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 178 章(1 / 2)

數日之後, 以禦史中丞為首的監管秦官機構開始發力。

因大秦文書事件而牽扯的大秦官吏足有五百人之多,他們的名字被畫成一張圖紙,現在這一份圖紙送到了張嬰的案頭前。

張嬰的腦袋從竹簡堆裡冒出來。

他單手撐著下巴, 瞥了一眼丁長史, 看了眼公子如橋, 又看向送圖紙過來的雲郎官, 開口道:“唔,這張紙遞給我, 是想要作何?”

雲郎官又將一份印著拇指血印的廷行事也遞了過來,低聲道:“上卿,這是禦史中丞給您的交代。”

“無需給我交代, 你們秉公處理即可。”

張嬰看都沒看那一份判決書,“比如可以將其公示出來,告誡大秦郡縣官吏。諸如這樣雞毛蒜皮的內容, 就不應登記。肅清一下大秦官場寫文書的能力。”

雲郎官麵露苦笑,公之於眾啊,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但他看了一眼杵在旁邊的公子如橋,又細細想了想禦史中丞之前的態度,他果斷道:“唯。下臣請問將其張貼在監察官邸的布告欄處,可否?”

張嬰看向丁郎官和如橋, 道:“顯眼嗎?”

丁長史點頭。

如橋補充了一句道:“每年大秦官吏都要主動過來述職,考評數次, 定能看見。”

張嬰謝了一聲,重新看向雲郎官,道:“可以。雲郎官, 我年歲小, 初入大秦官場, 不懂很多彎彎繞繞,所以說話做事會有些不一樣,如果有何不妥的地方,勞煩你們多多包容。”

雲郎官:……

他能說啥,隻能點頭稱唯,並且告退離開。

等對方離開廂房門關上,張嬰立刻從書桌後麵起站起身,伸了個長長的懶腰。

然後他走向公子如橋,拉著對方就往外麵走,嘴上一副理解的態度,道:“如橋公子,你是來尋我出去玩的?”

丁長史露出無奈的苦笑,他連忙擋在門口,輕咳嗽一聲道:“上卿。關於舉薦製的一些統籌規劃製度,以及科舉製的一些新出的試題,還等著您點評呢。”

張·偷溜摸魚失敗·嬰:“……”

公子如橋忽然露出同情的眼神,拍拍張嬰的肩膀道:“我之前還羨慕你來著,現在看來,還是當個閒散的大秦公子比較舒服。”

“嗬嗬。你舒服是因為‘我’們負重前行。”張嬰著重在“我”上,這話半點沒誇張。要不是他努力削弱胡亥繼位的可能性。如橋肯定是逃不了一死的,畢竟按記載,胡亥不光弄死了全部兄弟姐妹,還被考古發現極可能是虐殺。

如橋好脾氣的一笑,然後湊過來道:“阿嬰嬰,有人因這個來找你麻煩沒?我來給助力如何?”

張嬰疑惑地看向如橋,道:“你還能考慮到這一層?”

如橋一哽,肉乎乎小手猛地拍拍自己的胸膛,道:“我也是大秦公子,能不知道嗎?!”頓了頓,他補充道,“那個,關於趙高的事……”

張嬰斜眼看他,慢悠悠道:“如橋公子,我不可能幫你去救趙高。”

“沒讓你救!我巴不得他被帶去少府。”如橋一臉認真地點頭,“若無他作梗,隻怕胡亥阿兄也不會……反正我想讓他再入不了宮廷。大母讓我先來問問你的意見。”

張嬰:嗬嗬。

“不用問我,你們想如何就如何。”

張嬰擺擺手,敷衍道。

自從趙高失去嬴政的寵信,他就沒再沒看過趙高一眼,因為沒有必要,失去嬴政心腹地位的趙高,壓根做不到記載中震驚曆史的事。

所以張嬰不會為了懲罰趙高,去欠一個人情。

“阿嬰嬰就當我從沒問過你。”如橋忽然急急開口,並且拉了下張嬰的衣袖,壓低聲音,“我對這些不太擅長,阿嬰嬰沒生氣吧?”

張嬰沒有生氣。

反而有些驚訝如橋的迅猛反應,笨是笨了點,但趨利避害的小動物雷達還是相當警惕。

“沒有。”張嬰輕聲安撫了對方幾句,如橋也沒再提過趙高與胡亥。

兩人往後閒聊了一會,張嬰還教了如橋幾點如何注重細節,如橋連連點頭稱讚,直到小半個時辰後,徐將行過來接人,如橋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就在張嬰重新翻閱出題試卷時,沒過一會,有少府的工匠提著工具過來,說是聽了如橋公子的命令,要幫忙弄一個可以導煙出去的小煙囪。

又過了一會,有宮女端著一盤點心過來,張嬰掃了一眼,正是之前他與如橋閒聊時提過的零嘴。

再過了會,有宮衛搬著一個新比較矮的書桌過來,這也是張嬰之前提過,即便坐在高的凳子上,但腳尖無法落地還是坐著不太舒服。

張嬰暗暗感慨,如橋真的挺會活學活用啊!細節拿捏得很穩啊!果然,在大秦宮中任何一個人受寵都不是沒有理由……

等等……

大秦公子都學會討人歡心,他可不能被後來居上。

張嬰心神一緊,扭頭看向丁長史,道:“長史,趙文可有過來?陛下可有任何指示?”

丁長史搖頭道:“暫未。”

張嬰捏了捏眉心,這有點不像仲父。

過去即便他稍微弄出一個小動靜,仲父都會第一時間過來問他詳細情況,怎麼這一回案件都了結了,仲父都沒有出現呢?

他倒不覺得仲父會生氣,隻是回憶起嬴政過去的一係列騷操作,擔心對方會不會又想出一個什麼“臥龍雛鳳”的招來坑他。

張嬰忍不住咬了咬唇,冥思苦想。

忽然,他聽到丁長史壓低聲音道:“上卿不必擔心,陛下定然心係上卿。”

張嬰聞聲扭頭,恰好與對方擔憂的視線對上,他一笑道:“這好像是你第二回這麼說了?為何如此篤定?”

丁長史遲疑了一會,開口道:“上卿目前所用的這一處大宅,是陛下從趙國回來時的臨時住所。也是陛下成為太子後最常用來於幕僚議政的地方。”

張嬰有些驚訝地看著對方,道:“你從何而得知。”

丁長史頓了頓,低聲道:“阿父曾是陛下的幕僚。”

張嬰一愣,原來還有這淵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