可了人族,不將其當食物了,那個時候,再談和諧相處的問題也不遲啊。說起來,時間是最好的了解彼此的辦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