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開門的女知青也不含糊,見幾個人還站著就招呼他們坐。知青院的凳子千奇百怪,有木頭樁子也有用木釘釘的板凳,做工比較粗糙,不過看起來就很結實,打磨的也精細不紮人。
“這會兒缺糧,其他的知青都上山摘野菜去了,要晚一些才會回來。”那個女知青拎了一壺水過來,裝水的不是暖壺而是鐵皮壺子,這讓黎秋對老知青們的生活又了解了個大概。
“我們這裡都是各自用各自的飯盒,隻有裝菜是統一的菜盆,你們要是沒有的還得去供銷社買了才行。”說著女知青一拍腦門:“看我這記性,說了那麼多了我不知道你們叫什麼呢。我叫餘紅英,杭城人,70年來的。”
戴
眼鏡的男知青還有一些靦腆,白嫩的臉上泛著些紅:“我叫席然,寧市的。”
“我叫胡衛國,安城的。”
“張誌遠,西市人。”
幾個男知青介紹了自己之後黎秋才知道她們這裡來的新知青並不是都是首都來的,她朝眾人笑了笑:“我是黎秋,首都的。”
一開始和老鄉搭訕的女知青臉色有些難看,她瞪了黎秋一眼:“我叫劉美玲,武安的。”
黎秋被她瞪得莫名其妙,索性不搭理她省的越搭理越來勁兒。
“我叫趙曉曉,是平城人。”最後那個比較羞澀的女知青聲音細細小小的,說完話之後看了大家一眼又低下了頭。
新知青裡胡衛國特彆會來事兒,隻聽見他嘰嘰喳喳跟餘紅英聊了一會兒,沒幾下就把知青院的情況打聽了個七七八八,黎秋也沒閒著,趁著胡衛國和餘紅英說話的時候把關鍵信息記了下來,算是撿了個漏。
等餘紅英說到團結大隊裡誰誰誰不能惹誰誰誰家裡有工人的時候大隊長帶著七八個人扛著工具和材料過來了。其中兩個人手裡還拎著給幾個新來的知青的口糧。幾人連忙站起來給他們讓路,趁著這個機會也順便把東西收到屋子裡麵去。隻有黎秋的行李還在外麵放著。
大隊長朝黎秋招了招手:“建個五六平的小房子很快的,今天就能做完,你看看有什麼要交代的跟我說一聲我好交代他們。工錢一人五毛,不管飯就是六毛。我估摸著房子建完也得隔個幾天才能住人,這幾天你先去我家裡和我閨女住。”
六毛錢在黎秋的印象中是很便宜的,就算知道這個年代的勞動力比較廉價也冷不丁的楞了一下,回過神來才應了大隊長。
小破屋被整個推到準備重建,黎秋看著這個工作量,覺得他們是準備晚上抹黑乾活了,畢竟都是靠人力而不是像末世裡麵的土係異能者一樣能翻地能建房子能修牆。
“除了要一扇門和一個窗戶之外彆的沒什麼要求,謝謝大隊長。”黎秋真誠的道了謝,後者擺了擺手慢悠悠的踱著步子去監工去了。
黎秋又看了眼手表,看了眼時間之後才走到一邊坐下,心裡規劃著一個五六平的小房子能用來乾什麼。她之前看到大隊長送來的口糧基本都是紅薯和一種看不大出來材質的“大粉塊”?也不知道是什麼,吃起來口感也不知道是怎麼樣。
到了晚上所有外出的知青回來之後知青院開飯,黎秋才知道哪種大粉塊是什麼做成的。
玉米,玉米杆還有玉米芯一塊兒磨出來的麵,因為磨的不細膩才是一種大大小小不均勻的模樣。
黎秋吃了自己兩輩子以來吃過的最糙的一頓飯,玉米麵熬出來的粥卡在嗓子眼裡咽都咽不下去。哪怕在女主家受虐待吃粗糧或者是沒得吃餓肚子,也不會吃這種加了玉米杆的玉米麵。
幸好她隻要了小半碗的糊糊。
她這副模樣落在其他觀察她的人眼裡,瞬間就把她劃為家境良好的嬌小姐的位置上。更有想得多的還怕黎秋將來乾活不行連累她們不說還要吃她們的糧食。
“黎同誌剛來還吃不習慣吧。”開口的是65年來的老知青薑越,也算是知青院的老大哥,他臉上帶著深有同感的笑:“我當時來也是這樣的,後來活兒一乾肚子一餓,發現這種粥也好吃的不得了。”
這明顯是關心而不是嘲諷,黎秋接受了他的好意點了點頭:“是有些不習慣,不過我會努力適應的。”
她大大方方的,讓其他人不自覺的笑了,紛紛說起自己剛下鄉時的經曆,黎秋也趁著大家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端起碗做出喝粥的模樣趁機把碗裡的粥偷渡到空間的雞圈裡。
吃完飯之後各自洗了碗,做飯的知青洗了菜盆之後大家夥兒又坐在一塊兒聊了會兒,幾個新知青順勢拿了一些零嘴出來,好的有水果硬糖,普通一點的由地瓜乾和瓜子花生等堅果,黎秋也拿了兩包點心出來,一包桂花糕個個都是指甲蓋大小的,還有一包蘋果乾。前者在末世的時候她囤了不少,後一個是空間裡出產的蘋果做的,拿出來她都不心疼。
有了這些零嘴的加入,一群知青聊得更是熱火朝天。
作者有話要說:文內的地址是瞎掰的,關於修小破房子村裡不出人不出材料這回事兒是我自己寫的,知青下鄉村裡都是要接收並且給予住處的,但是文裡要給下麵的一個劇情做鋪墊,所以設定為都是女主出的錢。
謝謝小天使們的支持和喜歡(鞠躬.jpg)感謝在2020-04-0921:58:10~2020-04-1018:35:3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九飄渺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