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點眼巴巴望著他大舅。衛長君拉起小外甥的手臂,拿走他的弓箭,“陛下和你表兄進山用跑的,你跟不上。他們也不會等你。”
霍去病拿著弓箭出來,點了點頭:“是的。我不是大舅,不要指望我尊老愛幼。”
公孫敬聲抱住他大舅想哭,怎麼會有這樣的表兄,“二舅要是在,二舅肯定不是你這樣。”
隨後出來的阿奴腳步一頓,笑著問,“你敢叫二舅領你進山嗎?”
公孫敬聲隻敢嘴上嘚嘚。
劉徹催他倆,“彆廢話,快點!”
霍去病叫來五個夥伴,又喊小狼崽子,叫它前麵開路。公孫敬聲看著小狼崽子歡快的樣子,越發羨慕,“大舅,我在表兄心裡都不如狼崽子。”
衛長君好笑:“大舅殺兩隻小公雞,給你炸雞腿雞翅,再把雞胸肉切成條,裹著麵粉炸著吃?”
衛長君不常做油炸食品不等於他不做。平均每月都會炸一次什麼,有時候是饊子,有時候是麵丸子,有時候是油糕,有時候是炸雞肉。打獵唯有秋天,且十天半月才一次。一年也就三五次,錯過就得等來年。
公孫敬聲拉住他的手:“大舅不想打獵嗎?大舅也會弓箭吧?大舅,我陪你——”
“不需要。”衛長君打斷他。
公孫敬聲真想哭,他大舅怎麼也這麼心狠啊。
“大舅,要是阿翁知道我想打獵,肯定叫公孫家的人都來陪我進山。”
衛長君笑了,小崽子長大了,懂得用計了,“你為什麼不叫公孫家人陪你?”
“我喜歡大舅啊。”公孫敬聲脫口而出。
衛長君欣慰,“大舅不生氣。你知道的,我們去外祖母家,你母親去看你,我就沒生氣,還問她要不要用了午飯再回去。”
公孫敬聲改撒嬌耍賴,甚至把他的手臂當秋千使勁蕩使勁纏。
衛長君把他提溜起來,“要麼等著吃你表兄打的野物,要麼鬆手,我去抓雞。”
“野物一點不好吃。”公孫敬聲嫌棄的搖頭,“野兔子沒有豬肉好吃,野雞沒有我們養的嫩。麅子肉也不如羊肉香。真不知道表兄怎麼那麼愛打獵。”
衛長君想提醒他,你前一刻還鬨呢。
“雞骨頭燉湯,留著晚上煮雞湯麵?”衛長君問。
小不點連連點頭,“我幫大舅抓雞。”找來網魚的網兜,扛著出去找小雞。
以往竇嬰一聽到劉徹的聲音就會跑出來接駕。劉徹來的次數多了,竇嬰腿腳不如以前利索,也不愛往前湊了。
劉徹到山腳下,竇嬰才從屋裡慢慢出來。看到公孫敬聲像發泄似的抓雞,很是好奇:“這又怎麼了?”
衛長君從院裡出來,“去病進山不待他,陛下吼他,在家等著。”
竇嬰好笑:“也不看看自己才多大。”
“我八歲了!”小孩回頭大吼。
竇嬰嚇一跳,忍不住罵:“混小子!”
衛長君:“敬聲,我隻要兩隻雞,你要是不小心打死三隻,不要說在大舅心裡你還不如一隻雞。”
公孫敬聲明白,死了三隻,他屁股開花。
“不打就不打。”孩子嘀咕一聲,耐心等待,瞅準時機,一擊即中。
鐘媼從網兜裡救下雞就拿院裡宰殺清洗。
公孫敬聲閒了下來,又羨慕可以在山林裡穿梭的表兄,“大舅,表兄說他第一次進山也才八歲。”
“我怎麼不知道?”衛長君好笑。
竇嬰:“你表兄第一次進山十歲。”
“那就是還得再等兩年?”公孫敬聲伸出手,“七百多天啊。”說完無力地倒在衛長君身上。
衛長君抬手環住他,“可以問問你二舅。”
公孫敬聲想說他怕二舅。再一想三舅和小舅事不多但很忙,偶爾回來一次也隻知道睡覺,他父親廢話很多,看見他就煩。他隻能指望二舅。
“二舅什麼時候回來啊?”
衛長君想到竇嬰還不知道,先告訴竇嬰衛青此番全甲兵而還。竇嬰驚得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激動的心平複下來,衛長君才有空告訴外甥,很快。
然而很慢。衛青此番活捉匈奴數千人,又沒打算殺,隻能看著他們一點點往關中移。除了人還有數百萬牲畜。大軍邊走邊吃,等入關還有百萬頭。入關後有了糧食,兵將也不愛頓頓肉,以至於等到長安地界上還有幾十萬頭。
長安周邊人多,商人也多。有商人進城告訴百姓衛青又一次大勝,百姓都忍不住出城看。衛媼和衛青之妻也沒忍住,隨著百姓出城“迎接”他。
一些羨慕衛青的人羨慕不動了。可仍然有一部分認為衛青搶了他們的功勞。有人就沒忍住跟皇親國戚抱怨。
說者有心,聽者有“意”。陽信長公主心動了,看望王太後的時候就問,衛青下次出兵能不能把她兒子平陽侯曹襄帶上。
王太後知道她不能應,蓋因她不止一個女兒,不止一個外孫。皇家也不止一位公主。太後叫她自個找皇帝。
太後跟皇帝之間沒齷齪,不像竇太皇太後偏疼小兒,惹得景帝不快。劉徹給衛青放假令其跟家人團聚,養養身體,他也騰出空去東宮請安。母子倆嘮幾句家常,太後就把女兒的打算告訴兒子。
劉徹頭疼:“襄兒的破身子骨都不如衛步和衛廣。仲卿都沒想過帶兩個弟弟撿軍功,他跟著摻和什麼。”
“不是襄兒要去。你該知道,陽信雖然嫁了夏侯頗,平陽侯府依然她說了算。”
劉徹:“可襄兒連隻雞都殺過,哪敢殺匈奴。何況行軍辛苦,就算下次依然跟這次一樣順利,他回來也得減壽三年。”
“哀家回頭直接告訴她?”
劉徹搖頭:“她不信。連她都認為上了戰場就能撿到功勞,其他人指不定怎麼想。”忽然想起衛長君提的“損招”。劉徹屏退左右,直到長信宮大殿隻有他母子二人,“您說朕是不是可以令世家子弟功勳之後組成一支軍隊,然後令李廣為將?”
王太後下意識想說,有何不可。到嘴邊想起第一次騎襲匈奴,嚇得忙問:“你想世家絕種?”
“朕是那樣的人?”劉徹搖搖頭。
太後不信心狠的兒子,“隨你怎麼想,但襄兒不行。”
“匈奴此次元氣大傷,指不定得幾年才能緩過來。”劉徹笑著說:“何況朕隻是說說而已。行軍打仗又不是過家家。”
太後心想,不是過家家你叫李廣領兵,而不是叫衛青拖著他們。
“再說了,一支騎兵至少得五千人,長安哪有那麼多世家子弟。”
長安是沒有,天下世家子弟加一塊必須有。
太後越發覺著她皇帝兒子不是隨口一說,“據兒是不是又長大了?”
劉徹臉上露出真實的笑容,“據兒都會叫父皇母後了。母後,朕決定過些日子帶他去茂陵叫長君看看。”
王太後支持,“衛長君心正有耐心,據說公孫家那個潑皮小子被他教的很懂事?”
劉徹點了點頭,在東宮坐不住,前往椒房殿看兒子。
前往茂陵也不隻是叫劉據認認人,劉徹有事問衛長君。大軍抵達長安之前,朝中百官已經知道衛青大獲全勝,控製了河套地區。這一代水草肥美,地形險要,劉徹不想大軍回來,匈奴又占領此地,就想在此修城。
劉徹把他的意思暗示給主父偃,主父偃上書。左內史公孫弘強烈反對。此人乃劉徹親自選的心腹之臣之一。禦史大夫的病時好時壞,劉徹有意叫公孫弘接任禦史大夫。
劉徹如此信任他,他的意見令劉徹有一絲動搖。
仗著劉據還小聽不懂,劉徹就抱著他上船同衛長君聊此事,順便釣魚給兒子煮魚湯麵。
衛長君:“我的意見是寸土不讓。”
劉徹笑了:“朕就知道你和朕一樣。”
“你彆高興太早。公孫弘反對也是有理由的,勞民傷財。但他跟那些主張同匈奴和親的一樣,隻能看到眼前,看不到幾十年後。陛下若令百姓遷往那邊,民間也會怨聲載道。我有個主意,隻怕陛下又忍不住多想。”
劉徹示意他說說看。
衛長君輕咳一聲:“仲卿頭一次出征不是俘虜近萬人嗎?陛下不如把那些人給我,再給我一些窮苦百姓,我帶他們過去開荒種地,順便修建城牆。”
劉徹猛然轉向他,懷疑自己聽錯了。
“你敢同意,過了除夕我就收拾金銀細軟過去。但我有個條件,給我兩千畝地。”
那邊沒了匈奴,漢人也不去,兩千畝地給他也沒什麼。但衛長君突然要地,這點值得深思。劉徹想起他以前同韓嫣分析的,衛長君種糧續命。
韓嫣之前說過衛長君一旦離開土地,隻能活兩三年。劉徹又想到他給衛長君寫的字據。最初衛長君要二十年。是不是說衛長君活不到半百?有了這兩千畝地能活到七老八十?
如果是這樣,劉徹不介意。
衛長君得知衛青大獲全勝時隻有高興沒有羨慕嫉妒,所以他不可能圈地為王。想到這,劉徹確定跟壽命有關,“去朔方還是五原?這兩地離長安都不近。你不會一走不回了吧?”
城中豪強嫌茂陵清苦,衛長君也過不慣塞上生活,“我三五年之內一定回來。”