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的警察看到是村長領人,也都沒有做阻攔,兩人長驅直入,一下子就上了二樓。
還是那個熟悉的辦公室,村長把薑玥領到門口,就對她說:
“丫頭,你自己進去吧,有什麼事給爺爺打電話。”
“好的爺爺,您放心。”薑玥目送著村長爺爺離開,然後,才讓自己心情平複到波瀾不驚的狀態,敲開了辦公室大門。
**
“請進。”
“您好,我是早上打電話通知的薑玥。”
薑玥走進屋子,發現還是老相識——
那位外表精乾辦事利落,負責東寧村拆遷工作的組長。
組長看到薑玥,一下子就記起了她。畢竟那天薑玥給所有人的印象都太深了,很難讓人忘記。
“你好,坐吧。”組長將頭發撩至耳後,笑著說。
“謝謝。”薑玥道過謝,坐在了組長對麵的椅子上。
組長沒有和她寒暄,直接從辦公桌的抽屜裡抽出一張圖紙來,單刀直入主題:“電話裡也說過了,這次找你來,主要是房屋賠償部分的政策已經安排下來了,根據規定,我們會按照簽約的先後順序讓村民自主選擇房間類型。”
“你看看吧,目前有三種類型可供選擇。”組長道。
“好的,我先看看。”薑玥把圖紙展開放在自己眼前,直觀形象的房型圖立刻出現在了她的眼前。
正如組長所說,房型總共有三種。
分彆是,130平方米,100平方米,以及80平方米。
130是三室二廳,整個房間的空間都會比較寬敞,適合有孩子老人的大家庭居住;100平米同樣也是三室,但廳就隻有一個了,整體來看也算實用;最後80平方米的自不用多說,兩室一廳,如果是一對兒夫妻和一個孩子住,剛剛適合。
組長又拿出了薑玥家小樓的最終測量麵積,不無感慨地道:“你們家樓房蓋得可真夠可以,總共兩院兒宅基地,蓋了快一千平米。”
“主要我爸他比較高瞻遠睹……”
薑玥想起爸爸提起小樓時那高興又驕傲的模樣,心裡一陣發酸。
一開始的時候,農村的宅基地並不值錢,每家每戶,隻要有孩子的,都可以向村委會申請,用兩萬塊錢給孩子買一院兒宅基地,作為孩子以後獨立門戶的保障。
因為薑玥是女孩兒,又是獨生女,鄰居們沒少奚落薑爸,甚至就連已經過世的爺爺奶奶也勸薑爸,不用給薑玥買宅基地浪費錢,畢竟遲早是潑出去的水。
但薑爸在這件事上卻異常堅決,他不但給薑玥買了宅基地,而且還用自己多年來承包工程賺到的錢,給薑玥在宅基地上蓋好了房子。
雖然隻是一個沒文化的農村人,外人眼裡的包工頭,但薑爸卻總說:
“我給我女兒蓋房子,沒花任何人的錢,礙誰了?”
薑爸可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生前做出的決定,會讓薑玥後來得到如此之多的收益。
又或許,他早就想到了,所以才會做決定做得如此英明。
“真是個好爸爸。”組長忍不住誇讚。
“嗯,我爸爸是全天下最好的爸爸。”薑玥吸了吸發酸的鼻子,將自己的脆弱和傷痛全部掩蓋起來,道:“我記得組長之前說過,房子是按一比一賠償的,所以說,我可以總共選一千平米的房子,是嗎?”
組長點了點頭:“對,沒錯,你先按照戶型選,若是平方有多,按照一平米四千塊錢補。”
薑玥理解了組長的意思。
並不是說,她可以掏錢用四千塊的低價買房。
而是說在選房時,難免會出現總數加起來超過一千平米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允許農民用每平方米四千塊的價格,補足錢款。
相比於現在帝都與日俱增的房價來說,四千可以說是良心中的良心。
從這一點當然也能看出,國家這次是真得下了血本。
不過,薑玥不是喜歡占便宜的人,能有現如今的一切已經是有賴於國家政策好,所以,她在可選範圍內,選擇了總數加起來剛好一千的搭配。
兩套130平方的大房,可以自住,可以賣出;三套八十平方的小房,適宜出租;最後五套,全部要了一百平的,乾脆利落。
一千平米,剛剛好算下來十套房。
薑玥感覺自己跟在菜市場選了十個大白菜一樣,可事實上,這些房子比她想象中還要值錢。
選好房型以後,薑玥多嘴問了一句:
“組長,現在選房型是不是有些早了,拆遷安置房肯定還沒開始蓋吧?”
“這個啊……”組長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你有所不知,這次規劃安排,在這方圓百裡內是沒有居民樓的地兒了,所以國家直接把你們東寧整個安置去了五豐小區。”
“五豐小區……”
薑玥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於是放在嘴裡多念叨了兩句。
念叨著念叨著,她突然瞪大了雙眼。
五豐小區,那不是將來中科院要搬過去的地方嗎?
到時候中科院整體搬過去,連帶著中科院附屬的中小學也一起搬過去,五豐小區就是妥妥地學區房,還是重點學區。
本來薑玥想著,她這十套房子,因為地屬郊區位置不好,可能一套也就值五六百萬左右。
但現在,沾上了學區這兩個字……怕不是要一套好幾千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