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婦人之仁?此乃仁君!(2 / 2)

劉備若是在此處將那些百姓拋棄,那他多年以來積累的名聲將瞬間化為烏有。

這根本不是一道選擇題,因為劉備自從接受這些人的投靠開始,他就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了。

他所能做的隻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帶著這群百姓走下去,一直到逃離升天,或是被曹操的追兵趕上。

“想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這麼多人背井離鄉跟著我,我怎麼忍心拋下他們!”

劉備如是說道。

接著便義無反顧的帶著百姓接著前行。

看著劉備堅定的義無反顧的模樣,諸葛亮神色微動。

……

“孔明是否想過,若那劉備實在是婦人之仁,又當如何?”

諸葛亮的動作微微一顫。

“何為婦人之仁?”

這場對話發生在諸葛亮前來找秦天討論之日,此時他已經知道想要來請他出山的是那中山靖王之後劉備了。

秦天淡淡的一笑。

此時劉備的名聲還隻是仁義,並沒有太多可以佐證他的思想的真實例子出現。

秦天思考片刻,隨即緩緩道。

“劉備如今寄托在劉表麾下,你說,他會不會感謝劉表的收留之恩?”

諸葛亮點點頭:“自當如此,否則不為人子。”

劉表收留了劉備,如果劉備不知道感恩,那豈不是和畜生無疑?

“可若想取天下,難道劉備能放棄劉表的地盤嗎?”

現如今江東在孫權孫策手中,劉備自然是沒有可能將其拿下的。

而北方又是曹操的地盤,隻要不是白日做夢,自然不可能以北方作為起點。

那劉備剩下的選擇就幾乎沒有了。

想要在這亂世安身立命,劉備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盤。

而縱觀天下,留給劉備的選擇隻有一個,那就是繼承劉表的領土。

如此方才有安身立命之地,才有爭霸天下的資格。

爭霸天下,說到底爭的還是土地人口,劉備現在一窮二白,想要爭這些無異於是癡人說夢。

“可若是劉備當真反戈一擊,占領了劉表的勢力,那請問孔明兄,此舉到底是仁義,還是不仁義呢?”

諸葛亮沒有猶豫太久,很快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他的意思很簡單,雖然你收留了我,但是為了天下,我還是要占據你的勢力,這就叫有德者居之。

秦天哈哈一笑:“孔明啊孔明,沒想到你也是這伶牙俐齒之人。”

嘴上全是道義,肚子裡全是生意。

“可你這話說服的了我,說服得了你自己,你能說服劉備嗎?”

“這……有何不可?”

諸葛亮不相信會有人如此糊塗,在這亂世依舊抱著道義不放手。

就算不真刀真槍的動手,諸葛亮也有無數種辦法讓那劉表臨死之前“自願”讓位給劉備。

天底下,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如果真是這般模樣,我也不會說那劉備是婦人之仁了。”

秦天淡淡一笑:“觀一人,從其過往所經曆之事便能知曉一二。”

“你觀那劉備,當真以為他會是這般偽君子?”

“你堵的住自己的嘴巴,堵不住天下所有人的悠悠眾口,劉備也知道如此,所以他斷然不會做出這般舉措。”

諸葛亮眉頭微皺。

“這雖然是問題,卻也並非不能解決。”

諸葛亮自信心很足。

就算劉備當真是那婦人之仁之人,他也有的是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他身為謀士的自信。

“那麼,再設想一個情況。”

秦天緩緩說道:“假使劉備與你有了容身之地,不管是何處,是荊州也好,益州也罷,總之就是你們戰敗了,要棄城逃亡。”

“那麼此時城內將士百姓恐懼曹操,要和你們一同逃亡,你又如何?”

“眾所周知,曹操軍紀一向極差,城破之後城內百姓大多都苦不堪言。”

“發生這般事情是完全可以預見,不,甚至說是幾乎無法避免的。”

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能夠一直勝下去,即便是諸葛亮也不例外。

所以秦天假設的這個場景在未來是一定會發生的。

“這……”

諸葛亮陷入了沉思。

按理說,既然要到了棄城逃亡的地步,那情勢一定十分危急,不得不走了。

既然是逃亡,那肯定不能帶太多人。

否則那就不叫逃亡了,而是引頸就戮。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拒絕,輕車簡從,迅速離開,如此方得一線生機。

但按照劉備的性格,按照他那仁義的名聲,他當真能夠放得下百姓,自己逃亡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那他們這些人的下場,自然不言而喻。

最後的結果隻有一個,被敵人追上,然後等死。

“如此,你還覺得這當真是一位明君嗎?”

秦天緩緩說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一位願意把自己放在險境的君主,還是一位明君嗎?”

諸葛亮久久沉默不語。

……

當日秦天和諸葛亮聊天之時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諸葛亮仍舊選擇追隨劉備,因為這是他唯一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的機會了。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當日秦天那設想居然會如此之快的便照射到現實之中。

那生或死的難題,他今日就要做出選擇。

曹操的軍隊就是後麵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隻是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什麼時候會真的來到。

但那催命符一般的緊迫感,卻是讓所有人都輕鬆不起來。

追隨這樣一位君主值得嗎?

在此之前,諸葛亮或許會猶豫,或許會糾結,或許還會被秦天的話語而動搖。

但當他真的設身處地之時,諸葛亮的內心十分堅定。

值得!

當你看著那些百姓殷切的目光,充滿希望的盼望,沒有人能夠忍心拒絕。

忍心拒絕之人無疑可以稱得上是有梟雄之姿。

可諸葛亮要追隨的,從來都不是什麼梟雄,而是一位真正的仁君。

他認為,隻有仁君才能救得了這個世道,才能救得了這個朝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