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故事裡的梅餘香, 化名羅浮,用細細道來的語氣敘說了自己的一生。
而第二段故事裡的人,同樣是羅浮,但她已經不是第一段故事中的梅餘香了。
相似的童年, 無憂無慮的度過著, 令人經驗的少女時期, 隨後是無比痛苦的成年。
幸福的人總有相似, 不幸的人生也似乎相同。
不停的得到與失去, 在拉扯間讓人感覺到痛苦, 沈玉耀合上書稿時, 天已經黑的深沉,再不睡她怕是要錯過早朝了。
但是沈玉耀不想睡, 第二段故事中的女子又是誰,是哪個隱入曆史的可憐人?
不知道這一點, 沈玉耀感覺自己睡不著了。
隻是曆史書太小,承載不了一個人的一生, 曆史書又太大,很難找到一個人的名字。
今夜顯然已經沒有時間讓沈玉耀去慢慢尋找, 那個被奪去人生的女子是誰了。
她叫來了史官。
偌大的皇宮裡,有一類人是隱身的,他們明明和皇帝一樣,一直生活在這皇宮中,卻少有人在意他們,那就是史官。
太史令被傳喚的時候,很是疑惑,如果是其他皇帝命令太史令覲見,太史令可能還有點兒想法, 覺得大抵是皇帝想要修改哪一段史料。
但是沈玉耀叫他,他是真不知道對方想乾什麼。
畢竟在曆史上,沈玉耀做的事情都如實記載,而她本人的名聲也還算不錯。
雖然殺人和拓展領土會讓後世認為她十分暴戾,但在當下,人們普遍還是認可沈玉耀的所作所為的。
太史令實在是想不出來,有什麼曆史事件重要到需要沈玉耀大半夜不睡覺,叫他過來改的。
年輕的女帝姿容不凡,身著皇帝朱色常服坐於上位時,自然而然生出睥睨天下的氣魄。
上一次如此近距離看見女帝,還是在女帝剛剛登基,祭祀天地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女帝身上還有幾分稚氣,而今已然全部消失了。
太史令司馬吉上前,躬身行禮,“臣司馬吉見過陛下,陛下萬安。”
“深夜請太史令前來,打擾太史令休息了。”
沈玉耀對司馬吉的態度還是挺好的,畢竟司馬吉現在都已經七十多了,是名副其實的老人,這位一直在宮中沉默見證曆史的老人,在前朝就已經身處此地。
經曆動亂與新朝建立,與其說司馬吉筆下是史書,不如說他本人就是一部活的曆史。
司馬吉沒想到女帝的態度如此溫和,這和大眾眼中冷酷無情的女帝形象有所出入。
想想那些動輒抄家滅族的命令都出自眼前這個看似溫和的女子,司馬吉又覺得有些害怕。
人最害怕的不是擺在表麵上的威脅,而是隱藏起來的未知危險。
“老臣年紀大了,晚上睡的也晚些,不瞞陛下,陛下傳召時老臣還未入睡,算不上打擾。倒是陛下,明日還要早朝,應早些入眠才對。”
“無礙,賜座。”
宮人為司馬吉搬來椅子,司馬吉又行禮道謝,隨後隻屁股沾邊,謹慎坐下,靜靜垂首等待上位者的命令。
“近來有一本書在市井流傳,賣的很好,不知太史令有沒有看過。”
沈玉耀也不廢話,上來直奔正題。
司馬吉抬頭看見宮人遞過來的書,兩本書被放在托盤上,靜靜的在他麵前。
《羅浮夢》
司馬吉當然沒有看過,這本書確實在民間大賣,但在正統讀書人眼中,不過是話本一類的東西,怎麼能比得上聖人典籍值得日日捧讀呢。
如果光看名字,大抵會讓人覺得是講美人的書,但司馬吉不認為女帝會為了一本普通的話本來找他。
“陛下恕罪,臣年老眼花,很少會讀雜書了,不如陛下將此書贈與臣,臣過兩日讀完,再與陛下討論。”
司馬吉以為沈玉耀是想找個書友,聊聊書裡寫的內容,司馬吉不知道為什麼沈玉耀要來找他這個史官一起讀書,麵對未知,他選擇先讀書再想其他。
司馬吉是個很純粹的文人,一個簡單的史官。
所以他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心思,也沒打算多問其他,沈玉耀還是挺喜歡這種性格純粹的人的。
這種人才能埋頭去做學術,那些常人眼中枯燥乏味的東西,在這種人眼中估計才是世上最美好的。
“你不光可以自己看,還可以讓彆人也看看,然後仔細想一想,這兩本書有什麼意義。”
沈玉耀像是布置作業一樣,吩咐司馬吉,司馬吉老老實實的應是,想著離開的時候,路上就翻一翻兩本書。
結果他人走是走了,書卻沒有帶走。
沈玉耀甚至沒有將那兩本書賜給司馬吉,而是讓司馬吉自己去買!
可見她確實是很喜歡這兩本書。
司馬吉就是再純粹,此刻也意識到這是陛下的心頭好了,既然是陛下的心頭好,那他就得好好乾,讓陛下滿意才行。
第二日一早,早朝之上,有官員說起了棉布的事情,認為棉布價格當下似乎被炒起來了,價格一路飆升,需要朝廷出手乾預。
又有官員說,很快花樓機等研發部新製作的神物就會投入使用,到時候棉布的價格自然會落下去,朝廷沒必要現在入場,畢竟棉布也是民間的產業,朝廷壓價,可能會傷到一部分百姓的切實利益。
商人的利益,在官員的口中幾乎不存在,沒人在乎商人能不能賺錢,他們隻在乎百姓。
百姓是承擔風險最多的群體,同時也是承擔風險能力最差的群體,他們必須保證好百姓能從中獲利,這樣才能維持表麵的平靜。
沈玉耀聽著兩派大臣在朝堂上你來我往,吵得不亦樂乎,竟然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